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文

作品数:31 被引量:193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5篇胃癌
  • 13篇癌前
  • 13篇癌前病变
  • 13篇病变
  • 12篇胃癌前病变
  • 10篇胃炎
  • 8篇慢性
  • 7篇中药
  • 6篇黏膜
  • 6篇萎缩性
  • 6篇萎缩性胃炎
  • 6篇慢性萎缩性
  • 6篇慢性萎缩性胃...
  • 5篇中医
  • 5篇胃痞
  • 5篇胃痞消
  • 5篇胃黏膜
  • 5篇细胞
  • 4篇中医药
  • 3篇药疗

机构

  • 27篇广州中医药大...
  • 10篇广州中医药大...
  • 5篇广东省中医研...
  • 5篇广东省中医药...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作者

  • 31篇李海文
  • 19篇潘华峰
  • 11篇任金玲
  • 10篇曾进浩
  • 10篇刘凤斌
  • 8篇袁玉梅
  • 6篇赵自明
  • 6篇严艳
  • 6篇赵金媛
  • 4篇文艺
  • 4篇刘洪
  • 3篇王正
  • 3篇胡霞
  • 2篇侯政昆
  • 2篇陈新林
  • 2篇刘友章
  • 2篇莫传伟
  • 2篇侯江涛
  • 2篇徐谦
  • 2篇史亚飞

传媒

  • 6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现代中西医结...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中药新药与临...
  • 3篇首届国际抑郁...
  • 2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山西中医
  • 1篇卫生软科学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第二十九届全...

年份

  • 5篇2017
  • 5篇2016
  • 10篇2015
  • 9篇2014
  • 2篇2013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痞消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蛋白酶原、GAS、MTL、SS和PGE_2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解毒中药胃痞消(黄芪、太子参、白术、丹参、白花蛇舌草等)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胃蛋白酶原(PGⅠ)、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和前列腺素E2(PGE2)分泌的影响。方法 200μg/m L MNNG饮水、饥饱失常(隔日禁食)合用耗气泻下法(小承气汤灌胃)复制脾虚证PLGC大鼠模型,观察15、7.5和3.75 g/kg胃痞消给药10周后对大鼠PGⅠ、GAS、MTL、SS和PGE2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血PGⅠ、GAS、MTL、SS和PGE2含量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而胃痞消低剂量组可显著抑制PLGC大鼠PGⅠ、GAS、MTL、SS和PGE2分泌的减少(P<0.01),胃痞消高、中剂量组也有不同的抑制效应(P<0.05)。结论:胃痞消有可能通过保护和修复胃黏膜上皮组织内主、壁、G和D细胞等的损伤,调控胃肠激素的分泌,从而逆转PLGC。
赵自明潘华峰赵静宇袁玉梅曾进浩李海文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胃痞消胃蛋白酶原胃动素
胃炎I号对胃癌前病变大鼠Wnt信号通路Wnt1,Wnt3a,CyclinD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解毒复方胃炎I号对胃癌前病变(GPL)的疗效及其分子学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维酶素组(0.2 g·kg-1),胃炎I号组(7.5 g·kg-1)。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水溶液自由饮用、饥饱失常、耗气泻下法复制GPL大鼠模型。观察胃炎I号连续治疗10周后对GPL大鼠Wnt信号通路Wnt1、Wnt3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胃黏膜上皮的Wnt1、Wnt3a、Cyclin D1表达评分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P<0.01);胃炎I号能显著拮抗模型组出现的上述变化(P<0.01)。结论胃炎I号能下调Wnt信号通路Wnt1,Wnt3a,Cyclin D1的表达,抑制Wnt/茁-catenin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断和逆转胃黏膜恶性转变。
曾进浩潘华峰刘友章严艳赵自明任金玲胡霞李海文赖秋华
关键词:胃炎I号胃癌前病变WNT信号通路WNT1WNT3A
胃痞消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胃痞消对脾虚证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维酶素组(剂量为0.2 g·kg-1·d-1),胃痞消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5、7.5、3.75 g·kg-1·d-1)。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溶液(200μg/m L)自由饮用、小承气汤(2 m L/只,生药1 g/m L)灌胃法及饥饱失常等多因素造模18周复制脾虚证胃癌前病变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组织病理学及行为学变化,检测血浆TNF-α及IL-4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浆TNF-α、IL-4含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维酶素组、胃痞消高剂量组、胃痞消低剂量组血浆TNF-α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与胃痞消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酶素组、胃痞消高剂量组、胃痞消中剂量组、胃痞消低剂量组血浆IL-4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胃痞消改善脾虚证胃癌前病变大鼠组织学变化的机制可能通过调节血浆TNF-α、IL-4含量变化及胃黏膜间质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的动员而实现。
李海文潘华峰赵自明史亚飞严艳袁玉梅曾进浩林钟宇赵金媛
健脾化瘀解毒方调控Wnt/β-catenin/GSK3β通路抑制胃癌前病变大鼠Lgr5^+癌干细胞早期转移机制研究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解毒中药胃炎1号抑制胃癌前病变(GPL)大鼠Lgr5^+癌干细胞早期转移的分子学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维酶素组和胃炎1号组。MNNG水溶液自由饮用+饥饱失常+耗气泻下法复制GPL大鼠模型。连续灌胃给药10周后检测GPL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β-catenin、Lgr5^+、MMP-7、GSK3β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上皮的β-catenin与MMP-7蛋白累积面积、光密度、积分光密度显著升高(P<0.05),GSK3β蛋白面积、光密度、灰度及Lgr5^+累积面积、积分光密度显著升高(P<0.05),GPL大鼠Lgr5^+胃癌干细胞由基底侧向胃腔侧侵袭迁移。与模型组比较,胃炎1号GPL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β-catenin蛋白累积面积、光密度、积分光密度,GSK3β蛋白面积、光密度、灰度,Lgr5^+表达累积面积、积分光密度,MMP-7积分光密度显著降低(P<0.05),胃炎1号组Lgr5^+表达面积和强度均减少,散在分布于胃黏膜的固有层和非固有层。结论:胃炎1号可通过下调Wnt信号通路β-catenin、GSK3β、MMP-7的表达,抑制GPL大鼠Lgr5^+胃癌干细胞增殖、侵袭迁移。
刘伟潘华峰赵自明李海文张成哲李思怡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Β连环蛋白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胃炎Ⅰ号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NF-κBp65、IKKβ mRNA、VE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解毒方胃炎Ⅰ号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胃黏膜NF-κBp65、IKKβm RNA、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维酶素组、胃炎Ⅰ号组。除正常组外,其他组采用MNNG饮水液自由饮用(200μg/m L)、饥饱失常、小承气汤(2m L/只,生药1g/m L)灌胃法复制PLGC大鼠模型,使用胃炎Ⅰ号灌胃10周后,检测胃黏膜上皮细胞NF-κBp65、IKKβm RNA、VEGF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胃黏膜NF-κBp65、IKKβm RNA、VEGF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胃炎Ⅰ号可降低NF-κBp65、IKKβm RNA、VEGF的表达评分(P<0.01)。结论:胃炎Ⅰ号能抑制NF-κB及VEGF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下调NF-κBp65、IKKβm RNA、VEGF的表达,能一定程度抑制胃黏膜慢性炎性反应及血管新生,起到防治胃癌前病变的作用。
李海文潘华峰曾进浩赵自明史亚飞袁玉梅林钟宇赵金媛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NF-ΚBIKKΒMRNA
高等中医药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2014年
从合作方式的角度,总结了目前我国高等中医药产学研的模式,简要分析了各种模式的特点。从绩效评价机制不健全、联合技术创新意识薄弱、普及面狭窄三大问题出发,为进一步深化中医药产学研合作程度,促进技术创新,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提供了可行性意见。
赖秋华潘华峰任金玲严艳李海文王正
关键词:产学研中医药人才教育模式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效中药处方的用药规律研究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筛选国内数据库中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效的中药处方,分析其核心用药及组方规律,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疗、规范中医药治法及新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检索国内所有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文献,筛选其中治疗有效的中药处方,对其进行方药名称规范,借助描述性统计、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核心用药及组方规律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筛选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效的中药处方共1 177个,共涉及中药376味;药物出现频率≥10%的中药共35味;在支持度为10%、15%、20%,置信度为0.6的条件下,经过关联规则分析的核心用药组合分别为133、44、20个;分别组含中药22、12、8味;药物间关联规则分别为119、42、17条。复杂熵聚类分析及改进的互信息法得出内在核心用药组合54个。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核心病机以脾气亏虚,胃气壅滞为要,治法以益气健脾为基础,辅以理气和胃、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养阴益胃、疏肝和胃等治法。
潘静琳温淑婷肖嘉欣朱晓霞张修铭刘洪李海文李培武刘凤斌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数据挖掘用药规律
中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与比较中药疗法与单纯西药疗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制定检索策略和对国内、外数据库检索及手工查阅,两名评价人员对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独立筛选,对所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有...
刘伟李海文
关键词:中药胃癌前病变随机对照实验META分析
文献传递
胃萎清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背景: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是指胃黏膜固有腺体出现萎缩,可伴有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带来严重的公共卫生及社会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社会工作能力及生存质量。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和胃癌之间的“桥梁”,...
李海文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
“双优双赢”校企育人培养模式的创新选题研究
2015年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终体现,其质量综合反映了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质量[1]。而选题是撰写学位论文的方向性的关键决策,决定预期成果水平和科研成败。目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盲目性、局限性、实用性差、无创新性、欠缺需求性、脱离现实性、违背科学性等[2-4]。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5]。
潘华峰赖秋华赵自明任金玲严艳李海文王正
关键词:研究生学位论文需求性双优论文选题自我发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