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永红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克隆
  • 2篇干扰素
  • 1篇质粒
  • 1篇宿主
  • 1篇宿主细胞
  • 1篇主细胞
  • 1篇基因
  • 1篇基因表达
  • 1篇基因工程
  • 1篇基因工程菌
  • 1篇寄主
  • 1篇寄主细胞
  • 1篇工程菌
  • 1篇杆菌
  • 1篇大肠杆菌
  • 1篇I

机构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俞俊棠
  • 2篇李永红
  • 2篇王二力

传媒

  • 2篇工业微生物

年份

  • 2篇199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人α1型干扰素克隆菌的表达研究——I.内外源基因表达特性
1994年
在E.coli表达系统中,克隆的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往往有较大的差别。例如,Goeddel等构建的α干扰素克隆菌的产量达2.5×10~8u/l,而在Gray等构建的γ干扰素表达系统中,干扰素产量只有2.5×10~4u/l。这种差别及实际应用的要求推动了人们对影响外源基因表达的各个因素进行研究。过去几十年中,由于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家们的努力,对E.coli内源基因表达调控的规律有了许多认识。目前在研究E.coli中克隆的外源基因的表达调控时,往往也是借鉴这方面的成果。 克隆菌E.coli MEC101(pBV37)含有一选择性标记Ap^r目的基因IFN,它们来源不同,就宿主而言分别属于内源基因和外源基因。本文就这两个基因的表达特性进行了研究和比较。
李永红王二力俞俊棠姚曼华刘新垣
关键词:干扰素基因表达大肠杆菌
人α1型干扰素克隆菌的表达研究——Ⅱ.宿主细胞对质粒表达的影响
1994年
干扰素(IFN)是某些生物体细胞抗病毒感染的一类蛋白质,可用于治疗病毒性疾病和某些癌症。但由人血液获得的干扰素其量极微,目前已能通过基因工程大量生产。编码干扰素的基因已能在大肠杆菌~[1,3]、醇母~[4,5]和哺乳动物细胞表达。~[6]但仍需对工程菌的表达规律作进一步研究,特别要弄清各种因素对被克隆的外源基因表达的影响。
李永红王二力俞俊棠姚曼华刘新垣
关键词:干扰素基因工程菌寄主细胞质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