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凯

作品数:27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5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建筑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水库
  • 5篇水源水库
  • 5篇混凝土
  • 4篇纵筋
  • 4篇污染
  • 4篇矩形柱
  • 4篇混凝土矩形柱
  • 4篇建筑
  • 4篇氨氮
  • 3篇异形柱
  • 3篇有机物
  • 3篇商业建筑
  • 3篇水体
  • 2篇地震
  • 2篇型钢
  • 2篇型钢混凝土
  • 2篇行人
  • 2篇营养化
  • 2篇溶解性有机物
  • 2篇生物氧化

机构

  • 27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黄淮学院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作者

  • 27篇李凯
  • 15篇黄廷林
  • 5篇文刚
  • 4篇薛建阳
  • 4篇刘祖强
  • 4篇周超锋
  • 2篇张杰
  • 2篇王燕妮
  • 1篇李楠
  • 1篇张荫
  • 1篇胡敏
  • 1篇王宝山
  • 1篇邢翔轩
  • 1篇徐进
  • 1篇刘双
  • 1篇张轩
  • 1篇赵素文

传媒

  • 4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环境科学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环境工程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年份

  • 8篇2024
  • 3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0
  • 1篇200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李家河水库污染物来源及水体分层对水质的影响被引量:22
2019年
对污染物来源和水质演变规律的深入认识是水源水库水质污染控制的前提.李家河水库是西安市的重要水源地,为加强李家河水库水源地保护工作,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逐月对李家河水库进行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李家河水库的主要污染物来源是上游来水,其对高锰酸盐指数、TN和TP的贡献率分别达99.52%、99.41%和99.23%;上游东采峪葛牌小学河段和草坪服务区以上河段污染负荷较高,西采峪主要污染源汇入点为养鸡场和渔场.夏秋季水库会形成热分层,水体稳定分层期,在外源污染汇入和底部厌氧释放双重作用下水体中TN、TP、高锰酸盐指数、TOC、Fe和Mn的质量浓度分别高达3.32、0.177、5.21、3.01、0.21和0.235 mg·L^-1,其中TN、TP、Fe和Mn质量浓度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限值;较高的营养盐水平促进了藻类的大量繁殖,水体稳定分层期表层水体藻密度最高达到2.18×10^8个·L^-1,优势藻种为蓝藻门的铜绿微囊藻和束丝藻,对水质安全威胁较大.因此李家河水库水质污染控制的首要任务是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藻类繁殖,同时加强水库上游污染源治理,降低污染物输入负荷.
徐进黄廷林黄廷林李凯温成成林子深李衍庆刘雪晴
关键词:水源水库污染物来源水质演变富营养化
一种型钢混凝土矩形柱-L形柱转换节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型钢混凝土矩形柱‑L形柱转换节点,包括矩形柱和矩形柱两侧连接的混凝土梁,矩形柱上方连接有型钢混凝土L形柱,在矩形柱和L形柱中配置有连续的L形实腹式型钢骨架;L形实腹式型钢骨架包括沿L形柱和矩形柱中贯穿...
刘祖强周超锋薛建阳李凯戚亮杰
分层型水源水库溶解性有机物性质及其膜污染特性被引量:4
2019年
利用激发-发射矩阵(EEM)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研究了深水型水源水库热分层期溶解性有机物(DOM)性质及其膜污染特性随水深的变化.结果表明,水体热分层导致DOM质量浓度和性质也表现出分层特征.变温层受光化学降解影响较大,DOM质量浓度较低,同时受藻类等浮游植物分泌的内源有机物影响,DOM芳香度较低,类富里酸有机物(C1组分)和类腐殖酸有机物(C2组分)荧光强度较低,但类色氨酸有机物(C3组分)荧光强度较高;斜温层DOM受径流输入影响较大,DOM质量浓度和芳香度较高,C1和C2组分荧光强度较高.膜污染方面,变温层DOM造成的总污染最大,但可逆性较好,斜温层和等温层DOM造成的总污染较低,但可逆性较差;对超滤过程中不同荧光组分迁移的分析表明,超滤膜对C3组分截留率较高,但反冲洗对被截留的C3组分去除效果较好,而被膜截留的C1和C2组分较难被反冲洗去除.
李凯王晓东黄廷林黄廷林刘双
关键词:紫外吸收光谱膜污染
基于YOLOv7的课堂异常行为检测算法研究与应用
李凯
聚醚砜和聚偏氟乙烯超滤膜对臭氧的耐受性
2022年
通过静态浸泡实验考察了臭氧对聚醚砜(PES)和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透水能力、截留性能、力学性能等的影响,分析了与臭氧接触前后膜化学组成和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室温(20±1)℃下与饱和臭氧水接触2h后,PES膜的透水率增大至原始膜的3倍以上,对腐殖酸(HA)的截留率降至0左右,结合膜表面组成和性质分析,臭氧在氧化亲水添加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同时使PES分子也发生了分解,破坏了PES分离层的结构和功能;对于PVDF膜,与饱和臭氧水接触1h后膜的透水率增大至原始膜的1.4倍左右,对HA截留率由原始膜的61.13%降至41.24%,但与臭氧接触时间进一步延长时膜性能无进一步下降,对膜表面组成和性质的分析表明臭氧对PVDF膜分离层的损伤主要是由于PVP的氧化和流失造成的,PVDF本身未发生分解.PVDF膜分离层对臭氧的耐受性显著高于PES膜,但臭氧使2种膜的力学性能均有明显下降.
李凯徐维华苏倩文刚黄廷林
关键词:膜性能
秦岭北麓水源水库大气氮磷湿沉降特征:以李家河水库为例
2024年
为了解大气湿沉降对秦岭北麓水源水库营养盐输入的影响,于2022年8月—2023年7月在李家河水库开展了大气氮、磷湿沉降监测,分析了李家河水库大气氮、磷湿沉降特征与输入负荷.结果表明:李家河水库的降水主要集中在春、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73.80%;湿沉降中TN浓度为0.45~8.10 mg·L^(-1),NH_(3)-N和NO_(3)^(-)-N是其主要成分,分别占TN的56.93%~64.87%和27.57%~36.37%,TN、NH_(3)-N和NO_(3)^(-)-N的湿沉降通量均在夏季达到峰值,TN的年湿沉降通量为2510.93 kg·km^(-2);湿沉降TP月均浓度一般为0.010~0.020 mg·L^(-1),但春季受极端沙尘天气的影响最高达0.042 mg·L^(-1),TP的年湿沉降通量为18.70 kg·km^(-2).研究显示,李家河水库大气湿沉降中氮输入处于较高水平,是水库不容忽视的外部污染来源.
刘宇轩李凯黄廷林黄廷林张春晓张轩温成成蔡晓春
关键词:大气湿沉降氮磷沉降通量
双向流进水催化氧化同步去除水中氨氮、铁和锰的工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向流进水催化氧化同步去除水中氨氮、铁和锰的工艺,采用双向流进水催化氧化滤柱,该工艺包括:第一,原水中污染物浓度分别为:氨氮浓度为0.5~3.0mg/L,铁浓度为0.3~3.0mg/L,锰浓度为0.1~3...
文刚张杰黄廷林李凯胡瑞柱程亚
文献传递
沿翼缘加载的型钢混凝土T形柱抗震性能及损伤分析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是指在异形柱截面中加入型钢并配置适量纵筋和箍筋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结构。它不仅继承了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得房率高,建筑设计灵活美观的优点,而且能充分发挥型钢混凝土结构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等优越性,具有良好...
李凯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T形柱抗震性能OPENSEES
双模光场与三能级原子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
自1935年薛定谔提出量子纠缠态概念以来,量子纠缠就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量子纠缠态是量子力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也是信息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   它的提出是量子信息的重大发展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量子纠缠态是量...
李凯
关键词:三能级原子系统量子相对熵二阶相干度
结合脉动测试的金刚宝座塔地震反应分析及震害预测
2017年
为了研究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慈灯寺金刚宝座塔的抗震性能,测试了金刚宝座上五座小塔的动力特性,并建立数值模型计算结构的动力特性。通过动力特性比较,确定了结构整体等效弹性模量,输入调幅后的三向EL-Centro波计算古塔的地震反应,输出古塔各层应力响应、弹性位移响应、最大层间位移角以及塔底加速度时程。结果表明:中塔的水平剪应力在塔体中部最大,中塔竖向正应力、边塔水平剪应力和竖向正应力在塔体底部最大;层间位移值在塔体顶部最大,中塔和边塔的结构薄弱层分别为4层与顶层以及底层与顶层。慈灯寺塔在8度多遇地震下塔体基本完好,在8度罕遇地震下塔体上部将产生严重破坏。设置金刚宝座降低了各小塔的振动频率,加大了塔体底部的加速度幅值,不利于古塔的抗震性能。
李嘉怿卢俊龙李凯张荫
关键词:金刚宝座塔砖石古塔数值模拟地震反应震害预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