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博

作品数:30 被引量:113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4篇细胞
  • 6篇胰腺
  • 6篇肿瘤
  • 6篇胃癌
  • 5篇胰腺癌
  • 5篇腺癌
  • 5篇间质
  • 4篇上皮
  • 4篇癌细胞
  • 3篇增殖
  • 3篇微小RNA
  • 3篇胃癌细胞
  • 3篇细胞增殖
  • 3篇消化道
  • 3篇消化性溃疡
  • 3篇溃疡
  • 3篇化道
  • 3篇基因
  • 3篇TGF-Β
  • 3篇沉默

机构

  • 29篇广东省第二人...
  • 9篇佛山市第二人...
  • 3篇广东省妇幼保...
  • 3篇广州市第十二...
  • 1篇赣南师范大学

作者

  • 29篇李博
  • 15篇郭婉薇
  • 14篇许鸣
  • 10篇许鸣
  • 10篇王伟福
  • 9篇王丽萍
  • 9篇马俊
  • 8篇柳勤译
  • 6篇蔡少薇
  • 6篇邱厚匡
  • 6篇陈晓武
  • 3篇孙亮
  • 3篇宁晓燕
  • 3篇杨海云
  • 2篇贺欢
  • 2篇杨夏彤
  • 2篇叶丽芳
  • 1篇李明友
  • 1篇林茂锐
  • 1篇曹东林

传媒

  • 5篇胃肠病学和肝...
  • 4篇新医学
  • 3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 1篇党风

年份

  • 3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夏季慢性腹泻采用桂枝二麻黄一汤方加减治疗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夏季慢性腹泻采用桂枝二麻黄一汤方加减治疗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8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90例夏季慢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盐酸小檗碱片及复合维生素B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桂枝二麻黄一汤方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较对照组的71.11%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泻次数、性状、腹痛程度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夏季慢性腹泻采用桂枝二麻黄一汤方加减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止泻效果良好,调节胃部激素水平,减少胃肠异常蠕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王晓明李博
胆管联合胰管支架内引流术治疗中晚期胰腺癌并胰管扩张患者腹痛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考察胆管支架内引流配合胰管支架内引流术治疗中晚期胰腺癌并胰管扩张患者腹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中晚期胰腺癌并胰管扩张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胆管支架内引流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胆管支架内引流配合胰管支架内引流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淀粉酶、血清总胆红素(Tbil)、ALT和ALP变化,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各时点腹痛程度,比较2组生存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淀粉酶、Tbil、ALT和AL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淀粉酶未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治疗前2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段研究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研究组中位生存期是个8.72个月与对照组的8.4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支架移位和阻塞发生率为20.0%(8/40),对照组为25.0%(10/4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管支架内引流配合胰管支架内引流术可以有效缓解中晚期胰腺癌并胰管扩张患者的疼痛,但不影响患者生存期。
陈晓武郭婉薇李博王伟福柳勤译许鸣
关键词:胰腺肿瘤胰管扩张
沉默miR-345联合5-FU对胃癌MGC803细胞增殖能力及凋亡的影响
2019年
目的 观察沉默miR-345联合5-FU对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转染miR-345反义寡核苷酸至胃癌细胞MGC803以沉默miR-345表达。应用40μg/ml5-FU单独处理胃癌细胞MGC803或联合miR-345沉默组,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脂质体介导转染miR-345反义寡核苷酸至胃癌细胞MGC803可以抑制miR-345的表达;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显示,反义miR-345+5-FU联合组与单独5-FU处理组相比,克隆形成率[(4.29±0.83)%vs(7.68±0.34)%]显著降低(P<0.01);流式细胞凋亡检测表明,反义miR-345+5-FU联合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反义miR-345组、5-FU组(P<0.01)。结论沉默miR-345联合5-FU能抑制5-FU对MGC803细胞增殖能力,并促进其凋亡。
邱厚匡李博马俊徐敏王丽萍许鸣
关键词:胃癌5-氟尿嘧啶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胃间质瘤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总结分析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方法:收集2009年4月至2016年2月我院因胃间质瘤行ESD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我院2009年4月至2016年2月完成ESD治疗胃间质瘤22例,其中位于胃底19例,底体交界2例,胃体1例,肿瘤平均直径1.28cm,大于2cm者共5例;除1例转外科切除外,其余21例均内镜下彻底剥离,内镜下切除率达95.45%;所有患者术中出血量均在50毫升以下,术后无1例呕血、黑便;13例术中发生穿孔(穿孔率59%),1例穿孔后转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并闭合穿孔,其他12例均在内镜下修补穿孔。术后病理示1例高度危险性,2例中度危险性,19例低度危险性,随访3个月至3年,无1例复发或转移。结论:ESD治疗胃间质瘤内镜下切除率高,疗效肯定。术中穿孔为常见并发症,多可内镜下修补,无需转外科手术。
宁晓燕柳勤译郭婉薇李博杨海云许鸣Qin Yadong
关键词:内镜下粘膜剥离术间质瘤
人胰腺癌BxPC-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的微小RNA差异表达谱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人胰腺癌Bx PC-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中微小RNA(miR)表达谱的差异。方法培养Bx PC-3细胞,设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96 h组(TGF-β1处理组)与未经诱导组(对照组),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Transwell-Matrigel体外侵袭试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实时定量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EMT相关标记物的变化。采用miR微阵列芯片技术检测Bx PC-3细胞EMT前后miR表达的变化。结果在TGF-β1的刺激下,Bx PC-3细胞拉长,细胞间连接变得疏松。Transwell试验显示,TGF-β1处理组Bx PC-3细胞中侵袭细胞较对照组增多(P<0.05)。上皮标记物上皮钙黏素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P均<0.05),而其间质标记物波形蛋白、神经钙黏素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均<0.05)。提取Bx PC-3细胞总RNA,2组细胞样本的A_(260)/A_(280)比值分别为2.03、2.06,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RNA无降解,提示Bx PC-3细胞RNA纯度及完整性符合试验要求。RNA微阵列芯片技术筛选结果显示,Bx PC-3细胞有26个miR的表达水平在诱导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15个miR表达上调和11个miR表达下调。结论人胰腺癌细胞EMT过程中miR表达谱发生了变化,其中26个miR的表达水平在诱导EMT前后存在差异。
李博马俊贺欢郭婉薇宁晓燕王丽萍许鸣
关键词:微小核糖核酸胰腺癌上皮-间质转化
黄芩素对TGF-β1诱导HSC-T6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黄芩素对TGF-β1诱导HSC-T6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黄芩素(125、250、500、1000 nmol/L)预处理HSC-T6细胞后再加入含TGF-β1(5μg/L)处理细胞48 h。采用MTT法测定其对HSC-T6增殖作用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通过分光光度检测HSC-T6内NOX酶的活性;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HSC-T6内ROS的生成。结果黄芩素预处理后HSC-T6增殖能力明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F=37.318),且呈浓度相关性;随着黄芩素浓度的增加,HSC-T6内α-SMA表达逐渐下降,与TGF-β1处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芩素预处理后HSC-T6内NOX的活性显著低于TGF-β1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40.367),而500、1000 nmol/L黄芩素组NOX的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黄芩素预处理HSC-T6后细胞内ROS表达较TGF-β1刺激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芩素可以抑制由TGF-β1诱导的HSC-T6细胞活化;机制与其抑制HSC-T6细胞内NOX活性,从而降低ROS的产生有关。
李博马俊王丽萍许鸣
关键词:黄芩素肝星状细胞活性氧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究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8年5月治疗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四联疗法;观察组采取与对照组相同的四联疗法情况下外加荆花胃康胶丸辅助治疗。在停药4周以后,检测2组患者的幽门杆菌的根除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3%。并且观察组的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率(86.8%)也远高于对照组的转阴率(68.4%)。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荆花胃康胶丸与四联疗法的共同使用对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更加安全、彻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王筱俊李博
关键词:荆花胃康胶丸四联疗法幽门螺旋杆菌消化性溃疡胃痛中成药疗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外周血TH17/Treg细胞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动态平衡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作用,为其防治提供新途径和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12月我院诊疗的NAFLD患者92例,另取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根据CT影像学肝脂肪变分度标准,将NAFLD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肝脂肪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17和IL-10因子表达。[结果]NAFLD组TH17细胞比例为(14.26±2.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2±1.26)%(P<0.01),NAFLD组Treg细胞比例为(5.13±0.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35±1.04)%(P<0.05),NAFLD组TH17/Treg细胞比值为2.78±0.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2±0.15(P<0.01)。NAFLD组IL-17因子表达水平为(22.74±4.62)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52±2.13)μg/L(P<0.01),NAFLD组IL-10因子表达水平为(6.18±1.15)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47±1.54)μg/L(P<0.05),NAFLD组IL-17/IL-10比值为3.68±0.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8±0.25(P<0.01)。轻度、中度和重度肝脂肪变NAFLD患者间TH17、Treg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IL-17、IL-10因子表达以及IL-17/IL-10比值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NAFLD患者存在Th17/Treg失衡,其失衡与患者肝脂肪病变的程度密切相关,调整Th17/Treg失衡有望成为NAFLD防治的新思路。
孙亮李博邱厚匡李明友林茂锐曹东林雷达
关键词:辅助性T淋巴细胞17调节性T淋巴细胞
沉寂miR-345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在胃癌细胞中沉寂miR-345表达对癌细胞增殖及p21Cip1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转染miR-345反义寡核苷酸至胃癌细胞MGC803、MKN45,MTT法检测胃癌细胞系生长速度,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胃癌细胞周期的影响。随后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细胞中p21Cip1水平。结果 MGC803、MKN 45细胞转染miR-345反义寡核苷酸后其miR-345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分别为(8.06±0.69)比(23.06±0.81),P=0.009,(7.26±0.55)比(17.73±0.65),P=0.016;MTT试验结果显示MGC 803、MKN 45转染miR-345反义寡核苷酸后其细胞存活率较对照组下降分别为(190.03±0.55)比(405.20±0.22),P=0.008,(242.09±0.83)比(440.58±0.07),P=0.025;MGC803、MKN 45细胞转染miR-345反义寡核苷酸并能够明显阻滞胃癌细胞从G1期向S期的进程;MGC803、MKN 45细胞转染miR-345反义寡核苷酸后其p21Cip1的mRNA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分别为(48.09±0.67)比(15.20±0.32),P=0.011,(56.07±0.77)比(13.82±0.59),P=0.007,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MGC803、MKN45细胞中沉寂miR-345后p21Cip1蛋白表达量亦明显升高。结论沉寂miR-345的表达可以抑制胃癌细胞株MGC803、MKN45的增殖;其机制与上调p21Cip1的表达有关。
李博马俊刘丽玉郭婉薇陈晓武王伟福柳勤译蔡少薇叶丽芳杨夏彤王丽萍许鸣
关键词:微小RNA胃肿瘤
miR-345在胃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miR-345在胃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3株胃癌细胞系(SGC7901、MGC803、MKN45)及48例配对的胃癌与癌旁组织中miR-345的表达水平,并对miR-345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生存预后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通过PicTar和TargetScan软件预测miR-345潜在的重要靶基因。结果与正常组织比较,胃癌细胞系及胃癌组织中miR-345表达明显升高(P<0.05);miR-345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P=0.005),TNM分期(P=0.003),原发肿瘤的浸润深度(P<0.001)和淋巴结转移(P<0.001)密切相关;过度表达的miR-345预示胃癌患者的术后生存期更短;miR-345潜在的重要靶基因为CDKN1A、BBC3和RUNX3。结论 miR-345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成为胃癌诊治和评估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李博郭婉薇王伟福陈晓武蔡少薇柳勤译许鸣
关键词:胃肿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