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军
- 作品数:36 被引量:135H指数:7
- 供职机构: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 超声波治疗髌腱末端病的临床观察
- 目的 探讨超声波治疗对髌腱末端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 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科就诊的48例髌腱末端病患者。按就诊时间进行编号,随机将患者分为超声波组和常规治疗组各24例,①超声波组,男12例,女12例;年龄...
- 李克军李春波袁海花
- 关键词:超声波治疗髌腱末端病疼痛
- “三位一体”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康复治疗学专业实习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三位一体”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康复治疗专业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参加临床实习的2012-2014级康复治疗专业大专学生6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均参加康复治疗实习,对照组采用传统监控体系,观察组采用“三位一体”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习6个月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理论、实践技能考试、理论联系实践、重难点知识掌握度评估。结果:教学后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有提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重难点知识掌握度等方面均较教学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教学后的各项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康复治疗专业实习教学中,采用“三位一体”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能较大提高学生的重点难点知识掌握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值得在康复治疗专业实习中推广。
- 李克军蒋拥军
-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康复治疗专业
- 三维步态分析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中的应用观察
- 目的:观察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38例,经3个月综合康复治疗后进行以无线位置传感器采集步态数据的GaitWatch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评定,(选择步...
- 蒋拥军李克军胡敏杰刘刚何梦凡
- 关键词:三维步态分析康复
- 平乐郭氏验方对胫骨下段骨折愈合的影响
- 2022年
- 要目的:平乐郭氏验方对腔骨下段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12月60例因胫骨下段骨折接受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住院康复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术后2组患者均接受4周常规康复治疗,然后观察组患者开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平乐郭氏验方(熟地壮骨合剂250ml,1剂/d,分早晚各温服1次,疗程为4周)。检测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β胶原系列(β-CTX)、骨钙素(N-MID)及胫腓骨下段X线等骨折愈合指标。结果:所有患者依从性较好,均按计划完成治疗。治疗后,2组患者在X线上均可见骨痴生长(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骨痴生长更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骨合成指标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骨钙素(N-MI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抗再吸收指标β胶原系列(β-CTX)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平乐郭氏验方促进胫骨下段骨折愈合的疗效显著且安全。
- 李克军李克军胡敏杰陈佳旭袁海花
- 关键词:胫骨下段骨折骨折愈合
- 不同手术时机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重建术后康复的预后比较
- 2022年
- 探究两种不同时机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重建术后康复预后是否存在临床相关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年3月-2019年8月 平乐骨伤科医院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 46 例,男 32 例,女 14 例。均进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46名患者均获得 24 个月随访。将46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时期进行分组。A组组患者为受伤至实施关节镜手术治疗时间 ≤3 周,B组则≥3月;并通过膝关节国际膝部文件委员会(IKDC)评分比较分析两组的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结果:两组各时间 IKDC 评分比较,A组在术后3个月评分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重建时机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康复程度影响不大。
- 胡敏杰李克军黄桢朱穆阳陈佳惟
- 关键词:关节镜手术前交叉韧带术后康复
- 神经松动术在治疗肘关节僵硬伴迟发性尺神经炎的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周围神经松动术在创伤后肘关节僵硬伴迟发性尺神经炎康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科行康复治疗的60例肘关节僵硬伴迟发性尺神经炎患者,并经肌电图检查均提示:尺神经运动传导末梢时延迟,...
- 李克军陈佳旭蒋拥军袁海花
- 关键词:创伤后肘关节僵硬迟发性尺神经炎疗效观察
- 创伤后关节僵硬的形成及针灸干预机制被引量:2
- 2019年
- 针灸作为创伤后关节僵硬的一种常用治疗方法,在临床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创伤后关节僵硬的形成原因、机制等方面着手,探讨针灸干预创伤后关节僵硬的作用机制,推动其临床运用及研究,对创伤后关节僵硬的预防、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邵开超蒋拥军李克军吴艳华
- 关键词:关节僵硬创伤针灸
- 静态平衡训练系统对踝关节损伤术后本体感觉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探讨静态平衡训练系统对踝关节损伤术后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步伐移动训练、平衡板训练、弹力带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静态平衡训练系统中的平衡、本体感觉、滑雪运动模式训练,在训练前后均采用平衡功能评定系统进行平衡功能测定。结果:两组患者训练后在闭眼状态下的覆盖90%椭圆区域面积、LFS指数均小于训练前(P<0.05),而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态平衡训练系统中的训练模式对踝关节损伤术后本体感觉的传出能力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 陈汴生蒋拥军李克军胡敏杰陈佳旭
- 关键词:踝关节损伤术后本体感觉
- 康复治疗师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病的现状与治疗策略
- 目的 工作相关的肌肉骨骼疾病(WMSD)对康复治疗师从业状态和职业生涯有重大影响,但很少有研究面对这个问题。为了帮助治疗师在工作中避免相关损伤和疾病,拥有一个良好的状态和持久的职业生涯,需要进行调查来确定问题的范围和具体...
- 李克军黄桢
- 关键词:康复治疗师肌肉骨骼疾病
- 渐进抗阻肌力训练在膝骨关节炎康复治疗中股四头肌表面肌电的表现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观察渐进抗阻在膝骨关节炎康复训练中对股四头肌肌力恢复的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股四头肌训练椅治疗,治疗组采用弹力带渐进抗阻肌力训练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徒手肌力测量及表面肌电图测试伸膝肌肉(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表面肌电平均活动波幅均值。结果:治疗后,2组徒手肌力测量值较治疗前均有升高(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表面肌电平均活动波幅均值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渐进抗阻肌力训练能更好地增强肌力,在膝骨关节炎康复方面具有极大地推广应用价值。
- 李克军蒋拥军
- 关键词:肌力训练表面肌电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