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世清

作品数:27 被引量:166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省卫生防疫站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出血热
  • 6篇肾综合征
  • 6篇综合征
  • 5篇血清
  • 5篇肾综合征出血...
  • 5篇综合征出血热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4篇病毒
  • 3篇流行性
  • 3篇流行性出血热
  • 3篇抗体
  • 2篇血清学
  • 2篇伊蚊
  • 2篇生物武器
  • 2篇炭疽
  • 2篇武器
  • 2篇流行性出血热...
  • 2篇螺旋体
  • 2篇螺旋体病

机构

  • 20篇福建省卫生防...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浙江省卫生防...
  • 1篇吉林省卫生防...
  • 1篇安徽省卫生防...

作者

  • 20篇李世清
  • 7篇何似
  • 6篇陈润
  • 4篇陈阳
  • 3篇李贤凤
  • 3篇严延生
  • 3篇王惠榕
  • 2篇潘敏楠
  • 2篇徐国英
  • 2篇许龙善
  • 2篇徐冰凌
  • 2篇于恩庶
  • 2篇杨婷婷
  • 1篇扈光伟
  • 1篇张家驹
  • 1篇罗成旺
  • 1篇俞正楚
  • 1篇阚飙
  • 1篇陈化新
  • 1篇廖灏溶

传媒

  • 7篇海峡预防医学...
  • 5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实验临床...

年份

  • 3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3篇1999
  • 4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行性出血热后遗腺脑垂体功能减退症1例被引量:1
1999年
李世清罗兆庄王以银俞正楚李传斌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垂体功能减退症病理学
套式PCR用于恙虫病的早期诊断及恙螨幼虫体内立克次体的检测被引量:11
1996年
从恙虫病立克次体(Rt)Karp株的群特异性抗原基因序列设计两对引物建立套式PCR检测现场鼠体采集的恙螨幼虫体内及恙虫病现症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内的RtDNA。除一份已用过药病人标本外,其余9份均可检见88bpDNA扩增产物;检测结果表明:现场鼠体采集的地里纤恙螨(Leptotrombidiumdeliense)幼虫的Rt携带率是13.3%,证实套式PCR可用于急性期恙虫病的诊断和媒介恙螨流行病学的调查。
严延生王惠榕郑兆双何似于恩庶廖灏溶李世清何培瑞俞云彬李榕晃沈桂成
关键词:恙虫病立克次体地里纤恙螨
实验动物和商品动物自然感染病原体的报告
1992年
为填补我国关于多种实验动物和商品动物自然感染病原体方面的空白,作者对福建部分地区的实验动物和商品动物进行了病原学和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实验动物中,豚鼠感染弓形体病;大白鼠感染流行性出血热;小白鼠感染钩端螺旋体病。商品动物中,家兔感染恙虫病。弓形体病、流行性出血热;家猪感染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弓形体病、流行性出血热、假结核。由此提示,应严格实验动物的质量管理,逐步实现标准化;对商品动物则慎用,以免影响研究结果。
李贤凤于恩庶李世清
关键词:实验动物自然感染病原体
福建省近年来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概况
1997年
徐国英潘敏楠林金瑞李世清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
免疫金染色技术在肾综合征出血热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1997年
本文用免疫荧光法及免疫金染色技术平行检查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及发热待查病人血清75份,两法均阳性48份,两法均阴性21份,不符合6份,免疫金染色法的敏感性为96%,特异性84%,该法肉眼观察,简单有一定应用意义。
李世清阿似
关键词:抗体肾综合征出血热
福建省人类细小病毒B19感染状况的研究
李世清严延生陈润王惠榕何似
该研究应用血清学方法对该省不同地区不同疾病患者血清进行B19病毒抗体的检验,首次证实该省存在该病毒感染。检查病人血清109份,IgG抗体阳性45份,阳性率41.28%,检查IgM抗体172份,阳性1份。年龄分布青壮年为多...
关键词:
关键词:血清学细小病毒B19病毒感染
福建省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新特征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对福建省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 ,为我省钩端螺旋体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历年来流行趋势、流调资料、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发病率 5 0~ 70年代初呈上升趋势 ,个别年份发病率高达16 .43/ 10万 ,70年代中期至 90年代末明显下降 ;发病地区有从沿海丘陵地区移向内地山区的趋势 ;流行季节从双峰型转为单峰型。 5 0~ 70年代流行菌群以以波摩那群、爪哇群、秋季热群为主 ,90年代则以七日热群、巴达维亚群、秋季热群和澳洲群为主 ,血清抗体检测各型均有检出 ,以秋、黄、巴、七为主。 [结论 ]近年福建省钩体病发病特征及菌群分布发生变化 ,疫苗配方应改为七日热群和巴达维亚群为主。
潘敏楠徐国英潘浩李世清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
应用血凝抑制试验对福建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分型的探讨被引量:5
1990年
用HI检查60例EHF病人血清,阳性51例(85%),与IFAT的符合率为94%,表明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用HI检查福建省野鼠型为主的混合疫源地的病人血清6例,其中野鼠型4例(66.57%),家鼠型2例(33.43%);检查家鼠型疫区病人血清45例,其中家鼠型44例(97.78%),野鼠型1例(2.22%),发现了家鼠型疫区亦有野鼠型病毒感染的病人。该法可用于EHF病人血清抗体的分型,这对灭鼠具有指导意义。
宋丽玉李世清徐冰凌李贤凤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血凝试验血清分型
福建省B19微小病毒感染的病原学证据被引量:3
1997年
应用套式PCR方法,对44份与B19微小病毒感染症相关的病人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其中5份血清标本和扩增产物合有B19病毒的104bpDNA生段,根据B19病毒基因组DNA核苷酸序列分析资料,使用HaeⅢ限制性内切酶切PCR扩增产物,结果产生81和23bp两段DNA,与序列分析结果一致,证实5例患者为B19病毒感染者,从病原学上支持了不久前我们使用血清学方法发现福建省B19病毒感染的报道。
严延生李世清王惠榕何似陈润
关键词:B19微小病毒PCR病原学
福建省199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总结
1995年
徐冰陵李世清章武壮刘景荣肖树声施小勤黄连枝郑清江
关键词:出血热肾病综合征疫情监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