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红

作品数:26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大庆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护理
  • 4篇手术
  • 3篇血压
  • 3篇乳腺
  • 3篇术后
  • 3篇高血压
  • 2篇导管
  • 2篇动脉瘤
  • 2篇心理
  • 2篇乳导管
  • 2篇乳腺癌
  • 2篇乳腺疾病
  • 2篇切口
  • 2篇重症
  • 2篇外科
  • 2篇外科学
  • 2篇腺癌
  • 2篇颅内
  • 2篇颅内动脉
  • 2篇颅内动脉瘤

机构

  • 26篇大庆市人民医...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大庆龙南医院

作者

  • 26篇李晓红
  • 5篇李立军
  • 4篇王召芳
  • 3篇刘红
  • 3篇叶凤云
  • 3篇陆国凤
  • 3篇孙佰珍
  • 3篇崔立山
  • 2篇赫玲玲
  • 2篇魏秀华
  • 2篇文锐
  • 2篇高月秋
  • 2篇赵广才
  • 2篇耿洪涛
  • 2篇李丹丹
  • 2篇夏继平
  • 2篇姜凤荣
  • 2篇由凤双
  • 2篇赵法章
  • 2篇韩雪松

传媒

  • 11篇中国实用医药
  • 5篇黑龙江医学
  • 4篇中国伤残医学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增强法律意识 防范医疗纠纷被引量:2
2009年
李立军李晓红张继红
关键词:法律意识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依法执业法律知识
浅谈护士压力与应对措施被引量:2
2005年
李立军李晓红赫玲玲
关键词:护理学
顺行剥脱结合小切口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方法总结2004年3月至2008年6月我科收治的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63例,共78条患肢,均采用顺行剥脱联合点状抽剥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全部曲张静脉消失,患者顺利康复。术后随访1~2年,无复发病例。结论顺行剥脱联合点状抽剥术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疗效确切的微创手术方法。
耿洪涛姜军李晓红由凤双
关键词:静脉曲张小切口
剖宫产手术贴膜的制作与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李立军张小平李晓红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手术贴膜手术人员手术切口感染无菌敷料切口周围
一次性小儿吊瓶在记录小时尿量中的应用
2006年
孙佰珍姜凤荣李晓红
关键词:尿量监护
人性化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王召芳李晓红叶凤云
关键词:护理管理研究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9年
于海英李冬秀刘莹李晓红吴勤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术前访视非特异性反应创伤性治疗术中意外心理活动
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的处理
2004年
目的 讨论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的处理方法。方法 显微镜下开放相应的脑池 ,以降低颅内压。控制低血压在 9 3~ 10 3kPa左右 ,阻断血运后处理。结果  14例中恢复生活自理 6例 ,部分偏瘫 3例 ,运动性失语 2例 ,去大脑颈直 1例 ,死亡 1例。结论 对颅内动脉手术应熟练掌握显微外科技术 ,动脉瘤术中破裂是可以避免的。一旦破裂 ,应正确处理 。
崔立山李晓红陆国凤
关键词:神经外科学颅内动脉瘤
老年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的配合体会
2012年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总结21例老年性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的手术配合过程。结果 21例老年患者手术顺利,成功夹闭动脉瘤。结论巡回护士术前访视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掌握手术步骤,传递器械轻、稳、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有力保障。
曲辉李晓红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手术配合护理讨论
甲氨蝶呤在克罗恩病维持缓解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年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在克罗恩病维持缓解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消化科确诊的60例克罗恩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诱导缓解期可采用激素、手术及生物制剂诱导缓解;维持缓解期采用甲氨蝶呤者30例纳入甲氨蝶呤组,采用硫唑嘌呤者纳入硫唑嘌呤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时间、诱导缓解方法组成,随访1年以上的临床缓解、临床复发、不良反应、不耐受案例。结果两组患者诱导缓解方法、随访时间差异不大(P>0.05)。甲氨蝶呤组临床缓解20例,低于硫唑嘌呤组23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氨蝶呤组不良反应8例低于硫唑嘌呤组1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氨蝶呤组和硫唑嘌呤组的不耐受案例分别为2、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克罗恩病维持缓解期中甲氨蝶呤的效果与硫唑嘌呤相当,但其不良反应低,可以作为一线药物使用。
张丽虹李晓红张喜晶刘红万雪晶姚旖旎
关键词:克罗恩病甲氨蝶呤硫唑嘌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