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卫东

作品数:10 被引量:3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地磁
  • 3篇地磁场
  • 3篇电机
  • 3篇经度效应
  • 3篇发电机
  • 2篇低纬
  • 2篇电离层
  • 2篇数值解
  • 2篇数值解法
  • 2篇全球电离层
  • 2篇解法
  • 2篇Q
  • 2篇SQ
  • 1篇低纬度
  • 1篇地磁日变
  • 1篇地磁日变化
  • 1篇地磁异常
  • 1篇地壳
  • 1篇地幔
  • 1篇电导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防灾技术高等...

作者

  • 10篇李卫东
  • 9篇徐文耀
  • 2篇夏庆
  • 1篇王居易
  • 1篇刘长发
  • 1篇汪阳

传媒

  • 4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空间科学学报
  • 2篇1993年中...
  • 1篇1994年中...
  • 1篇1992年中...

年份

  • 1篇1996
  • 5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9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q外源和内源电流体系的经度效应和UT变化被引量:11
1994年
根据IGY/IGC期间全球地磁台网以及中国地磁台站的资料,计算出每-UT小时的Sq外源和内源电流体系.对Sq电流体系UT变化和经度效应的分析研究表明,Sq外源电流体系的空间图案没有显著的UT变化,电流涡焦点的地理纬度与磁赤道有密切关系,其变化范围,北半球为25°-35°N,南半球为30°-42.5°S.外源电流总强度的平均值为229kA(北半球)和173kA(南半球),其变化范围为±50kA(北半球)和±40kA(南半球).Sq内源电流体系的图案和强度有显著的UT变化,电流体系焦点纬度有类似于外源电流系的变化.在大西洋、印度洋、北太平洋地区,内源电流体系的总强度明显小于大陆地区的内源电流强度,表明这些大洋地区上地幔电导率低于大陆地区.
徐文耀李卫东
关键词:经度效应地磁
极区和中低纬地区稳定电流体系的特征
电离层和磁层稳定电流体系是空间电磁环境背景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平静状态下地面地磁台和航天器磁力仪记录到的磁场表征了这些电流体系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变化。中低纬电离层的稳定电流体系主要由发电机电流组成。本文利用IGY/IGC期...
徐文耀李卫东
文献传递
全球地壳、上地幔电导率经向分布特征被引量:3
1996年
计算了对应于各个UT小时的24个经度带的Sq地下感应场对外部施感场的响应函数,应用Schmucker'sApproximateEuristic反演方法,计算了这些经度带的地下等效层及其电导率分布,得到了地壳-上地幔电导率经向分布的大致图案。对该结果的分析研究得出,全球电导率经向分布存在着极大的不均匀性,在0-400km深度范围内,太平洋和大西洋为低导区;欧亚大陆与美洲大陆为高导区。电导率分布特征与岩石层结构有明显的相关性:在俯冲带,低导区由海洋向大陆下插入;在大洋中脊表现为高导电性。反演结果与地震层析成像结果的比较表明,地下高电导区和低电导区的位置分别对应于地震波低速区和高速区。
李卫东徐文耀
关键词:电导率地壳上地幔
东亚大陆磁异常区地磁太阳日变化的异常特征被引量:10
1994年
使用IGY/IGC(1957.7.1-1959.12.30)期间全球地磁台网和中国长春、北京、上海、拉萨四台的地磁资料,分析了东亚大陆磁异常区地磁太阳静日变化Sq的异常特征.分析表明,组成Sq的两个主要谐波(1次和2次谐波)在东亚大陆异常区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区的分布特征:X分量振幅值一般高于地磁纬度相同的其他地区的振幅值。振幅极小值出现的纬度向南移动约20°,极小值的量值小于其他地区.由东亚异常区资料计算出的Sq外源电流体系强度与其他地区的强度相近,但电流涡焦点的地磁纬度比其他地区低10°左右.由于产生Sq变化的电离层发电机电流取决于地磁场和电离层电导率结构,而电离层电导率又与地磁场强度和位形有关,所以东亚大陆异常区Sq的异常表现可以归因于该区磁场结构对发电机过程的影响.数值计算表明,地磁轴的倾斜和东亚磁异常这两种因素的综合效应可以合理解释上述特征.本文的结果表明地磁场异常分布与空间电磁环境相关极为密切.
徐文耀李卫东
关键词:地磁日变化地磁异常
全球电离层发电机方程的一种数值解法
<正>电离层发电机理论是解释Sq、L等规则地磁变化较为成功的理论。近年来一些学者在努力探索包括磁层-电离层耦合效应(场向电流)在内的三维发电机理论,但是一方面由于三维问题的复杂性使该理论远未完善。另一方面,三维理论的结果...
徐文耀夏庆李卫东
文献传递
全球电离层发电机方程的一种数值解法被引量:6
1994年
为了将建立在赤道为对称面假设基础上的二维半球域对称)电离层发电机理论扩展到全球,本文在解发电机方程时,去掉赤道对称面这一假设条件和两极附加的边界条件,使通常的边值问题变成一种“无边界’问题.它更合理地描述了电离层发电机过程,而且可以给出半球发电机理论所不能给出的特征,例如,可以对Sq电流体系的UT变化、季节变化、非偶极子地磁场部分的发电机效应等南北半球不对称的情况进行数值计算.计算实例表示,在简单的赤道对称情况下,它可以复现二维半球(对称)发电机模型的结果.在不对称情况下,电流体系的强度、焦点位置、电流方向等显示出较为复杂的变化,而半球发电机理论则无法解释这些特征.
徐文耀夏庆李卫东
关键词:电离层发电机中低纬度
S_q发电机电流的UT变异性及其地面磁场的重建被引量:8
1993年
本文用不同经度的7对中低纬台站水平磁场分量H,求得1965年随世界时(UT)变化的S_q指数(一种描述S_q电离层发电机电流强度的地磁指数).结果表明,S_q发电机电流不仅有显著的逐日变化,而且有很大的UT变化.UT变化主要表现在电流总强度的强弱和电流涡焦点纬度移动两方面,这意味着决定发电机过程的太阳潮汐风场和电离层电导率随UT而变.用求得的S_q指数重新构造出的S_q变化与观测值符合得较好,它不仅显示出S_q幅度逐日变化的特点,而且还能复现出S_q形态的某些逐日变异性.
徐文耀李卫东
关键词:发电机电流地磁场
区域变化磁场特征的分析
<正>地球变化磁场主要是由高空电流体系(电离层与磁层电流体系)和地球内部电流体系所引起的,球内部分主要是球外部分感应的结果。内外部分之比,在地球表面约为1:3;对于一个区域变化磁场来说,高空电流体系对它的作用是相同的;只...
刘长发王居易杨永书汪阳李卫东陈传昌
文献传递
地磁场S_q的经度效应和UT变化被引量:9
1994年
使用国际地球物理年(IGY)和国际地球物理合作年(IGC)期间全球地磁台网的资料和中国台站的同期地磁记录,对地磁场太阳日变化Sq的经度效应和UT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将适用于瞬时全球磁场的球谐分析法与适用于平均场的双调和分析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分析Sq磁场的新方案,得到了(θ,T,t)坐标系中组成Sq场的三个部分,即仅随地方时LT变化的部分SLT,仅随世界时UT变化的部分SUT以及既随LT变化又随UT变化的部分SLUT.从全球来看,在IGY/IGC期间,这三部分的强度之比分别为:X分量1.0:0.2:0.3,y分量1.0:0.1:0.6,Z分量1.0:0.4:1.0.Sq的经度效应和UT变化虽然表现了同一物理过程,但它们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其决定因素是地磁轴对地理轴的倾斜,地磁场的非偶极子成分(即区域性异常)和地球内部电性的横向不均匀性(包括海陆分布、地壳上地幔电导率的区域差异)
徐文耀李卫东
关键词:地磁场
地磁场Sq的经度效应和UT变化
<正>分析Sq的UT变化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球谐分析法(Suzuki,1964)。它适用于全球台网的瞬时观测值,可以给出某个时刻Sq的全球图像。将不同UT时刻(如一天24时)的图案连贯起来就可看出 Sq的UT变化。这...
徐文耀李卫东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