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万春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冬小麦
  • 3篇水分
  • 3篇小麦
  • 2篇根系
  • 1篇调节特性
  • 1篇冬小麦生长
  • 1篇玉米
  • 1篇生理指标
  • 1篇水肥
  • 1篇水肥耦合
  • 1篇水分亏缺
  • 1篇水分胁迫
  • 1篇皮层
  • 1篇秦岭山地
  • 1篇小麦生长
  • 1篇胁迫
  • 1篇林分
  • 1篇林分密度
  • 1篇内皮
  • 1篇内皮层

机构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5篇李万春
  • 3篇岳文俊
  • 3篇张富仓
  • 2篇姚雅琴
  • 2篇汪李宏
  • 2篇高妍夏
  • 2篇于涛
  • 1篇索岩松
  • 1篇李志军
  • 1篇迪玮峙
  • 1篇康冰
  • 1篇杜焰玲
  • 1篇薛冯定
  • 1篇马旭凤
  • 1篇张莹

传媒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程度水氮磷耦合对冬小麦根系生理指标和解剖结构的影响
本研究以小偃22为材料,通过盆栽调亏灌溉的方法,运用分光光度计法、荧光标记、显微形态观察和细胞化学定位等相结合的手段,从形态学、生理学、解剖学和细胞化学角度,对比研究了不同生育阶段(返青期和拔节期)、不同氮磷肥水平[低肥...
李万春
关键词:水肥耦合冬小麦过氧化氢
文献传递
秦岭中段红桦次生林更新特征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研究秦岭中段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次生林的更新特征,为红桦林的近自然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典型样地法,调查红桦次生林的更新状况,分析林下木本植物更新特征及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对其的影响。【结果】更新层共有木本植物59种,其中乔木树种有25种,占所有木本植物总数的42.4%。更新的木本植物中以灌木种居多,优势种有箭竹(Fargesia spathacea)、悬钩子(Rubus corchorifolius)等,红桦在群落更新层中的优势地位不明显。红桦次生林木本植物幼苗在40~60cm高度级内数量最多,0~20cm高度级内分布很少。林下木本植物的更新方式以萌生为主。林分密度对木本植物幼苗、幼树更新密度的影响相似,即其更新密度均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阳坡(南偏西40°)利于幼树生长,随着坡向转为阴坡,幼苗密度逐渐增加,而幼树密度呈不同程度的减少。海拔对红桦次生林林下木本植物的更新也有明显影响,当海拔从1 825m增加到2 449m时,幼苗密度下降,幼树密度增大;但当海拔增加到2 467m时,幼苗密度增加,幼树密度减少。【结论】秦岭中段的红桦次生林处于演替后期,林分更新能力较差。
高妍夏康冰迪玮峙杜焰玲李万春张莹
关键词:秦岭山地林分密度环境因子
水分亏缺对玉米根毛区皮层解剖结构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从解剖学角度探讨水分亏缺对苗期和拔节期玉米根毛区皮层结构的影响,为玉米抗旱机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有一定抗旱能力的高农901玉米种子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在苗期和拔节期分别设正常供水(CK)、轻度水分亏缺(LS)、中度水分亏缺(MS)和重度水分亏缺(SS)4个处理,使其土壤含水量分别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85%,65%~75%,55%~65%,45%~55%,处理结束后,分别取玉米根毛区(距离根尖端10cm)的根系样品制作半薄切片,常规甲苯胺蓝染色、番红-固绿和苯胺蓝荧光染色后,用Olympus BX51显微镜观察皮层细胞以及内皮层马蹄形加厚的变化情况,用image pro plus 6.0计算皮层厚度及内皮层细胞的长度和高度。【结果】随着水分亏缺程度的加剧,苗期和拔节期根毛区皮层厚度逐渐减少,皮层薄壁细胞减小变形,排列不规则;苗期和拔节期各水分亏缺处理的内皮层细胞长度和高度均逐渐减小,且在苗期时表现较为明显。荧光观察结果显示,苗期只有轻度水分亏缺处理的内皮层细胞两侧的马蹄形加厚程度较明显;拔节期轻度、中度水分亏缺处理的内皮层细胞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马蹄形加厚,且在内切向壁上也出现了明显加厚,拔节期重度水分亏缺处理玉米内皮层细胞的加厚程度较小,且细胞发生了明显变形。【结论】苗期玉米对水分亏缺的反应比拔节期敏感;适度水分亏缺条件下,玉米通过缩减皮层厚度,增加内皮层木质化、栓质化程度,降低水分在根部径向运输的阻力,阻止根中水分的流失,使细胞保持基本形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
于涛李万春汪李宏岳文俊马旭凤姚雅琴张富仓
关键词:水分亏缺玉米皮层内皮层
返青期水分胁迫、复水和施肥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研究不同氮磷营养条件下返青期水分胁迫后复水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水分胁迫条件下作物的水肥高效利用和最优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小偃22作为试验材料,设置返青期轻度胁迫(占田间持水量的55%~70%)、重度胁迫(占田间持水量的40%~55%),其它生育期不胁迫和全生育期不胁迫(占田间持水量的70%~85%)3个水分处理,以及N1P1(纯氮0.1g/kg,P2O50.05g/kg)、N2P2(纯氮0.2g/kg,P2O50.1g/kg)和N3P3(纯氮0.3g/kg,P2O50.15g/kg)3个氮磷肥水平,研究返青期水分胁迫后复水以及不同氮磷水平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返青期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都会影响冬小麦干物质累积以及产量的形成。与CK相比较,轻度胁迫、重度胁迫处理在N1P1、N2P2、N3P33种施肥处理条件下,冬小麦(复水后14d)的株高分别降低了7.39%和31.48%,7.29%和30.66%,24.42%和37.23%;复水26d后,冬小麦地上部干质量分别降低了5.24%和21.45%,7.24%和24.64%,2.92%和28.66%,地下部干质量分别降低了3.21%和32.80%,5.76%和29.47%,0.83%和33.80%;复水后14d,冬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都在增加,而蒸腾速率在减少。冬小麦返青期水分胁迫后复水,轻度胁迫处理在N1P1、N2P2、N3P33种施肥处理条件下,冬小麦产量分别增加了6.47%,4.68%,9.55%,而重度胁迫处理分别减少了22.50%,24.85%,13.76%。在相同水分处理情况下,冬小麦产量的变化趋势为N3P3>N2P2>N1P1,表明适当的增加施肥量能够提高冬小麦产量。【结论】在试验的土壤条件下,返青期轻度水分胁迫和氮磷施用量为纯氮0.3g/kg、P2O50.15g/kg的组合处理最有利于冬小麦生长,且具有最高产量。
岳文俊张富仓李志军李万春薛冯定索岩松
关键词:冬小麦返青期水分胁迫干物质累积
水氮磷耦合对拔节期冬小麦根系水分调节特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研究不同水氮磷耦合条件下,冬小麦根系形态、生理和细胞结构变化与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盆栽调亏灌溉的方法,以"小偃22"为试材,采用拌肥方式于播种时设低肥N1P1(纯氮0.1g/kg、P2O50.05g/kg)和高肥N2P2(纯氮0.3g/kg、P2O50.15g/kg)2个氮磷肥处理;在拔节期设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70%~85%(正常供水,CK)、55%~70%(轻度亏缺,LS)和40%~55%(重度亏缺,SS)3个水分处理。于水分亏缺处理20d后取样,从形态学、生理代谢和解剖学层面研究拔节期不同水氮磷耦合对冬小麦根系水分调节特性的影响。【结果】在相同营养条件下,拔节期水分亏缺会导致冬小麦地下部干物质量、地上部干物质量和总生物量减小;但根冠比增加,与CK相比,LS、SS在N1P1和N2P22种氮磷肥处理条件下,根冠比分别升高了32.3%,14.3%和11.5%,4.7%;根毛密度也明显增加。水分亏缺造成冬小麦根系皮层薄壁细胞体积变大,皮层占根系直径的比例增加;木质部导管横截面积显著减小,低肥条件下LS、SS分别较CK减小17.11%,43.32%,高肥条件下分别较CK减小11.10%,46.70%,并伴随有导管变形。同时,水分亏缺可以使冬小麦根系活力提高,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的合成和积累增加,从而提高其水分调节特性。同一水分状况下,与低肥条件相比,高肥条件能明显提高拔节期冬小麦的抗旱性。【结论】拔节期冬小麦在高肥轻度水分亏缺条件下,能够从代谢和结构2个层面作出更为合理、协调的综合性响应来维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提高其水分利用效率和抵抗干旱的能力。
李万春姚雅琴于涛汪李宏高妍夏张富仓岳文俊
关键词:冬小麦根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