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刚

作品数:18 被引量:76H指数:3
供职机构:襄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3篇胆囊
  • 3篇肿瘤
  • 3篇消化道
  • 3篇消化道钡餐
  • 3篇结肠
  • 3篇化道
  • 3篇钡餐
  • 2篇动脉
  • 2篇直肠
  • 2篇神经元
  • 2篇手术
  • 2篇切除术治疗
  • 2篇全消化道钡餐
  • 2篇淋巴
  • 2篇免疫
  • 2篇巨结肠

机构

  • 14篇襄阳市中心医...
  • 4篇湖北文理学院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枣阳市第一人...

作者

  • 18篇李晓刚
  • 8篇廖晓锋
  • 4篇王玲
  • 4篇杜明国
  • 3篇成军
  • 3篇廖晓峰
  • 3篇陈高艳
  • 2篇皮勇
  • 2篇汪江平
  • 1篇陈志丹
  • 1篇尚红玲
  • 1篇陈德杰
  • 1篇谢飞
  • 1篇孙华朋
  • 1篇李晓云
  • 1篇陶正贵
  • 1篇王成斌
  • 1篇龚伟
  • 1篇王宏博
  • 1篇程海军

传媒

  • 3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海南医学
  • 2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钡灌肠联合消化道钡餐在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中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钡灌肠联合消化道钡餐及钡滞留X线片在先天性巨结肠及其同源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先天性巨结肠或巨结肠同源病患儿的消化道钡餐、钡灌肠及钡滞留X线片影像资料。结果 30例患儿中先天性巨结肠19例,先天性巨结肠同源病11例;钡灌肠显示,先天性巨结肠同源病组较先天性巨结肠组患儿狭窄段发生率少,直肠扩张发生率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钡餐检查结果显示,病变部位钡剂传输时间明显延长。结论消化道钡餐联合钡灌肠及钡滞留X线片检查对先天性巨结肠及其同源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成军程海军杜明国李晓刚廖晓峰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钡灌肠消化道钡餐
腹腔镜肝脏支撑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提供了一种腹腔镜肝脏支撑器,该腹腔镜肝脏支撑器包括手柄、外管、夹持部、弹性件和控制部;外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手柄,另一端设置尖刺部;夹持部包括推杆和抓钳,推杆可活动地穿过外管和手柄,抓钳设置于推杆一端并可伸...
廖晓锋李晓刚李晓云孙华朋王宏博
全消化道钡餐及钡滞留拍片在肠神经元异常性便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全消化道钡餐及钡滞留拍片在肠神经元异常性便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6例考虑先天性巨结肠或巨结肠同源病等肠神经元异常便秘患者的全消化道钡餐、及钡滞留拍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为手术、术后病检确诊为先天性巨结肠、巨结肠同源病及巨结肠并巨结肠同源病提供支持。结论全消化道钡餐及钡分时段滞留拍片,具有胃肠传输功能与胃肠生理、病理形态兼顾优势,可为肠神经元异常性便秘诊断、手术。
成军杜明国李晓刚丁莹廖晓峰
关键词:全消化道钡餐
巨结肠同源病16例的诊断治疗被引量:1
2013年
自2007年6月至2012年7月,我科对临床便秘症状明显,但钡灌肠、结肠传输试验、肛直肠测压、直肠黏膜免疫组化检查诊断依据不确切,而疑为巨结肠同源病(hirschsprung disease allied disorder,HDAD).现就16例的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杜明国李晓刚廖晓锋
关键词:巨结肠同源病结肠传输试验便秘症状免疫组化直肠黏膜
胆囊癌病人预后动态列线图的构建及验证
2024年
目的 构建一种列线图来预测胆囊癌(GBC)病人的预后。方法 在SEER数据库中提取GBC病人的临床病理数据,采用Cox回归分析GBC病人的独立预后因素,构建列线图,并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对列线图进行验证。结果 年龄、T分期、M分期、组织学分级、放疗、手术、肿瘤直径为GBC病人独立预后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训练集中,C指数为0.735(95%CI=0.721~0.749),1、3,5年的AUC值分别为0.821、0.820和0.833。在验证集中,C指数为0.733(95%CI=0.711~0.755),1、3,5年的AUC值分别为0.816、0.807和0.827。校准曲线表明,列线图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吻合度较高。决策曲线表明,列线图模型比TNM分期系统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结论 构建的GBC病人预后动态列线图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蒋智洋灿海乐汤雅芬李晓刚廖晓锋
关键词:胆囊癌预后模型列线图SEER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部癌2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部肿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24例壶腹部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术后胰瘘2例(8.3%),上消化道出血3例(12.5%),腹腔感染1例(4.2%)。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虽然创伤较大,但有经验的专业队伍治疗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
王玲王勇李晓刚汪江平
关键词:壶腹部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我科行手术治疗的29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乳腺钼靶X线检查出原发灶16例,6例由MRI检查出原发灶,2例行PET检查出原发灶。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25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4例。3例患者术后出现复发,1例死亡。结论乳腺钼靶及MRI是发现原发灶的重要检查方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保乳手术治疗选择性施行。
李晓刚王玲汪江平
关键词:乳腺肿瘤淋巴转移乳房切除术
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被引量:34
2017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处理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IMA)时保留左结肠动脉(left colonic artery,LCA)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4年10月85例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保留LCA 44例,IMA根部结扎(不保留LCA)41例,比较2组临床病理资料、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第3站淋巴结清扫数目及转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保留LCA组无游离脾曲及末端回肠造口,不保留LCA组6例游离脾曲(P=0.010),3例行末端回肠造口(P=0.108)。2组术后吻合口漏、复发、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保留LCA可以保障近端结肠血运,保证第3站淋巴结根治性。
成军周玲陈涛李晓刚廖晓锋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肠系膜下动脉
反复发作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腹腔镜探查及治疗60例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反复发作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腹腔镜探查及治疗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9月接受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共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60例。选择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术中术后指标、疼痛评分等采用均数&#177;标准差( x珋&#177;s)表示, 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满意率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Wilcoxon 两样本比较法)进行比较,当 P <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且肠蠕动恢复和拔导尿管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疼痛指数、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开腹组,且手术后治愈率(90.0%)明显高于开腹组(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179, P=0.000;t=19.713, P=0.000;χ2=9.624, P=0.002)。腹腔镜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开腹组33.3%(χ2=13.141, 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满意率高达88.4%,明显高于开腹组(u=3.824, 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反复发作的不全性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恢复快,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王玲皮勇谢飞李晓刚王勇
关键词:肠梗阻腹腔镜检查复发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4
2015年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LC组(47例)、OC组(37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所有数据在SPSS10.0中进行统计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减压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两样本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镇痛剂使用情况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L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4.6±11.4)min、术中出血量(65.8±12.5)ml、胃肠减压时间(2.2±0.5)d、术后排气时间(1.2±0.6)d、术后镇痛剂使用率31.91%(15/47)、住院时间(4.2±1.6)d均显著小于O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死亡病例,L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89%(7/47)低于OC组的16.22%(6/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LC手术进行治疗可以减小对患者的创伤、缩短恢复时间,同时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皮勇王玲李晓刚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