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秀东

作品数:9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骨髓
  • 4篇异基因
  • 4篇鼠骨
  • 4篇小鼠
  • 4篇小鼠骨髓
  • 4篇小鼠骨髓间充...
  • 4篇基因
  • 4篇间充质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骨髓间充质
  • 4篇骨髓间充质干...
  • 4篇干细胞
  • 4篇充质干细胞
  • 3篇异基因移植
  • 3篇基因移植
  • 2篇定居
  • 2篇增殖
  • 2篇体外
  • 2篇免疫

机构

  • 9篇吉林大学
  • 4篇吉林大学第二...
  • 3篇深圳市第三人...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江苏省肿瘤医...

作者

  • 9篇李秀东
  • 4篇陈强
  • 3篇宋祥福
  • 3篇陈玉丙
  • 3篇范洪学
  • 3篇张红梅
  • 2篇刘雅娟
  • 1篇张雯艳
  • 1篇朱玉琢
  • 1篇凌翎
  • 1篇朱月清
  • 1篇王亚平
  • 1篇吴晓柳
  • 1篇郭杰
  • 1篇李海素
  • 1篇沈宗丽
  • 1篇邢程
  • 1篇周振英
  • 1篇王玉斌
  • 1篇毕晓颖

传媒

  • 2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癌变.畸变....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3
  • 1篇199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异基因肝移植模型大鼠免疫耐受的研究
李秀东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异基因肝移植免疫耐受
文献传递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异基因肝移植模型大鼠移植区域组织损伤的修复作用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观察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注入后在异基因肝移植模型大鼠移植区域的迁徙、定居及组织修复作用,探讨MSCs诱导异基因移植免疫耐受的可能性。方法将昆明小鼠肝组织块埋入Wister大鼠肝脏切口,制备异基因肝移植大鼠模型;体外分离、纯化并培养昆明小鼠乳鼠MSCs;经DAPI标记后,尾静脉注入模型大鼠,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别在24h、5d及10d观察MSCs在肝脏移植区域的迁徙及定居;采用HE染色观察肝移植区域组织损伤情况。结果MSCs尾静脉注入后,24h即出现在肝移植区域,5d时分布于血管周围,10d时扩散至移植区域血管及周围组织;MSCs治疗5d,HE染色显示移植区域浸润的炎性细胞减少,可见肝组织结构。结论小鼠MSCs可在大鼠体内存活,并参与损伤区血管及组织的修复。
李秀东陈玉丙宋祥福陈强张红梅范洪学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异基因移植定居
氯化甲基汞对大鼠发育阶段脑蛋白激酶C亚类表达及活性的影响
郭杰张雯艳邢程殷观伟毕晓颖李秀东吴军李海素王玉斌毛焕新邱柏红
该课题围绕氯化甲基汞对大鼠发育阶段脑蛋白激酶C亚类表达及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系列研究,有助于解释人胎幼儿神经易感甲基汞。一.建立了长期接触低剂量氯化甲基汞致脑发育损伤大鼠动物实验模型。(一).进行脑汞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甲基汞...
关键词:
关键词:仔鼠氯化甲基汞
人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特性的研究
李秀东
关键词:脐血体外培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胰岛样细胞及其对坏死胰腺组织的修复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体外诱导转化为胰岛样细胞及其对坏死胰腺组织修复的可能性.方法:①取大鼠骨髓细胞,进行MSC培养纯化扩增,用bFGF、EGF、条件培养液、高糖培养基、B27、地塞米松、胰岛素等培养体系诱导MSC向胰岛细胞转化;双硫腙染色鉴定胰岛样细胞.②结扎大鼠胰腺组织及其血管6~7 h制作胰腺局部坏死模型.将分离、纯化、诱导的MSC和骨髓细胞用DAPI标记,分别移植到实验组(移植MSC)和对照组(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观察大鼠生存状态并于2周后取胰腺组织检测.结果:①体外扩增的MSC诱导转化后,细胞由初期的长梭形变成多角形或圆形并逐渐聚集成团.双硫腙染色大部分细胞团呈亮红色,初步表明MSC可诱导转化为胰岛样细胞.②实验组大鼠成活率达80%,坏死的胰腺组织被修复,变黑的胰腺组织基本恢复正常,胰腺组织中存在核呈兰色荧光的细胞;对照组的动物腹腔积水、粘连,2周内全部死亡.结论:大鼠骨髓MSC可在体外诱导转化为胰岛样细胞,并可修复损伤的胰腺组织.
刘雅娟李秀东陈强凌翎刘丽珠范洪学
关键词:骨髓祖代细胞中胚层胰腺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异基因肝移植模型大鼠淋巴细胞的免疫抑制及损伤修复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应用于移植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时替代免疫抑制剂的可能性。方法体外分离纯化及培养小鼠MSCs;将小鼠肝组织块埋入大鼠肝脏切口,制备异基因肝移植大鼠模型;制备模型前后经尾静脉注射小鼠MSCs;通过体外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检测其对模型大鼠淋巴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小鼠MSCs对异基因肝组织移植大鼠肝组织损伤的修复情况。结果MSCs治疗15d大鼠胸腺和脾脏均出现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现象,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MSCs治疗2d和5d肝组织染色显示移植区域浸润的炎性细胞减少,可见肝组织结构。结论小鼠MSCs具有抑制异基因肝移植大鼠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并参与移植区肝脏组织的修复。
李秀东陈玉丙陈强宋祥福张红梅范洪学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异基因移植增殖抑制
益母草对小鼠遗传物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观察中草药益母草对醋酸铅引起的小鼠遗传物质损伤的影响。 方法 :采用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 :益母草本身不能诱发小鼠骨髓微核和小鼠精子畸形 ,但在与醋酸铅一同给药时 ,可使醋酸铅所诱发的小鼠骨髓微核和小鼠精子畸形频率明显降低。 结论 :益母草对小鼠遗传物质具有保护作用 ,即抗诱变作用。
朱玉琢庞慧民李秀东邢沈阳高久春
关键词:益母草醋酸铅微核精子畸形抗诱变
恶性肿瘤转移与患者免疫活性细胞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探讨肿瘤转移和患者机体免疫活性细胞检出率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对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组织和外周血的自然杀伤细胞、细胞毒T细胞和单核 巨噬细胞的检出率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的组织和血液中的自然杀伤细胞、细胞毒T细胞和单核 巨噬细胞的检出率均显著低于相应的对照组 (P <0 0 1或P <0 0 5 )。恶性肿瘤转移者的自然杀伤细胞、细胞毒T细胞和单核 巨噬细胞检出率均显著低于未转移者 (P <0 0 1或 P <0 0 5 )。肿瘤组织和外周血的自然杀伤细胞、细胞毒T细胞和单核 巨噬细胞的检出率在各种情况下均呈现平行性的变化。结论 :恶性肿瘤能引起患者机体免疫活性细胞的水平显著降低 ,肿瘤转移使患者机体免疫活性细胞水平进一步下降。通过对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免疫活性细胞检测可以了解肿瘤组织免疫活性细胞的变化趋势。
王书奎周振英吴晓柳朱月清沈宗丽王亚平李秀东
关键词:肿瘤转移免疫活性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细胞毒T细胞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异基因肝移植大鼠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后,在异基因肝移植模型大鼠胸腺、脾脏及骨髓中的迁徙、定居情况及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探讨MSCs诱导异基因移植免疫耐受的可能性。方法体外分离、纯化并培养小鼠MSCs;将小鼠肝组织块埋入大鼠肝脏切口,建立异基因肝移植大鼠模型;经尾静脉移植DAPI标记的小鼠MSCs,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24 h及5 d时,MSCs在模型大鼠胸腺、脾脏及骨髓内的迁徙及定居;采用体外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检测小鼠MSCs对异基因肝移植大鼠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MSCs移植后,24 h即散在分布于胸腺、脾脏及骨髓内,5 d时集中在血管周围;经MSCs治疗后,大鼠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均受到抑制,与未经治疗的模型大鼠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小鼠MSCs可迁徙至异基因肝移植大鼠免疫器官内,并具有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李秀东刘雅娟陈强宋祥福张红梅陈玉丙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异基因移植迁徙定居淋巴细胞增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