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东
- 作品数:103 被引量:429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城市中雾霾的形成机理及其对策研究被引量:17
- 2015年
- 雾霾成为我国城市秋冬季中的常见现象,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引起高度关注。本文陈述雾霾的本质、危害、国内外研究情况,再从社会经济、交通运输、能源结构以及其他因素方面分析雾霾产生的原因。研究发现,运输过程中的尾气、能源消费过程中的废气,以及自然气候条件等是产生雾霾的直接原因,而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其作用体现在经济发展阶段和城市生产方式上。因而,在治理时除了提出具体措施,更要加快经济转型,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从根本上进行治理。
- 王雨田李卫东
- 关键词:雾霾交通运输能源结构
- 铁路运输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模式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创建学习型组织是铁路运输企业适应当前铁路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对铁路运输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现状及铁路运输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模式的构建进行分析,认为创建学习型组织模式需要结合铁路运输企业自身的实际不断探索和完善,建立长效机制,以多种形式的活动载体为依托,建设企业学习文化,以推动铁路运输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深入持续地开展。
- 李卫东黎群王莉曾年初
-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
- 京沪高铁开通对房地产就业的影响——基于DID模型
- 2022年
- 高速铁路的建设与开通对城市房地产业及其就业有重要影响。已有研究多关注高铁网络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热门服务产业的集聚效应,而对房地产业的关注度较低。本文利用2007年至2018年京沪高铁沿线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双对数双重差分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得到京沪高铁开通对房地产业就业产生正向作用的结论。对不同等级城市进行异质性研究,由于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建筑工业化程度较高、四五线城市发展缓慢,京沪高铁开通反而使当地房地产就业人数减少。经稳健性检验,上述模型结果可靠。本文据此提出促进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双向协同发展、保居民就业及基本民生等政策建议。
- 李响刘心怡李卫东肖永青
-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双重差分模型
- 河北省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因素研究——基于STIRPAT模型被引量:3
- 2013年
- 首次以河北省为研究对象,基于扩展的STIRPAT模型,应用岭回归分析,对1980 ~2011年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然后结合河北省产业布局和特点,提出碳减排政策建议.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的决定性因素;城市化水平、能源强度和人口规模是重要因素;第三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和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影响不显著.
- 李洁李卫东
- 关键词:碳排放STIRPAT模型岭回归
- 青藏铁路运营对西藏经济发展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青藏铁路运营对西藏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从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强区域间经济联系方面分析青藏铁路运营对西藏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从提高地区生产总值水平、提升西藏内需水平和增强西藏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方面阐述青藏铁路运营对西藏经济发展影响并进行实证分析;提出青藏铁路运营对西藏经济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等结论,以及积极推动西藏铁路运输网络建设等建议。
- 李卫东张玥
- 关键词:青藏铁路铁路运营经济发展实证分析
- 基于产业安全视角的我国高速公路企业竞争力提升策略分析
- 从产业安全视角分析我国高速公路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投融资体制、生态环境和核心竞争力三个维度建市高速公路产业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并且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我国高速公路产业安全进行评价,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提升我国高速公...
- 李卫东雎永文
- 关键词:高速公路产业安全指标体系投融资体制生态环境核心竞争力
- 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完善路径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本文从我国装配式建筑的产业化工作流程出发,分析了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的动力机制,提出产业发展中的政策、技术、效益等相关问题,研究了完善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的路径,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了促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 段瑞佳李卫东刘美霞
-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动力机制
- 我国铁路运输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研究被引量:10
- 2006年
- 铁路运输业统计指标体系是铁路运输统计工作的核心载体。本文在对我国现行铁路运输业统计指标体系评价的基础上,讨论了铁路运输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定位、设计原则,初步设计了铁路运输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新框架。
- 李卫东龚玉荣刘延平冯善唐郭润英
- 关键词:铁路运输业统计指标体系
- 城市交通拥堵成因及治理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交通拥堵作为城市快速发展的产物,已成为制约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本文分析交通拥堵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重要影响;基于交通位的理念,从运输需求、运输供给和交通主体角度,分析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的形成机理,提出增加交通位的可选择性、引导交通位的合理产生、实行城市交通时空分流以减少交通位的重叠和交叉管理、推行良好的交通文化的治理。
- 李卫东
- 关键词:城市交通交通拥堵交通文化
- 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24年
- 共享型经济的发展对落后地区经济增长和推动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2013~2022年长江经济带的110个城市为研究样本,将数字经济纳入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框架,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影响。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城市的经济增长总体上呈明显的收敛态势,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增长收敛,且这一结论在替换空间权重矩阵及解释变量后依然成立;(2)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存在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且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收敛的促进作用也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3)从空间维度来看,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收敛的促进作用在长江经济带上游城市影响最大,中游城市次之,下游城市最小;(4)从时间维度来看,2013~2022年期间长江经济带的收敛速度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且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收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缓冲期,2016年以后其促进作用才显现出来。
- 李卫东冯雨佳陈镜宇
- 关键词:数字经济经济增长收敛长江经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