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洁

作品数:3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集体化
  • 1篇底层政治
  • 1篇叙事
  • 1篇意象
  • 1篇政治
  • 1篇生存伦理
  • 1篇农村
  • 1篇权力
  • 1篇群众
  • 1篇群众路线
  • 1篇乡村
  • 1篇乡村治理
  • 1篇乡土
  • 1篇乡土社会
  • 1篇话语
  • 1篇集体化时期
  • 1篇国家权力
  • 1篇村治
  • 1篇村庄
  • 1篇村庄共同体

机构

  • 3篇中华女子学院

作者

  • 3篇李洁

传媒

  • 1篇社会
  • 1篇开放时代
  • 1篇社会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对乡土时空观念的改造:集体化时期农业“现代化”改造的再思考被引量:12
2011年
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对农业的"现代化"改造成为新时期下国家在乡土社会的主要治理目标。但是由于抽空了农业机械化的物质基础,这种改造在很大程度上被架空到对文化和社会观念改造的层面上。然而,权力以"现代化"之名对传统乡土社会时空观念所展开的社会改造不仅与事实上仍然延续的小农生活方式相去甚远,而且也没有建立起真正现代社会意涵上的"自由公民"。在此过程中,权力却成为一切资源的拥有者,并通过对农业日常生产的介入,进一步控制了农民的生活世界。农民对国家的依赖加深了,但二者之间的紧张和冲突却一刻也没有消失,并以隐蔽的方式不断积蓄。
李洁
关键词:国家权力乡土社会
农村改革过程中的试点突破与话语重塑被引量:22
2016年
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更多地将中国农村改革视为农民自发推动的结果。通过对安徽省农村改革早期实践的考察,本文认为国家在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凝聚和推动作用。集体化末期,原有治理模式的销蚀殆尽和科层内部的意见分化为农村改革的基层实践埋下了契机。通过在灾害这一特殊背景下对国家政策的策略性变通,改革者成功实现了对基层民众意愿的捕捉和凝聚,并进一步以"试点"的方式打开了地区政策变革的通道,最终通过话语重塑将乡村社会的"生存伦理"转化为国家制度转型的合法性基础,实现了国家在市场转型初期治理意象的延续和统一。
李洁
关键词:生存伦理
农业“去集体化”过程中的乡村治理与底层政治 对一段乡村历史的分层解读被引量:8
2013年
本文采用底层史观的方法对中国农村去集体化进程进行了新的解读和分析。通过对江淮地区某村庄口述历史材料和文字档案材料的并置后发现,对这一事件的历史讲述存在不同层次的叙述文本。乡村共同体的隐藏文本揭示了集体化末期基层村庄的行动能力仍然是权宜而分散的,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仰仗外部局势的变化。然而在上层精英的叙述中,群众及其需要却被赋予附加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研究发现,主流历史的叙述方式与转型时期国家治理的合法性需要密切相关。
李洁
关键词:村庄共同体底层政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