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世萍

作品数:28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河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7篇教化
  • 7篇教化思想
  • 5篇诗经
  • 5篇毛诗
  • 5篇《诗经》
  • 4篇毛传
  • 4篇《毛传》
  • 4篇《毛诗》
  • 3篇笺注
  • 2篇谚语
  • 2篇阴阳
  • 2篇渊源
  • 2篇诗歌
  • 2篇文本
  • 2篇校勘
  • 2篇建安
  • 2篇建安诗歌
  • 2篇风骨
  • 2篇《郑笺》
  • 1篇代文

机构

  • 24篇廊坊师范学院
  • 1篇集宁师范学院

作者

  • 24篇李世萍
  • 1篇李登云

传媒

  • 4篇诗经研究丛刊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廊坊师范学院...
  • 2篇廊坊师范学院...
  • 2篇青海民族大学...
  • 1篇兰州学刊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语文教学之友
  • 1篇时代文学
  • 1篇古籍整理研究...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3
  • 5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2
  • 2篇200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韩非子》谚语探究
2020年
《韩非子》共有谚语约120则,按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生活经验、政治经验和生产经验三类,以前两类为主。这些谚语集中体现出韩非子的法制思想、戒备思想及善于纳谏等思想。《韩非子》引谚常用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增强其说服力和表现力,具有独特的语言、文献和思想价值, 有多则谚语被选入中学或大学语文教材,此研究对语文教学亦有启发。
李世萍
关键词:《韩非子》谚语修辞
《毛传》中的教化思想
2011年
教化乃治国之本,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化论渊源已久,孔子提倡'富而教之',以仁、礼作为教化之途径。孟子指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倡导'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文学理论中出现'教化'一词,较早见于《毛诗序》之'美教化,移风俗。'《礼记·经解》云:'孔子曰:人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李世萍
关键词:经解教化礼记风度善教
《毛传》中的教化思想
<正>教化乃治国之本,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化论渊源已久,孔子提倡"富而教之",以仁、礼作为教化之途径。孟子指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倡导"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文学理论中出现"教化"一词,较早见于《毛...
李世萍
文献传递
郑玄《毛诗》谱、笺中的教化思想
2011年
郑玄在《毛诗谱》中提出美刺教化理论,在《毛诗》笺注中又反复申明君臣与贤妃美德对于化民成俗与治国的重要性,强调以礼仪、礼乐、礼法行教化,并以"五常"之教化民。通观《毛诗》谱、笺,具有鲜明而又系统的教化思想。
李世萍李登云
关键词:教化德行礼法
《诗经》文本与教化思想
<正>《诗经》作为儒家经典包含了恒常不变的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了不同的教育价值:'在先秦时期具有全面修养的教育价值,汉唐时期具有政治教化价值,宋代以后则以伦理教化价值最为突出。'①《泰伯》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
李世萍
文献传递
《郑笺》对毛诗序的笺注被引量:1
2008年
郑玄对《毛诗》大小序作了大量的注释,包括解释字词句、申述序义、补充史实、说明人物和名物制度等,有时还引用经典和纬书。那些不加注的序文则多与郑玄的解《诗》思想吻合。郑玄注序而不加"笺"的事实表明"笺"的体式特点就是表识见于其旁。
李世萍
关键词:毛诗序
《诗经》文本与教化思想
2013年
《诗经》作为儒家经典包含了恒常不变的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了不同的教育价值:'在先秦时期具有全面修养的教育价值,汉唐时期具有政治教化价值,宋代以后则以伦理教化价值最为突出。'①《泰伯》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认为人生修养始于学《诗》。孔子以'思无邪'概括《诗》的总体特征,既指其思想感情符合周代社会的道德标准,又指其表达符合中和原则。'兴观群怨'说又强调学《诗》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包括人的个性品质、社会性和知识能力的发展。闻一多说:'汉人功利观念太深。
李世萍
关键词:教化社会性诗经
郑玄《毛诗笺》之“兴”探微
2009年
《毛诗笺》灵活地标示兴体,共比《毛传》多出148处,表明郑玄看重兴的譬喻义,由此"注入"儒家思想,更好地发挥诗教功能。郑玄还对兴有一定的理性认识。
李世萍
关键词:《毛传》
试论“风骨”与“风教”
2005年
刘勰《风骨》篇开宗明义指出风骨论源于'风'的感化功能。通过对'建安风骨'代表作家作品的分析得出:所谓有'风骨'的作品即指能够直面现实人生、反映特定时代的历史面貌、具有浓厚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进取精神的作品,这与《诗经》'风教'观的内涵极其相似。可见,'风骨'论的基础或根源就是'风教','风骨'与'风教'是一脉相承的。'风教'观可谓贯穿中国诗论的一条主线,每当文风浮靡时,有识之士总是倡导'风骨'以重振诗风,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二者的密切关系。当然,魏晋以来,文人们有意追求诗歌的形式美,刘勰、钟嵘在倡导'风骨'的同时也强调文采,这是对'风教'说的超越。
李世萍
关键词:风骨《诗经》建安诗歌
吴敬梓《诗说》述评
2002年
吴敬梓《文木山房诗说》近来由周兴陆发现并整理刊发 ,这对于《诗经》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从其创作动机、体例、说诗特点等方面进行探究 ,可对《诗说》做较为客观的评价 。
李世萍
关键词:创作动机体例儒学学术价值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