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凯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矿业工程更多>>
- 采用电活性标记物N-(2-乙基-二茂铁)马来酰亚胺检测与表面固定的一致性双链DNA特异性作用的p53蛋白质被引量:2
- 2008年
- 建立了电化学检测表面固定捕获的野生型p53蛋白质的方法.首先在金电极表面形成巯基化的单链DNA探针/己硫醇(HT)混合自组装膜,随后巯基化的单链DNA探针与溶液中序列匹配的靶点DNA杂交,所形成的一致性双链DNA捕获溶液中的野生型p53蛋白质.p53分子表面的半胱氨酸残基采用巯基特异性试剂N-(2-乙基-二茂铁)马来酰亚胺(Fc-Mi)进行衍生.通过检测二茂铁的电化学信号来指示p53与一致性双链DNA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p53蛋白质与双链DNA的键合程度取决于双链DNA的序列.该方法可检测的p53最低浓度为1.33nmol·L-1.
- 朱旭李凯刘林王建秀刘又年
- 关键词:循环伏安法
- 电化学脱附与荧光技术联用检测表面固定生物分子中的半胱氨酸残基
- 2008年
- 建立了一种检测表面固定的多肽以及DNA的方法。以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为模型,将其固定在烷基硫醇自组装膜修饰的金电极表面,通过荧光试剂N-(9-吖啶)马来酰亚胺与游离巯基反应原位标记GSH,恒电位条件下脱附电极表面吸附物,检测脱附物在0.1 mol.L-1KOH溶液中的荧光强度。GSH的检测限为40 pmol.L-1。该方法可扩展到检测电极表面固定的六肽FT(含3个半胱氨酸残基),脱附物的荧光强度约为GSH的3倍,和FT与GSH中半胱氨酸残基的数量比相吻合。此外,采用该方法对表面固定的DNA进行了序列特异性分析,结果满意。电化学脱附与荧光检测联用的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样品用量少、快速准确。
- 武丽娟王建秀李凯徐茂田
- 关键词:生物分子荧光检测
- 量子化学在氧化锌矿浮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2024年
- 锌矿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于保障我国资源安全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优质硫化锌矿资源的开发殆尽,低品位的复杂氧化锌矿资源高效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浮选是复杂氧化锌矿加工利用的重要方法。然而传统的浮选方式存在分离效率低且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亟需从更精细化角度针对性开发新的理论和方法。量子化学是量子力学在电子、原子和分子层面研究化学问题的有效工具,能够从微观上深层次地解释浮选作用的本质,从而为高效浮选新技术的开发和高精度浮选新药剂的筛选设计提供有效的理论和方法支撑。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量子化学在氧化锌矿浮选中应用研究的发展情况,并总结了该领域的优势以及存在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 刘思源张晨阳李凯李凯孙伟
- 关键词:量子化学浮选反应机理氧化锌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