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生
- 作品数:81 被引量:910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苏里格气田压裂气井合理关井测压时间
- 2007年
- 为了解决压裂气井压力恢复曲线不能出现边界反映段,以及渗流不能反映地层中真实流动特征的问题,基于苏里格气田低渗透气藏压裂气井试井和实际生产资料,利用现代试井解释理论,研究了合理关井时间的界限及其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当油井关井测压时间达到3倍地层径向流开始出现的时间后,利用此时的压力数据,解释地层参数和地层压力,其结果的误差小于5%,同时能较准确地判断边界类型。计算的理论曲线和霍纳法解释值非常接近,对于苏里格气田压裂气区而言,若预先知道某生产井地层有效渗透率值,可从理论曲线查出压力恢复试井的关井时间,否则,建议按照该井区地层有效渗透率,将不稳定试井测试时间定在以10d以上为宜。
- 田冷何顺利李秀生
- 关键词:苏里格气田低渗透油气藏压裂不稳定试井径向流动关井
- 油田注入水引起储层伤害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油田注水开发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手段,大量研究表明,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注入水水质方案和操作及管理水平。油田经长期的注水开发,注入水改变了储层的物性、岩电性及油水动态分布,本文研究了注入水对储层伤害机理及变化特征,注入水中含油量、固体颗粒粒径、含菌浓度对开发的影响。
- 周晓光李秀生
- 关键词:注水开发储层伤害注水水质矿化度
- 基于情景规划的跨国油气投资战略性风险评价被引量:3
- 2012年
- 基于中国石油企业跨国油气投资的特点,确定决策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竞争风险、运营风险、社会责任风险等5种影响跨国油气投资战略性风险的关键因素,并引入情景规划方法对战略性风险进行情景假设,构建跨国油气投资战略性风险的评价模型。所建模型克服传统风险评价方法对风险随机选择与评价的不足,能根据模拟情境,重点评价重要影响的战略性风险及其风险状态,使决策者能更早地预防风险。研究成果对于当前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更好地防范和应对跨国油气投资风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汪东进李秀生
- 关键词:跨国油气战略性风险情景规划
- 聚合物不可入孔隙体积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8
- 2004年
- 采用双段塞法分析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HPAM)的相对分子质量、岩心孔隙分布、温度及矿化度对聚合物的不可入孔隙体积 (VIP)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 ,VIP随HPAM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VIP随着岩心平均孔隙半径增大、温度升高、矿化度增加而减小。在不断变化的地层条件下 ,HPAM的VIP可能出现高值的现象 ,这将严重影响聚合物驱的波及系数 ,从而使聚合物驱的原油采收率降低。
- 徐婷李秀生莫文丽赵福麟鲍霞
- 关键词:聚合物驱HPAM矿化度三次采油方法
- 扶余油田+13-8.2区块深部封窜技术被引量:3
- 2005年
- 针对吉林扶余油田+13-8.2区块注采井间窜流通道发育,水窜现象严重的问题,在对油层条件、生产动态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深部封窜的治理措施。深部封窜技术主要包括:通过油水井间的注采对应关系,找出窜流最严重的水井及层位作为封窜对象;通过对堵剂在地层内推进规律的研究,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建立数学计算模型,以优化堵剂用量,并进行合理施工压力设计。利用该项技术对+13-8.2区块进行了深部封窜方案设计,现场作业后,综合含水降低5.4个百分点,日产油增加了5.1 t,取得了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该项技术的成功应用,对高含水后期存在窜流通道油藏的治理,提供了可行的技术依据和借鉴经验。
- 赵传峰姜汉桥李秀生陈民锋
- 关键词:扶余油田封窜选井选层
- 井间示踪剂测试半解析方法体系数学模型被引量:28
- 2007年
- 在井间示踪剂测试资料的半定量-定量化解释方法中,解析方法和数值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点。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善了半解析方法的解释理论和机理,建立了示踪剂测试半解析方法体系数学模型。克服了数值方法工作量大、计算速度和精度受网格方向性和步长大小控制等缺点,解决了解析方法无法考虑实际井网的非均质性和井间复杂的连通对应关系等问题。研制了半解析方法体系示踪剂测试解释软件,形成了一套实用可靠的示踪剂测试解释方法,在新疆上乌尔禾组油田矿场测试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刘同敬姜汉桥李秀生雷占祥赵金玲李梅香解立春
- 关键词:数学模型计算机软件
- 对保持油田合理储采关系的几点认识被引量:14
- 2004年
- 多年来 ,可采储量接替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原油生产发展的关键因素。从油田开发的角度出发 ,通过对产量增长与储量增长间的关系、新油田标定可采储量与老油田挖潜新增可采储量间的关系等进行定量分析 ,认为在储采比已达合理下限值后 ,原油生产主要受储量替换率的影响 ,而新区、老区新增可采储量的合理比例则取决于油田开发初期所标定的采收率与油田开发最终可能达到的采收率之间的差异。图 1参
- 阎存章李秀生吴晓东李文兴
- 关键词:储采比
- 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模型被引量:78
- 2008年
- 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是油气在低渗透、特低渗透储集层中渗流规律偏离达西定律的主要原因。基于介质变形、启动压力梯度特征物理模拟实验,定义了新的应力敏感系数,分析了应力敏感系数和启动压力梯度(单相和油水两相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的特低渗透油藏单相和油水两相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对于单相渗流,给出了定产量、变产量和定流压条件下模型的解;对油水两相非活塞驱替,给出了分流量方程、油水前缘位置方程及压力、产量方程,并给出了求解方法。模型的油藏工程应用表明:低渗透油藏产能递减速度高于中高渗油藏;渗流速度比较小时,非线性因素对油水两相渗流影响显著。利用该模型,还可确定油田的合理注采井距。
- 李松泉程林松李秀生郝斐
-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启动压力梯度介质变形数学模型
- 油气操作成本动因分类方法研究被引量:11
- 2008年
- 油气操作成本是油气生产状况的直接体现。油气操作成本传统的分类方法是按财务成本核算要素进行分类,弊端是只注重投产后的成本管理,难以将成本准确分配到各生产单元,不能清晰表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较难落实各项工序和作业的成本责任,不利于资源节约,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责任控制和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运用成本动因分析方法对其构成进行科学分类,有助于合理分析油气生产成本产生的原因,对有效控制生产成本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成本动因可分为战术层面的作业成本动因和战略层面的战略成本动因。运用前者进行成本分类和管理的核心是找出成本与作业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成本的全过程控制;运用战略成本动因的核心是找出影响油气生产本质的、长期的因素,为企业长期战略成本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 李秀生王灵碧
- 关键词:石油天然气
- 埕岛油田馆陶组提液时机及技术界限研究——以埕北11井区为例被引量:22
- 2009年
- 针对埕岛油田馆陶组的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埕北11井区为例,在进行提液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给定实际的地质参数,利用非活塞式水驱油理论和单因素分析方法,确定最佳的提液时机和生产压差。应用油藏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提液的技术界限进行了优化,给出了最佳的提液方案,并进行了效果预测。预测结果显示,15a增产原油165.7×10~4m^3,以综合含水率95%作为极限含水率,区块最终采收率为29.5%。
- 任允鹏李秀生吴晓东
- 关键词:埕岛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