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扬

作品数:14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篇能源
  • 5篇能源合作
  • 2篇电视
  • 2篇电视业
  • 2篇政府
  • 2篇中国电视
  • 2篇丝绸之路
  • 2篇特朗普
  • 2篇媒体
  • 2篇经济带
  • 2篇竞争力
  • 2篇核心竞争力
  • 1篇地缘
  • 1篇地缘经济
  • 1篇电视媒体
  • 1篇新媒体
  • 1篇新媒体平台
  • 1篇新政
  • 1篇应对气候变化
  • 1篇影响因素

机构

  • 14篇对外经济贸易...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中央电视台

作者

  • 14篇李扬
  • 3篇李扬
  • 1篇徐洪峰
  • 1篇李宇
  • 1篇徐洪峰

传媒

  • 3篇当代世界
  • 3篇东北亚论坛
  • 2篇俄罗斯东欧中...
  • 1篇中国石化
  • 1篇国际论坛
  • 1篇中国电视
  • 1篇电视研究
  • 1篇中国广播电视...
  • 1篇对外传播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下中国与中亚地区能源合作制度建设的大国因素被引量:9
2018年
当前中亚地区能源合作的突出特点表现为国际合作制度的复杂性。"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下中国与中亚地区能源合作制度的建设必须以深刻剖析中亚地区能源合作制度复杂性的驱动机制为基础。域内外大国地缘博弈与中亚国家外交自主性渐强的大国平衡外交政策是驱动中亚地区能源合作制度复杂性局面的两个关键因素。在与中亚地区的能源合作制度建设中,中国要秉承促进该地区现有的各种能源合作制度相互"合作"与"协同"的战略思路,处理好与俄罗斯、美国等相关大国的关系,营造良性地区合作制度环境;同时努力提高该制度对中亚国家的吸引力,打造共同利益与共同价值。中国应该致力于持续推动大国之间的战略互信,营造多元竞争的战略环境;打造开放包容且逐步深入的能源合作制度,倡导多样互补的能源合作模式;构建灵活务实的能源合作制度,提高中亚地区国家参与能源合作制度的域内向心力。
王波李扬
乌克兰危机下俄欧能源关系与能源合作:基础、挑战与前景被引量:9
2015年
俄欧双方具有能源合作的历史传统,能源经贸交往密切,能源合作基础扎实。俄欧双方已建立起多层次立体能源合作机制和较为完善的能源贸易基础设施,俄欧能源贸易的"路径依赖"特征客观上强化了双边能源合作关系。但是,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俄欧能源关系变得艰难而复杂,这既源于双边能源关系政治化程度的提升、双边能源贸易有效法律制度的缺乏、俄欧政府对双边能源关系认知的偏差,也源于区域外大国——美国的干预与影响。尽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俄欧双边能源合作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强,但随着双边能源关系多元化程度的提升,"合作型相互依赖"将成为俄欧双边能源关系的重要特征,也将是巩固俄欧双边能源合作的重要途径。
李扬
关键词:欧盟能源关系能源合作
多元传播环境下传统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被引量:3
2014年
电视作为传媒的一种形式,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崛起,电视一家独大的情况已成过去。近两年,中国电视业收入尤其电视广告收入的增长幅度显著放缓。2014年4月一项对全球20个国家15551人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观众中在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上观看节目的人数比例达到了52%,也就是说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已经取代电视机成为主要收视终端,这在20个国家中也是唯一一个。
李宇李扬
关键词: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传播环境中国电视业广告收入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国际责任
2015年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与问题,投资拉动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了7.4%,创下了1990年以来的最低值,中国经济已经走到了改革的关键点。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2 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的概念,自此对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认识开始正式进入中国战略决策层。
李扬
关键词:国际舆论经济改革区域经济政策地缘经济
国际油价综合分析:影响因素、均衡点与中俄能源合作被引量:5
2021年
2020年年初至今,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需求端、供给端均起了重要作用。通过从供给端与需求端角度分别对影响国际油价变化的短期、中期、长期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引发本次国际油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引起的全球经济预期悲观,导火索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合作伙伴("OPEC+")达成的限产保价协议效果有限。引发本次原油期货合约跌入负值的另一个特殊原因是原油期货合约与库存将满等短期期货市场因素。国际油价均衡点逐渐下移的根本原因在于可再生能源发展以及能效提高导致原油需求大幅下降,美国页岩油产量大幅增加,供需失衡导致油价下跌。本次国际油价可能的均衡点将出现在美国页岩油边际成本与其他主要石油输出国财政盈亏油价之间区域的下部。当前国际原油买方市场环境对中俄能源合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应短期适度增加油气储备,但避免被大量长期油气进口合同绑定,谨慎参与俄罗斯油气上游勘探开发;借助油气进口,带动中国油气装备、服务、技术、标准更多进入俄市场;逐步弱化石油美元,增强中国在中俄乃至国际油气交易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利用全球最大油气进口国地位,将油气进口作为外交筹码,换取其他外交谈判妥协。
徐洪峰李扬
关键词:国际油价均衡点中俄能源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印能源合作前景浅析被引量:5
2015年
在以无政府状态为基本特征的国际政治舞台上,大国间围绕国家利益竞争、合作与冲突属常态。中印同为能源消费和进口大国,能源竞争不可避免,而平衡竞争与合作关系更显得十分重要。
冯乃康李扬
关键词:能源消费中印无政府状态国际政治能源竞争
特朗普政府“美国第一能源计划”及其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美国第一能源计划"是特朗普总统执政后发布的美国国家能源政策的总体纲领,它既继承了奥巴马政府能源政策中关于加大本土能源与页岩油气开发、大力发展清洁煤技术以及将能源与环境保护政策相结合的部分,也明确提出取消奥巴马政府"气候行动计划",以及建立同海湾盟国积极的能源关系以服务美国反恐战略的举措。国内层面,"美国第一能源计划"将会有力促进美国本土石油产量的增加、推动煤炭产业复兴,对美国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利弊同在;国际层面,美国将在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全球石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并削弱石油输出国组织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美国退出"气候行动计划"预期将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带来消极影响,但其整体影响有限。"美国第一能源计划"也将为中美能源关系的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因素:一方面可能促进中美在环境保护和清洁煤领域的合作,拓展中国原油进口渠道;另一方面将会明显阻碍中美两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为中美清洁能源合作带来某些干扰和阻力,并有可能使中国的能源贸易形势及能源地缘形势进一步复杂化。
李扬徐洪峰
关键词:中美能源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特朗普政府天然气新政:主要内容、国际影响及中国对策被引量:4
2020年
特朗普政府将天然气新政的重心聚焦在"去规制化"、提高天然气产量、促进天然气技术创新、完善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天然气出口贸易等领域。当前,国际天然气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特朗普政府天然气新政助推了这一进程,它将在国际天然气领域引发新一轮能源大国地缘政治角力,进一步激化国际天然气市场供需不平衡并引发国际天然气贸易结构与贸易规则的深度调整,还将带来广泛的"外溢效应"。特朗普政府天然气新政和国际天然气格局的深刻调整为中国完善天然气战略布局创造了战略契机。中国应持续推动天然气进口多元化、提高天然气进口议价能力;不断完善天然气发展战略顶层设计,全面提高天然气战略能力;加快海外拓展步伐,支持天然气企业深入参与国际天然气合作。
李扬
浅析电视业融合策略的三个层面被引量:1
2015年
技术在电视业发展中始终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媒体融合和媒介融合为电视业的变革提供了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融合策略要发挥作用,国家、行业和媒体三个层面需要协同运作,积极推动政策制定、规划布局、管理理念、业务流程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
李宇李扬
关键词:媒体融合媒介融合电视新媒体平台
“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合作的大国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中国、俄罗斯和美国是左右中亚地区能源地缘格局最主要的大国力量,三个国家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中亚地区能源合作制度的构建。大国因素使中亚地区能源合作呈现出三个特点:能源战略博弈态势凸显、能源合作制度复杂性突出、能源合作碎片化现象明显。在中亚地区大国博弈的局面下,中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布局中亚地区能源战略、构建中亚能源合作新制度面临挑战,需要更多的战略谋划和战术技巧。
徐洪峰李扬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