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秉

作品数:19 被引量:427H指数:1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卒中
  • 17篇脑卒中
  • 11篇康复
  • 10篇卒中患者
  • 9篇脑卒中患者
  • 9篇康复治疗
  • 7篇偏瘫
  • 6篇偏瘫患者
  • 6篇脑卒中偏瘫
  • 6篇脑卒中偏瘫患...
  • 5篇动功
  • 4篇三级康复
  • 4篇三级康复治疗
  • 3篇日常生活活动
  • 3篇日常生活活动...
  • 3篇生活活动能力
  • 2篇上肢
  • 2篇上肢运动
  • 2篇上肢运动功能
  • 2篇卒中后

机构

  • 19篇复旦大学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十人...
  • 1篇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三康...

作者

  • 19篇朱秉
  • 15篇吴毅
  • 13篇胡永善
  • 10篇朱玉连
  • 8篇白玉龙
  • 7篇孙莉敏
  • 6篇沈莉
  • 6篇谢臻
  • 5篇姜从玉
  • 5篇徐一鸣
  • 4篇范文可
  • 4篇李放
  • 3篇李丽
  • 3篇姜鹭春
  • 2篇张安静
  • 2篇范明霞
  • 1篇尹大志
  • 1篇祁奇
  • 1篇刘宇
  • 1篇徐冬艳

传媒

  • 7篇中国康复医学...
  • 5篇中国运动医学...
  • 3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康复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磁共振成像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下肢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下肢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干预,探究其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19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脑卒中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共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为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每天总计1h 45min的常规治疗,之外需在护工或家属陪同下完成力所能及的活动或步行2h;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外再接受2h的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训练,包括起坐训练、步行训练、上下楼梯训练、平衡训练、单腿负重训练,两组治疗频率均为每周5天,共8周。在第0、4、8周对两组患者进行6min步行距离、计时-起立行走测试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并比对组间组内的差异性。结果:经过8周干预,两组的6分钟步行距离、计时-起立行走测试得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试验组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得分在第0周时无显著性差异,经过8周干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下肢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于提升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
王卫宁朱玉连梁思捷杜亮刘珏田茹锦朱秉徐冬艳刘加鹏田闪吴毅
关键词:脑卒中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社区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4
2008年
目的探索规范的社区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在一项单盲、随机、对照、多中心试验研究中,737例脑卒中患者在脑梗死和脑出血二个层次上按社区随机化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给予规范的社区康复治疗,对照组不给予规范的社区康复治疗,随访5个月,分别于入选时,入选后2个月月末和5个月月末采用改良巴氏指数评分标准进行评测。结果规范的社区康复治疗5个月后,康复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虽然康复组、对照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积分在随访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康复组患者各阶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积分的差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5个月随访治疗后,脑梗死康复组、脑出血康复组和康复组总体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别改善了26.28分、32.89分和27.72分,而对照组分别改善了7.65分、21.70分和10.85分。即和对照组相比,脑梗死康复组则多改善18.63分,脑出血康复组多改善11.19分,康复组总体上多改善16.87分。结论规范社区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于健君胡永善吴毅陈文华崔晓路微波朱玉连朱秉祁奇瞿佩玉沈小花
关键词:社区康复治疗脑卒中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功能独立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4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治疗组(简称信号组)、传统低频电刺激治疗组(简称低频组)、肌电反馈电刺激治疗组(简称肌电组)以及无电刺激治疗组。入组后,所有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基础的康复治疗。此外,各电刺激组患者予以相应的电刺激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0天时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上肢部分)和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对患者功能进行评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各组两项评分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0天时,各组上肢运动功能都有不同程度恢复,但肌电组、低频组、信号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电刺激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20天后,肌电组、信号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上肢部分)和FCA评分与无电刺激组、低频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信号组与肌电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号式功能电刺激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FCA恢复的效果近似于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但好于国产低频电刺激和无电刺激。
张安静白玉龙胡永善吴毅姜鹭春李丽路微波徐一鸣朱秉田威
关键词:康复治疗脑卒中功能独立性
踝足矫形器对脑卒中患者足尖离地时步态参数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观察穿戴踝足矫形器对脑卒中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三维运动分析系统对12例脑卒中患者(伴有偏瘫及足下垂)穿戴踝足矫形器前、后其步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主要分析指标包括步态时空参数及足尖离地时运动学参数.结果 入选脑卒中患者穿戴踝足矫形器后,其步速从(0.56±0.18)m增大至(0.64±0.21)m,步宽从(0.17±0.04)m减少至(0.16±0.03)m,健侧步长从(0.39±0.13)m增大至(0.46±0.11)m,足尖离地时踝关节跖屈角度从(36.78±10.91)°减少至(27.71±6.74)°,骨盆左右倾斜角度从(4.73 ±2.77)°减少至(2.50±1.39)°,上述指标均较穿戴踝足矫形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患者足尖离地时足趾离地距离[(0.045±0.013)m]较穿戴矫形器前足趾离地距离[(0.039±0.010)m]有改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穿戴踝足矫形器可有效抑制脑卒中偏瘫患者足尖离地时踝关节过度跖屈及骨盆倾斜代偿,对提高患者稳定行走功能、减少步行跌倒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周朝生朱玉连贾杰朱秉解二康谢臻沈周刘宇黄萍
关键词:脑卒中踝足矫形器
康复治疗专业本科实习生学习态度调查和影响因素研究
胡瑞萍刘倩王磊沈莉姜从玉朱秉吴澄吴毅朱玉连
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34例,分为A组8例、B组8例、C组7例及D组11例,分别配合给予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国产低频电刺激、肌电反馈电刺激及操作同A组,但无电刺激输出。于治疗前、治疗后20d时用简易精神评定量表(MMSE)及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的认知部分对各组患者进行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评定。结果:经过20d的治疗,A、C组FCA认知部分和MMSE评分与治疗前及B、D组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5);A组与C组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D组与治疗前及治疗后2组间差值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与肌电反馈电刺激治疗均可促进脑卒中患者受损的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情绪障碍,提高认知功能。
张安静李丽白玉龙胡永善吴毅姜鹭春路微波徐一鸣朱秉田威
关键词:康复治疗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
运动想象训练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功能磁共振研究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f MRI)研究脑卒中患者运动想象训练后上肢功能重组潜在的脑重塑机制,为临床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选择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运动想象训练每周5次,每次约30min,共4周,并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应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量表(FMA-UL)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评估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在4周康复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患手被动握拳任务下的f MRI检查,采用组块设计,利用SPM8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感兴趣区(ROI)的个体化分析,统计各ROI区的脑皮质激活情况,比较干预前后对侧感觉运动区(c SMC)的激活变化,分析脑卒中患者的脑重塑模式。结果:4周运动想象干预后脑卒中患者的FM-UL评分从(22.44±11.59)分提高到(39.78±14.03)分(P=0.011)。比较干预前后两次f MRI检查脑皮质SMC区的激活情况,发现9例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皮质重塑模式:一种模式为募集激活,即大部分患者第二次f MRI检查,患手被动任务下c SMC的激活增加(有6例患者);另一种模式是集中激活,即小部分患者第二次f MRI检查,患手被动任务下c SMC的激活虽然是减少的,但其偏侧指数(LI-SMC)却是显著增加的(有3例患者)。结论:运动想象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经过4周干预后脑卒中患者存在损伤同侧SMC区的募集激活和集中激活两种脑重塑模式,随着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脑重塑机制逐渐倾向于损伤侧SMC的激活。
孙莉敏吴毅尹大志范明霞臧丽丽胡永善朱秉徐一鸣
关键词:功能磁共振脑卒中感觉运动区
规范三级康复治疗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康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1
2004年
目的:探索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52例患者在脑梗死和脑出血二个层次上区组随机化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照组不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但是一般的常规内科治疗同治疗组。结果:康复组在各阶段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康复组各阶段评分积分的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入组时、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康复组患者的综合功能分别相当于正常人的40.01%、59.43%、77.75%和88.04%,而对照组分别为:35.14%、40.45%、51.61%和57.48%,另外,入组时,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康复组患者的综合功能分别相当于对照组的116.71%、146.90%、150.65%和153.16%;1个月月末与入选时、3个月月末与入选时和6个月月末与入选时的康复组综合功能积分差值相当于对照组的指数分别是:3.46、2.34和2.18,另外,1个月月末与入选时、3个月月末与入选时和6个月月末与入选时的康复组综合功能积分差值分别高于对照组:14.14分、22.69分和27.45分。结论: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各阶段综合功能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胡永善吴毅朱玉连孙莉敏范文可姜从玉谢臻沈莉朱秉白玉龙李放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三级康复治疗物理治疗
规范三级康复治疗中不同时期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改善规律的分析被引量:21
2004年
目的 :探索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后 ,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规律。方法 :卒中 5 2例患者在脑梗塞和脑出血两个层次上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 ,康复组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 ,对照组则不给于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 ,但常规内科治疗同治疗组。分别于入选时 ,发病后第 1个月月末、第 3个月月末和第 6个月月末采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进行运动相评分。结果 :康复组在入选后各阶段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康复组各阶段运动功能评分积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对患者各阶段运动功能进行自身前后对比 ,发现康复组患者各阶段运动功能积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1) ,对照组除第 3个月月末和第 6个月月末的运动功能积分间不存在明显差别 ,其余均存在明显差别 (P <0 0 5 )。另外 ,从患者康复各阶段运动功能变化上可以看出 ,康复组在各阶段的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积分在各阶段的增长趋势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 :规范三级康复治疗早期能够加速患者的恢复进程 ,后期康复治疗仍有利于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 ,但是速度变慢 ,然而相对于对照组功能恢复仍然较为明显。
朱玉连胡永善吴毅姜从玉孙莉敏范文可谢臻沈莉朱秉白玉龙李放
关键词:三级康复偏瘫脑血管病
脑卒中偏瘫患者规范化综合康复治疗方案研究被引量:63
2005年
朱玉连胡永善谢臻沈莉徐一鸣朱秉吴毅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运动功能障碍心理疏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