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洁

作品数:11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保定市科技局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视力
  • 3篇玻璃体
  • 2篇弱视
  • 2篇弱视儿童
  • 2篇视力恢复
  • 2篇注射
  • 2篇疗效
  • 2篇角膜
  • 2篇儿童
  • 1篇单抗
  • 1篇对眼
  • 1篇新生血管
  • 1篇新生血管性
  • 1篇新生血管性青...
  • 1篇悬吊术
  • 1篇悬吊术治疗
  • 1篇血管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婴幼

机构

  • 9篇保定市第一中...

作者

  • 9篇李洁
  • 3篇张月玲
  • 3篇张海江
  • 3篇王丽英
  • 3篇陈娜
  • 3篇刘媛
  • 2篇宋森
  • 2篇李世强
  • 2篇杨倩
  • 2篇冯丽
  • 2篇顾朝辉
  • 2篇李素平
  • 1篇张立莉
  • 1篇杨娜
  • 1篇赵玮
  • 1篇刘建茹
  • 1篇冉振龙
  • 1篇肖平
  • 1篇付燕
  • 1篇王景新

传媒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医学研究与教...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利用硅胶环扎带行额肌悬吊术治疗婴幼儿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体会
2013年
目的硅胶环扎带行额肌悬吊术是适合治疗婴幼儿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方式。方法利用硅胶环扎带行额肌悬吊术治疗婴幼儿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26例33只眼,对术后疗效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术后随访8~26个月,所有患儿疗效满意。结论硅胶环扎带行额肌悬吊术,手术时间短,损伤小且硅胶环扎带有一定弹性瞬目较自然,睑裂闭合好,效果满意。是一种适合矫正婴幼儿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方式。
李素平陈娜李洁刘媛张月玲顾朝辉
关键词:婴幼儿
影响弱视儿童视力恢复的多因素分析
冯丽李洁岳钟张海江李世强杨倩宋森
弱视治疗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大量的调查研究结果证实弱视治疗的效果与弱视类型、弱视程度、初治年龄等多项因素有关。该课题在对上述因素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患儿居住地、家族史、注视性质、家长文化程度等多项影响因素,极大地丰富了儿...
关键词:
关键词:弱视治疗流行病学调查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眼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比较基于park法理论的下睑内翻手术与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的疗效及其对眼表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98例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患者(165眼)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n=49,83眼)采取基于park法理论的下睑内翻手术治疗;对照组(n=49,82眼)采取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矫正效果、眼表功能[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河高度(TMH)、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IT)]、眼部症状[眼表疾病评分指数(OSDI)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周矫正良好率分别为96.39%、95.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两组BUT、TMH、CFS评分、SIT值及OS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BUT、TMH、SIT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CFS评分、OSDI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眼轮匝肌缩短术,基于park法理论的下睑内翻手术对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患者的眼表功能的远期改善效果更好。
陈娜李洁李素平
LASEK术中制作角膜瓣的时间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LASEK术中使用乙醇软化角膜上皮的理想时间和影响上皮瓣制作的原因。方法:总结2007-01/2008-03在我院行LASEK的581例(1146眼)使用200mL/L乙醇采取不同时间软化角膜制作上皮瓣,其中15s者67眼,18s者230眼,20s者271眼,22s者70眼,25s者235眼,28s者273眼。术前配戴角膜接触镜0.5a以上者424眼(37.00%)。结果:上皮瓣制作成功1019眼(88.92%),各时间组的成功率分别是:15s者58.21%,18s者85.65%,20s者87.82%,22s者91.43%,25s者94.47%,28s者94.87%。术前配戴角膜接触镜的424眼的成功率分别是15s者33.33%,18s者71.43%,20s者75.00%,22s者87.50%,25s者87.21%,28s者88.10%。无角膜接触镜配戴史722眼的成功率分别是:15s者72.09%,18s者96.21%,20s者95.32%,22s者94.74%,25s者98.66%,28s者97.88%。结论:LASEK术中采用200mL/L乙醇浸泡角膜的合理时间在术前无角膜接触镜配戴史的是18s,配戴角膜接触镜0.5a以上的应延长到25s,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是影响上皮瓣制作的主要原因。
王景新张立莉谷保民肖平李洁刘建茹
关键词:LASEK角膜上皮瓣角膜接触镜
自体交叉角膜移植在外伤性角膜白斑中应用
2013年
自体角膜移植是角膜移植片取自患者本人同侧或对侧眼的角膜组织。角膜位于眼球最前端,因此最易受到意外性损伤,遗留外伤性角膜白斑,严重影响视力,需行角膜移植以改善患者视功能,而角膜来源紧缺,故角膜移植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年来3例患者因行自体角膜移植而恢复了部分视功能。现报告如下。
王丽英张月玲冉振龙李洁
关键词:角膜白斑
内界膜剥除联合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继发性黄斑前膜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内界膜剥除联合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继发性黄斑前膜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因继发性黄斑前膜需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者42例42眼,所有患者均行标准的23 G经睫状体平坦部的三通道玻璃体切割+黄斑前膜剥除+视网膜内界膜剥除+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术,术后随访3.0~18.0(8.3±2.4)个月,对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黄斑形态及手术并发症等进行观察。结果随访期末,最佳矫正视力提高者30眼,不变者8眼,下降者4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5,P=0.000)。黄斑中心神经上皮层厚度术前为(315.62±132.12)μm,术后为(233.42±146.32)μm,手术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2,P=0.000)。术后视网膜少许出血6眼,玻璃体积血1眼,一过性高眼压6眼;3眼周边牵引性小裂孔,激光治疗后,行玻璃体内C_3F_8填充,视网膜在位。结论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可以加速黄斑水肿消退,降低黄斑前膜复发,促进视功能恢复。视网膜内界膜剥除在继发性黄斑前膜手术中可以松解黄斑区视网膜皱褶,解除对黄斑中心凹的牵引,改善黄斑区局部的代谢,有利于黄斑功能的恢复。
王丽英李洁温晓英张月玲
关键词: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内界膜剥除
影响弱视儿童视力恢复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对影响弱视儿童视力恢复的多个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确诊为弱视并治疗满三年的600例3-12岁弱视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在600例弱视患儿中3-5岁患儿治愈率为64.5%,6-8岁患儿治愈率为74.6%,9-12岁患儿治愈率为42.1%;轻度、中度、重度弱视治愈率分别为86.7%、59.3%、31.1%;屈光参差性、屈光不正性、斜视性弱视治愈率分别为69.6%、67.3%、48.4%;依从性好者、一般者、差者治愈率分别为79.3%、67.0%、29.4%;中心注视者治愈率明显高于旁中心注视者,无家族史者治愈率明显高于有弱视家族史者,父母文化程度越高患儿弱视治愈率越高,县城及城市的患儿治愈率明显高于农村的患儿。结论影响弱视儿童视力恢复的影响因素依次为弱视程度、依从性、年龄、注视性质、弱视类型。
冯丽李洁张海江岳钟李世强杨倩宋森
关键词:弱视治愈率依从性年龄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玻璃体切除术的21例NVG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0.5 mg,3~5 d后行玻璃体切除术,术中完成全视网膜光凝,16例联合行白内障手术,15例联合行睫状突光凝.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眼压、视力及虹膜新生血管(NVI)消退情况.结果 术后3周80.95%(17/21)患者NVI完全消退.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明显低于术前[(18.6±5.1)、(14.3±4.8)、(12.8±4.4)、(15.1±3.7)mmHg(1 mmHg=0.133 kPa)比(42.8±7.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个月2例因眼压难以药物控制,行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术后6个月眼压完全控制15例,条件控制6例,无低眼压发生.4例视力没有明显改善,其余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对于伴有玻璃体积血和增殖明显的NVG患者,首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然后联合玻璃体切除、全视网膜光凝、睫状突光凝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李洁顾朝辉赵玮陈娜杨娜杜鹃刘媛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睫状突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术后脉络膜厚度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s,RRD)玻璃体切割(pars plana vitrectomy,PPV)术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CT)的变化及其对视力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收纳2016年至2019年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RRD行PPV术后成功复位者,共63例63只眼纳入研究,同时取对侧健眼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检者行23 G PPV联合硅油眼内填充;均于PPV术后3个月行硅油取出术。分别于PPV术前和硅油取出术后3 d、3个月行logMAR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彩色眼底照相、OCT检查,观察BCVA、SCT和黄斑区微结构改变,同时分析SCT变化与术后BCVA的相关性。结果RRD组硅油取出术后3 d、3个月,患眼logMAR BCVA分别为0.56±0.20、0.39±0.18;较手术前(0.81±0.39)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663,P<0.05)。术前BCVA与术后3个月BCVA呈正相关(r=0.732,P<0.05)。硅油取出术后3 d RRD组SCT(303.32±25.68)μm,与术前及硅油取出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8、4.027,P<0.05)。硅油取出术后3个月SCT(272.02±17.11)μm,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71,P=0.09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RD患者SCT与BCVA无关(r=-0.023、-0.31,P=0.569、0.784)。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早期SCT增加,后期逐渐下降,且变化与术后BCVA无相关性。
付燕张海江王丽英李洁刘媛
关键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脉络膜厚度视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