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强母婴同室病房管理减少新生儿院内感染被引量:1
- 2004年
- 李琳马丽岳红梅
- 关键词:母婴同室病房新生儿呼吸道感染消毒隔离病房管理
- 院内耐阿米卡星肺炎克雷伯菌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的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耐阿米卡星肺炎克雷伯菌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WalkAway 96 PLUS全自动化微生物细菌分析仪对山东省2家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1月临床筛选出的27株非重复耐阿米卡星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用PCR法检测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脉冲场电泳(PFGE)分析菌株之间的同源性,对不同PFGE的PCR阳性基因进行测序。结果27株耐阿米卡星肺炎克雷伯菌中,PFGE分为14种谱型,主要为E谱型(22.22%),其次为D谱型(11.11%)、H谱型(11.11%)和M谱型(11.11%),E谱型在2家医院存在相同的克隆流行株。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TEM-1、SHV-12、SHV-1、SHV-11、CTX-M-15、CTX-M-3、CTX-M-14、CTX-M-65、DHA-1、KPC-2和NDM-1携带率分别为100.00%、40.74%、11.11%、33.33%、22.22%、11.11%、14.81%、37.03%、51.85%、22.22%和3.70%。所有菌株都产携带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或)头孢菌素酶,对氨曲南、头孢唑啉、头孢夫新、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均耐药。6株携带KPC-2碳青霉烯酶和1株携带NDM-1金属酶的耐阿米卡星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均耐药。结论耐阿米卡星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与同时携带多种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关系密切,院感部门应关注医院间耐药菌的传播。
- 姜梅杰张志军刘丽娟李琳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脉冲场电泳
-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耐药特点及菌株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泰安市中心医院临床共分离出144株CRE,所有CRE均采用Walk Away 96 PLUS型全自动微生物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同时部分抗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用WHONET 5.6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三年间临床分离的144株CRE中,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74株,占51.39%)、大肠埃希菌(35株,占24.31%)和产酸克雷伯菌(11株,占7.64%),59.72%的标本分布在各重症监护室(包括重症医学科病房、儿科监护病房、神经外科监护病房等),其次是儿内科普通病房(7.64%)和老年科病房(5.56%);CRE的标本主要是痰液和尿液,分别为49.31%和22.92%;药敏结果显示:CRE对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高度耐药,除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50%,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70%。结论该院不仅重症监护病房检出了CRE,普通病房也检出了CRE,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同时应进一步加强耐药菌的防控措施。
- 张志军姜梅杰夏鹏程李琳赵书平赵珂
- 关键词:耐药性
- 羊水污染491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 2008年
- 李琳
- 关键词:羊水污染精心护理新生儿
- 腹腔妊娠2例护理体会
- 2006年
- 李琳
- 关键词:护理体会腹腔妊娠痊愈出院
-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 2005年
-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T2DM)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和Ⅳ型胶原(C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关系,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DN)进展中的作用。方法根据24 h 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57例T2DM患者分为3组:A组(正常白蛋白尿组),B组(微量白蛋白尿组),C组(大量白蛋白尿组),健康查体者为NC组(正常对照组),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MMP-2、 TGF-β1、CⅣ。结果血清MMP-2在A组、B组和C组较NC组显著降低(P<0.001),C组较A组明显降低(P <0.01)。血清TGF-β1浓度A组、B组及C组均较NC组明显升高(P<0.001),C组较A组升高明显(P<0. 001)。血清CⅣ浓度B组、C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01),C组又较B组升高显著(P<0.01)。结论血清 MMP-2、TGF-β1可能参与DN的发生发展。
- 李振作李琳许瑞艳东野光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2转化生长因子Β1糖尿病肾病
- 院内耐阿米卡星肺炎克雷伯菌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耐阿米卡星肺炎克雷伯菌亲缘关系及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及标本分布,为临床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alkAway 96 PLUS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对2013年6月—2014年11月院内临床分离的27株耐阿米卡星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和E-test法检测部分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并对部分阳性基因进行测序。多位点序列分型法(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鉴定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 27株耐阿米卡星肺炎克雷伯菌中,88.9%(24/27)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B阳性,51.9%(14/27)aac(3)-Ⅱ、40.7%(11/27)aac(6′)-Ⅰ和40.7%(11/27)ant(3″)-Ⅰ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阳性。MLST分析有9种序列类型,依次为ST37(40.7%)、ST11(40.7%)、ST1(11.1%)、ST789(11.1%)、ST15(7.4%)、ST147(7.4%)、ST76(3.7%)、ST722(3.7%)和ST290(3.7%)。29.6%(8/27)的标本分布在ICU重症监护病房,18.5%(5/27)的标本分布在神经内科病房。51.9%(14/27)标本来源于痰液,37.04%(10/27)标本来源于尿液。结论院内发生过ST11型产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B阿米卡星肺炎克雷伯菌的克隆流行株。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耐药与携带rmtB和aac(6′)-Ⅰ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关系密切。
- 刘丽李琳姜梅杰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多位点序列分型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Vaspin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腹腔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T2DM患者92例,根据下肢血管内膜中层厚度、动脉斑块和狭窄程度评分,按照评分结果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1组)(32例)、糖尿病合并轻度下肢血管病变组(Dm^2组)(33例)、糖尿病合并中重度下肢血管病变组(Dm^3组)(27例).另外选择健康查体者26例作对照组.测定收缩压(SBP)、血脂、踝肱指数(AB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清Vaspin水平.结果 校正年龄、性别后,DM1组的血清Vasp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Dm^2组和Dm^3组血清Vaspin水平低于DM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偏相关分析显示,血清Vaspin与HOMA-IR呈负相关(r=-0.461,P=0.001),与ABI正相关(r=0.462,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BP、ABI和Vaspin水平是糖尿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Vaspin水平降低可能与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有关。
- 李振作李琳潘晓霞张丽李红专陈丽
- 山东省泰安市2015—2020年肺炎链球菌分离株的耐药性变迁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了解泰安市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SP)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2015—2020年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资料,使用奥普托欣敏感试验和郑州安图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Autof ms1000进行细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其中青霉素、美罗培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头孢吡肟则采用E-test试验法,应用WHONET 5.6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2020年,在各类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SP菌株2095例,各年度分别检出256株、429株、388株、381株、484株和157株。主要标本来源为痰液,其次为血液与脑脊液,分别占88.74%、2.24%和1.00%。以冬季分离菌株最多(占39.24%);年龄以0~<15岁的儿童为主(占63.10%)。科室以儿内科病房为主(占60.76%)。药敏结果显示,SP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较好,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菌株,利福平、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美罗培南、莫西沙星以及青霉素耐药率均低于1%。但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均处于高耐药水平,各年度耐药率均在96%以上。结论泰安市肺炎链球菌主要来源于儿内科病房0~<15岁的儿童,以呼吸道标本为主,以冬季检出最多。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良好,但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情况严峻。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理的抗生素。
- 李震李琳辛志刚张岳张志军姜梅杰赵书平
-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药敏试验耐药性
-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浆渗透压降低与肝性脑病的关系
- 2001年
- 胡月华王庆才李琳刘庆水王常会
- 关键词:失代偿期肝硬化血浆渗透压肝性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