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变

作品数:57 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篇天文地球
  • 7篇电气工程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电子电信
  • 3篇机械工程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脉冲星
  • 15篇原子钟
  • 6篇稳定度
  • 5篇频率稳定度
  • 5篇频率校准
  • 5篇脉冲星时
  • 4篇信号
  • 4篇原子时钟
  • 4篇噪声
  • 4篇时间信号
  • 4篇时延
  • 4篇天文
  • 4篇漂移
  • 4篇频率漂移
  • 4篇钟差
  • 4篇毫秒脉冲星
  • 4篇GPS共视
  • 3篇原子时
  • 3篇世界时
  • 3篇经验模态分解

机构

  • 52篇中国科学院国...
  • 22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陕...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澳门地球物理...

作者

  • 57篇李变
  • 22篇高玉平
  • 17篇童明雷
  • 16篇赵成仕
  • 15篇朱幸芝
  • 13篇屈俐俐
  • 10篇高玉平
  • 5篇刘娜
  • 4篇王平利
  • 3篇白燕
  • 3篇程华军
  • 3篇尹东山
  • 3篇袁海波
  • 3篇陈永奇
  • 2篇漆溢
  • 2篇张鹏飞
  • 2篇胡永辉
  • 2篇和康元
  • 2篇杨廷高
  • 2篇雷雨

传媒

  • 13篇时间频率学报
  • 6篇宇航计测技术
  • 3篇陕西天文台台...
  • 2篇天文学报
  • 2篇航空学报
  • 2篇计算机测量与...
  • 2篇1999年全...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空间科学...
  • 1篇中国国家天文
  • 1篇2008年全...
  • 1篇2009全国...

年份

  • 4篇2024
  • 5篇2023
  • 9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方原子时算法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产生和保持一个稳定、准确、可靠的时间尺度是所有时间实验室追求的目标.传统的ALGOS算法主要考虑时间尺度的长期稳定度,而地方原子时尺度需兼顾长、短期的稳定度.通过对原子钟噪声模型的分析研究,在保证地方原子时尺度长期稳定度不降低的条件下,提出适合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National Time Service Center,NTSC)守时钟类型单一、钟性能相近的时间实验室计算地方时间尺度TA(NTSC)的一套完整算法.应用NTSC 2008年全年所有参加国际原子时(International Atomic Time,TAI)计算的钟的数据进行新算法的验证计算,得到的TA(NTSC)的短期稳定度指标与长期稳定度指标均有提高.研究结果适用于与NTSC守时系统结构相似的时间实验室的原子时尺度计算.
李变屈俐俐高玉平胡永辉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综合脉冲星时驾驭原子时算法研究
2024年
利用综合脉冲星时(PT)具有较好长期频率稳定度的优点,将原子时驾驭到综合脉冲星时,可以改进其长期频率稳定度水平。文章描述了综合脉冲星时驾驭原子时的卡尔曼滤波方法。以美国海军天文台地方原子时TA(USNO)为例,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将地方原子时驾驭到国际原子时TAI,进而利用综合脉冲星时PT数据将其再驾驭到综合脉冲星时系统,最后得到经过2次频率驾驭后的PT-TA(USNO)钟差序列。考虑到综合脉冲星时PT包含有较大白频噪声,利用滤除其高频噪声后的PT驾驭原子时,能够获得更佳频率驾驭效果,驾驭后的钟差序列长期频率稳定度有明显提高。采用同样算法,将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地方原子时TA(NIST)驾驭到TAI,再驾驭到PT,也得到相似结果。
杨廷高高玉平高玉平李变童明雷李变
关键词:脉冲星卡尔曼滤波
GPS共视中电离层时延计算方法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为了更好地计算GPSCV(共视)时间传递中的电离层时延值(它是影响GPSCV比对结果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介绍了当前3种电离层时延的计算方法,并以NICT(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单站GPS比对数据及NICT与NTSC(National Time Service Center)的GPS共视比对数据为例,分析比较了不同的电离层时延计算方法对GPS时间比对结果精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利用双频实测电离层时延和利用IGS(International GPS Service)提供的TEC(total electron content)map计算的电离层时延对GPSCV比对结果修正后的精度,比利用电离层改正模型的时延对比对结果修正后的精度分别提高30%~40%和20%~30%。
李变
关键词:电离层时延GPS共视
基于EMD的原子钟性能分析
每一台钟的频率波动和长期频率变化都由各种不同噪声组合而成,依据钟的历史记录以及钟与钟之间的频率变化规律,利用Hilbert-Huang变换将整个过程进行平稳化处理,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MD),把复杂信号分解为本征模态...
屈俐俐李变
关键词:EMDIMF原子钟
文献传递
短基线高准确度时间传递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为了实现守时系统与授时系统的高准确度时间同步,通过搬运钟法对微波时间传输系统的可测量时延部分进行准确测量,应用测量结果对微波时间传输系统进行校准,将GPS共视比对结果与微波时间传输系统的单、双向比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并用BIPM(BUREAU INTERNATIONAL DES POIDS ET MESURES)给出的结果进行验证,得出两种不同时间同步方法的同步误差和两种不同方法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给出了两种不同方法在时间统一系统中的的最佳应用模式。
屈俐俐李变
关键词:微波全球定位系统时延短基线
利用观测多颗脉冲星检测原子时钟跳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观测多颗脉冲星检测原子时钟跳的方法,以原子钟提供时间为参考,对多颗脉冲星进行常规计时观测,当参考原子钟中断时,从有观测的历史计时数据中,选择多颗脉冲星,以重启后的原子钟为参考进行计时观测,利用多星检测...
赵成仕高玉平童明雷朱幸芝李变罗近涛
基于多台站数字天顶筒的UT1测量系统被引量:2
2019年
针对现阶段世界时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的问题,结合天顶筒的观测特点,初步设计并建立了以丽江、德令哈、洛南为3个观测站点,和以临潼为数据处理中心的数字天顶筒远程观测系统。与传统的光学UT1测量系统相比,该观测系统具有无人值守、远程控制、自动观测、在线处理和数据实时传输的特点,能够满足我国世界时的测量需求。
李琳李琳高玉平高玉平李变蔡宏兵王平利
关键词:世界时
用于JATC的GPS CV时间比对中的数据处理被引量:4
2004年
GPSCV(共视)时间传递技术将在重建的我国的综合原子时(JATC)系统中起重要作用。介绍了GPSCV时间比对中共视数据的选取和消除观测数据中的随机噪声的方法,对GPS共视时间比对中的电离层时延改正和几何时延改正方法作了阐述,给出了对NTSC(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与CRL(日本通信研究所,现已更名为国家信息和通信技术研究院(NICT))两个时间实验室之间的共视比对数据的计算结果。
李变
关键词:GPS共视
电话授时系统用户接收器频率修正及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商品晶振都存在着频率漂移 ,介绍一种软件修正电话授时用户终端频率线性漂移的方法。并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实验结果 ,经修正后一天最大偏差优于± 7毫秒。这种方法比较简单 ,切实可行 ,能够满足普通精度用户的要求。
冯平白燕袁海波李变
关键词:单片机晶体振荡器
一种时间保持技术研究的实验平台
2012年
为了开展时间保持技术的研究,建立了一套相应的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利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采用数据库共享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系统的观测数据,整个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结果表明:该实验平台能按照要求正常运行,支持各类时间保持技术的研究,达到了预期目的。
程华军李变高玉平
关键词:守时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