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李显森

李显森

作品数:88 被引量:812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0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渔获
  • 12篇网目
  • 11篇渔场
  • 9篇选择性
  • 9篇渔业
  • 9篇捕捞
  • 8篇鱼类
  • 7篇鳀鱼
  • 7篇小黄鱼
  • 7篇黄海中南部
  • 7篇黄鱼
  • 7篇刺网
  • 6篇渔获物
  • 6篇群落
  • 6篇网目尺寸
  • 6篇磷虾
  • 6篇南极磷虾
  • 6篇近海
  • 6篇海洋捕捞
  • 5篇渔获量

机构

  • 74篇中国水产科学...
  • 9篇上海海洋大学
  • 9篇中国海洋大学
  • 9篇黄海水产研究...
  • 8篇大连海洋大学
  • 4篇广西海洋研究...
  • 3篇山东农业大学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河北省海洋与...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辽宁省海洋水...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天津市水产研...
  • 1篇山东省淡水水...
  • 1篇山东省海洋水...
  • 1篇中国水产学会
  • 1篇中国水产有限...
  • 1篇山东好运通网...

作者

  • 87篇李显森
  • 32篇孙珊
  • 30篇朱建成
  • 27篇赵宪勇
  • 18篇金显仕
  • 13篇戴芳群
  • 10篇孙中之
  • 8篇左涛
  • 8篇牛明香
  • 7篇应一平
  • 6篇逄志伟
  • 6篇张吉昌
  • 6篇王新良
  • 4篇王俊
  • 4篇吴强
  • 3篇李富国
  • 3篇张国政
  • 3篇曾玲
  • 3篇张国胜
  • 3篇万瑞景

传媒

  • 13篇渔业科学进展
  • 9篇海洋水产研究
  • 6篇水产科学
  • 5篇海洋渔业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水产学报
  • 3篇水产研究
  • 2篇生态学报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齐鲁渔业
  • 2篇海洋科学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水生态学杂志
  • 2篇海洋科学集刊
  • 2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Curren...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冬季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渔场理化环境特征
依据2001年8月东南太平洋渔场环境调查资料,本文阐述了智利竹筴鱼分布区水温、盐度和pH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简要分析了竹筴鱼分布与理化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1)调查海区水温、盐度和pH值大致呈北高南低的分布趋势;(2)调...
陈聚法李显森金显仕
关键词:渔场东南太平洋
文献传递
渤海渔业生物生殖群体结构及其分布特征被引量:26
2008年
根据2004年春季渤海底拖网调查资料,从渔获物的种类组成、渔业资源结构、优势种以及重要鱼类的体长、体重和性腺成熟度等方面分析了渤海渔业生物生殖群体结构,并利用聚类分析法对生殖群体的区域集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春季渤海的生殖群体种类仅为51种,资源量指数为1.54kg/网·h,与20世纪80、90年代相比,优势种更替明显,生殖群体结构的小型化、低龄化更加突出;生殖群体区域集群分布明显,渤海中部和渤海湾的种类组成最相近,相似指数达到67.67%。
李显森牛明香戴芳群
关键词:渔业生物生殖群体
黄海双船有翼单囊拖网网囊最小网目尺寸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为支撑《全国海洋捕捞渔具目录》的实施与管理,针对黄海双船有翼单囊拖网的网目选择性,于2017年8月在黄海南部的海州湾水域进行了不同网囊网目尺寸(40、54、60、70、90 mm)的套网法拖网试验,通过分析不同网目尺寸(40、54、60、70、90 mm)下主要渔获的逃逸率与幼鱼的释放效果,并结合数学建模方法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权衡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网囊网目尺寸的增大,渔获逃逸率逐渐增加,对幼鱼的释放效果显著,从生态保护方面考虑,根据目前的资源状况,网囊网目尺寸可放大至80 mm以上;当网囊网目尺寸小于56 mm时,释放效果显著,当网目尺寸大于56 mm时,经济效益损失显著。研究表明,为了权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建议将56 mm作为制定黄海双船有翼单囊拖网网囊最小网目尺寸的参考标准。
陈仁杰李显森樊钢洲赵宪勇张国胜
关键词:生态效益
中东太平洋长鳍金枪鱼延绳钓作业分析被引量:14
2006年
根据辽宁远洋渔业有限公司“海泰”船于2001~2002年在中东太平洋进行的金枪鱼延绳钓探捕的生产数据,分析了长鳍金枪鱼延绳钓作业的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及上钓率的月变化和年间变化,并对上钓率与作业渔场表层水温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海泰”船平均每月下钓68568钩,2001年月均产量为2960尾;2002年月均产量为1290尾。以重量计,2001年月均产量为31373kg;2002年月均产量为15889kg。两年间相比,2002年月均产量明显低于2001年。不同月份间实际日产量波动较月产量波动小,两年间的平均日产量差异显著。不同月份间上钓率亦差异显著,而年间平均上钓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作业海区日产量和上钓率差异极显著,A、D、E和H区日产量和上钓率较高。在水温15~22℃范围内,上钓率在0.79/6~11.1%之间波动,平均值为3.64±0.156%;水温24~30℃范围内时,上钓率在0.25%~3.7%之间,平均值为1.06±0.085%。两个温度范围的上钓率差异极显著。月平均上钓率与作业渔场月平均表层水温成显著负相关。
戴芳群李显森王凤臣徐玉成李桥
关键词:延绳钓长鳍金枪鱼
东太平洋金枪鱼渔业评价
本文简要介绍了东太平洋金枪鱼渔业的发展状况,对肥壮金枪鱼、黄鳍金枪鱼、长鳍金枪鱼等金枪鱼的洄游分布、产卵场、渔场、渔场水温以及作业类型和年产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对"海欣"船2000年9月~2002年8月延绳钓作业和"...
孙珊李显森
关键词:东太平洋金枪鱼渔业
文献传递
大西洋中部海域竹荚鱼中心渔场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17年
世界竹荚鱼的产量2010年后有所下降,需加强竹荚鱼渔场乃至后备渔场的研究。根据2012年1—8月、2013年12月—2014年6月、2015年1—8月中国大型拖网渔船在大西洋中部海域佛得角海岸的竹荚鱼渔捞日志资料以及遥感获取的海洋环境数据,利用渔获量重心法数理统计、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等方法,对该海域中层拖网平均CPUE的月变化、中心渔场的时空变动、CPUE与各影响因子(叶绿素a浓度、海表温度、经度、纬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12月—2014年6月、2015年1—8月的渔场平均CPUE的月变化较为类似,2012年1—8月较前二者存在较大差异。月平均CPUE在不同年份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各年份渔场产量重心均在4或5月份达到渔场最南端,在4或5月份以前月份,渔场产量重心基本由北向南移动;在4或5月份以后月份,渔场产量重心由南向北移动。GAM模型分析竹荚鱼CPUE与海洋环境因子(叶绿素a浓度、海表温度、经度、纬度)发现,最适SST区间为19.5~21℃,最适叶绿素a浓度区间为5.473~6.685 mg/m3,经度集中在16°30′W附近,纬度集中在18°N位置附近。SST在CPUE上的回归极显著(P<0.01),纬度在CPUE上的回归显著(P<0.05),叶绿素a浓度和经度在CPUE上的回归不显著(P>0.05)。本渔场作为开发竹荚鱼的单鱼种渔场有待商榷。
逄志伟李显森朱建成孙珊
关键词:中心渔场
渔业声学数据后处理中积分阈的选择与优化Ⅰ:目标离散分布状态下积分阈的确定被引量:12
2011年
积分阈是渔业声学数据后处理中对回声信号进行积分的临界值,是参与积分的最弱回声信号的体积反向散射强度。通过合理设置积分阈,能在保留目标信号的同时有效地消除噪音和非目标回声信号,从而提高渔业资源声学评估的准确性。为研究目标离散分布状态下选择和优化积分阈的方法,推导了单体目标体积反向散射强度与目标强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提出了利用鱼类目标强度-体长经验公式和目标强度现场数据确定积分阈的两种方法,并以黄海鳀的调查为例,对上述两种积分阈确定方法进行了应用探讨,为渔业资源声学评估数据处理中目标离散分布状态下积分阈的选择与优化提供了有效参考。
张俊王新良赵宪勇李显森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渔业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被引量:49
2009年
根据2006年6月、8月和10月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渔业生物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海域渔业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调查中共捕获渔业生物207种,主要是以暖温性和暖水性的种类为主,冷温性种类细纹狮子鱼和黄鮟鱇等也出现在调查中并成为优势种。渔业生物的多样性有所升高,种类的更替加快,部分洄游种类已成为历史记录。经济价值低、个体小、年龄结构简单和营养层次低的类群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占据优势地位。调查捕获渔业生物的种类数明显高于20世纪80年代相应月份的种类数,但是渔业生物的渔获率和个体数仅占80年代调查的8%左右。渔获率比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调查区域的北部、中部及河口区域,但是渔业生物的多样性指数分布与之相反,因此在具有相对均质高多样性的群落结构条件下很难维持高渔获率。
金显仕单秀娟郭学武李显森
关键词:长江口渔业生物群落结构
黄海夏季虾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1
2015年
根据2014年8月在黄海进行的渔业资源和环境综合调查数据,应用相对重要性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黄海夏季虾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捕获虾类20种,隶属于3目10科16属.各调查站点虾类相对资源丰度为13-45047 g·h^-1,平均资源丰度为6838 g·h^-1.优势种为脊腹褐虾,常见种为中华安乐虾,偶见种为戴氏赤虾、葛氏长臂虾、口虾蛄.各站点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0.007-1.538,平均值为0.391;丰富度指数(D)变化范围为0.101-1.138,平均值为0.374;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为0.006-0.947,平均值为0.298.等级聚类分析(Cluster)与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MDS)表明,调查范围基本以45 m等深线为界将所有站点分成两个组群:冷水团组群(Ⅰ)和沿岸组群(Ⅱ),ANOSIM分析表明两组群差异极显著.BIOENV分析表明,影响黄海夏季虾类群落空间结构的最主要环境因子是底层水温与底层盐度.黄海夏季虾类群落以冷水团组群占绝对优势,黄海冷水团对黄海夏季虾类群落的分布格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逄志伟李显森应一平吴强栾青杉
关键词:虾类群落结构多样性环境因子
一种可释放海蜇的毛虾张网及其装配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释放海蜇的毛虾张网及其装配方法,属于海洋捕捞技术领域,在不影响捕捞毛虾性能的基础上,在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内斜向加装海蜇阻拦分离网片,构成网中网结构,并在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的一上侧边边缝中部靠后位置留出一...
李显森孙珊朱建成樊钢洲孙中之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