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相明

作品数:49 被引量:161H指数:8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领域

  • 21篇石油与天然气...
  • 20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2篇储层
  • 15篇油田
  • 15篇微相
  • 13篇沉积微相
  • 9篇盆地
  • 7篇油层
  • 7篇油气
  • 6篇三角洲
  • 6篇微相研究
  • 6篇勘探
  • 5篇页岩
  • 5篇页岩油
  • 5篇页岩油气
  • 5篇砂岩
  • 5篇区长
  • 5篇孔隙
  • 5篇凹陷
  • 5篇储层特征
  • 4篇样品采集
  • 4篇取心

机构

  • 48篇长江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教育部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西南油气分公...
  • 2篇中国石油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河南油田
  • 1篇南阳油田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广东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
  • 1篇青海油田

作者

  • 49篇李相明
  • 30篇胡望水
  • 12篇雷中英
  • 11篇李松泽
  • 11篇李涛
  • 9篇陈佩佩
  • 8篇王闯
  • 7篇朱忠德
  • 7篇胡志鹏
  • 6篇邢翔
  • 5篇冯常茂
  • 5篇胡忠贵
  • 5篇汤济广
  • 4篇成瀚
  • 4篇吕恒宇
  • 3篇熊平
  • 3篇牛世忠
  • 3篇余成林
  • 3篇陈婷婷
  • 3篇黄鑫

传媒

  • 7篇石油天然气学...
  • 5篇科学技术与工...
  • 4篇石油地质与工...
  • 3篇内蒙古石油化...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河南石油
  • 2篇岩性油气藏
  • 1篇化工管理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当代化工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江汉石油学院...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石油化工应用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5篇2016
  • 5篇2015
  • 10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濮城油田沙一段沉积微相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通过岩心观察以及测井、录井资料的研究,对濮城油田沙一段各砂组的沉积特征和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识别出研究区发育三角洲相和湖泊相2种相类型。其中三角洲相发育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和前三角洲泥微相;湖泊相发育有浅湖滩砂、浅湖砂坝和浅湖泥微相。在综合考虑宏观沉积背景及微观沉积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沉积相的演化规律,建立了研究区的沉积模式,并得出其沉积特征。
张宇焜胡望水李相明周江江蔡峰
关键词:濮城油田沙一段沉积微相
大安北地区扶余油层储层致密化原因被引量:3
2014年
大安北地区扶余油层为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为深入了解其致密化的原因,更好地指导油田的勘探和开发,通过对大量岩心、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及分析化验资料的剖析,讨论了致密化储层的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与储层致密化的关系较为密切。沉积微相在宏观上控制着储层的分布,碎屑颗粒中长石、岩屑等不稳定组分及杂基含量较高是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原因;而强烈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储层的致密化;区内溶蚀作用对储层的改造有限。
胡志鹏胡望水李相明曹春
关键词:扶余油层致密化成岩作用
一种砂岩储层成岩测井相定量表征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砂岩储层成岩测井相定量表征的方法,该砂岩储层成岩测井相定量表征的方法利用反映砂岩储层成岩特征及环境的典型岩电参数的定量指标,准确评价非取芯井砂岩储层的成岩相纵向相序,以及目的层储层成岩相平面分布及规律,给...
胡望水李涛李相明雷中英邢翔李松泽胡志鹏江舟陈雷黄鑫
文献传递
沉积微相对储层物性控制作用的定量评价——以英台地区青山口组、泉头组四段Ⅰ砂组为例被引量:24
2004年
目的层段的沉积微相研究是认识储层各种物性特征的重要基础。文章以英台地区下白垩统青山口组、泉头组四段Ⅰ砂组为研究对象,确定为扇三角洲相沉积,并划分出六种沉积微相类型。通过引入油藏描述中相控模型的概念,定量地讨论了研究区沉积微相与储层发育程度、储层物性及单层内非均质性的关系。研究表明,水下分支河道、河口砂坝微相的储层物性良好,而席状砂、远砂坝微相的储层物性相对较差,反映沉积微相的变化规律控制着储层物性的变化。
胡忠贵朱忠德李相明冯常茂
关键词:储层物性沉积微相扇三角洲层内非均质性
双河油田V上层系聚驱前后储层物性变化规律
2019年
针对V上层系注聚前、后储层物性变化规律不明,不利于后续水驱提高采收率措施优选等问题,从储层岩石组分入手,对比分析了注聚前、后以及后续水驱等开发阶段的储层岩屑和黏土矿物成分含量、物性及储层物性变化,总结V上层系储层岩石特征及储层物性随开发阶段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聚驱前到后续水驱,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微相中绿泥石和伊蒙混层黏土矿物含量分别减少5%、9%,前缘席状砂微相绿泥石和伊蒙混层黏土矿物含量分别增加3%、3%;孔隙度减小0.95%、渗透率减小487.2×10-3μm2。
方越孙怡韫李洪生李相明段秋红唐善法
关键词:沉积微相
页岩储层脆性矿物测井定量表征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储层脆性矿物测井定量表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同一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区,选取取心井构成样品采集观察点,采集页岩样品;步骤二、将样品分别进行石英、长石、碳酸盐岩类矿物含量的测试分析,获取矿物含量指标...
胡望水张辉李涛汤济广雷中英李相明李松泽陈佩佩王闯陈乃东
文献传递
东濮凹陷文南沙三中亚段致密储层裂缝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
2014年
基于对构造作用的研究,利用测井、地震、岩石物性、沉积相资料分析,揭示文南低品位区块沙三中亚段致密性砂岩储层裂缝发育特征.工区主要发育的裂缝类型有高角度构造裂缝、低角度卸载裂缝两类,裂缝主要走向为北东向,倾角为45°~90°、0~30°,裂缝充填程度低,优势方位的裂缝走向与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大致一致,裂缝连通性较好.裂缝分布区域与构造作用、构造部位以及岩性有密切关系,断层附近富含砂岩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裂缝最为发育.两类裂缝的成因都与工区目的层段下伏盐底辟有关,由于底辟作用造成的地层上隆不仅使上覆地层产生高角度的拉张裂缝,而且导致地层上覆载荷卸载产生低角度的卸载裂缝.综合研究表明,两类裂缝在空间上的搭配组成了良好的裂缝网络系统,对剩余油气的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王闯胡望水李相明洪求友
关键词:沙三中亚段裂缝网络底辟
地幔对流反转:盆地反转的动力来源被引量:3
2021年
全球中生代与新生代油气盆地在其发育某阶段发生了多期盆地反转,早期的裂陷盆地在反转期被反转盆地叠加与改造,尽管目前对这些盆地反转发育有了共识,但是对于盆地反转产生的机制没有根本解决。以地幔对流反转为视角,尝试对地壳表层盆地反转成因提出解决途径。利用地球深层与表层过程的相互作用原理,推测盆地反转产生的动力机制涉及到地幔对流的反向流动。建立了盆地反转发育的地幔对流反转模型,讨论了地幔对流反转所引起的岩石圈/地壳反向收缩或伸展运动,从而导致盆地收缩或伸展变形。本构想重大意义在于对地幔对流状态、动力及其变化的理解、研究将会对板块反向运动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胡望水李希元李涛熊平黄玉欣李相明雷中英
关键词:地幔对流盆地反转
双江油田核三段Ⅶ油组沉积微相及其储层研究
2009年
沉积微相研究是认识储层各种物性特征的重要基础。以岩心和测井分析资料为基础,通过对Ⅵ、Ⅶ油组的岩石类型及其组合、沉积构造、生物特征及粒度分布特征等沉积相标志的综合研究,确认目的层为一套扇三角洲沉积体。可进一步分为三角洲前缘及前三角洲两个亚相,其内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砂坝、远砂坝、席状砂及前三角洲泥微相。研究表明河口砂坝、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储层物性较好,远砂坝、席状砂砂体物性相对较好。反映了沉积微相对研究区储层物性特征起着重要作用。
孟宪富付玉丽李相明
关键词:沉积微相扇三角洲沉积
一种砂岩储层成岩地震相表征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砂岩储层成岩地震相表征方法,该砂岩储层成岩地震相定量表征的方法利用反映砂岩储层成岩特征及环境的典型岩电参数的定量指标,准确评价非取心井砂岩储层的成岩相纵向相序,以及目的层储层成岩相平面分布及规律,给砂岩油...
胡望水李松泽陈佩佩李涛陈婷婷王闯成瀚雷中英李相明吕恒宇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