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纯清

作品数:43 被引量:85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化学工程
  • 7篇理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乙烯
  • 6篇橡胶
  • 6篇改性
  • 4篇动态硫化
  • 4篇碳纤维
  • 4篇硫化
  • 4篇氯乙烯
  • 4篇聚氯乙烯
  • 4篇共混
  • 4篇丙烯
  • 3篇再生胶
  • 3篇生胶
  • 3篇塑料
  • 3篇聚丙烯
  • 3篇加成型
  • 3篇教学
  • 3篇共混体
  • 3篇分子
  • 3篇高分子
  • 3篇IIR

机构

  • 43篇湖北工业大学
  • 2篇天津大学
  • 1篇武汉软件工程...

作者

  • 43篇李纯清
  • 22篇陈绪煌
  • 10篇褚衡
  • 10篇龚兴厚
  • 9篇张高文
  • 6篇王春娥
  • 5篇余鹏
  • 4篇严海彪
  • 4篇彭少贤
  • 3篇孙义明
  • 2篇胡圣飞
  • 2篇陈艳林
  • 2篇刘嘉宁
  • 2篇邹小明
  • 2篇陈坤
  • 2篇石彪
  • 2篇郦华兴
  • 2篇应继儒
  • 2篇张光彦
  • 2篇盛京

传媒

  • 6篇高分子通报
  • 4篇塑料
  • 4篇塑料工业
  • 4篇湖北工业大学...
  • 3篇上海塑料
  • 2篇特种橡胶制品
  • 2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塑料科技
  • 1篇现代涂料与涂...
  • 1篇化学与粘合
  • 1篇橡胶工业
  • 1篇现代塑料加工...
  • 1篇合成橡胶工业
  • 1篇中国塑料
  • 1篇弹性体
  • 1篇聚氯乙烯
  • 1篇塑胶工业
  • 1篇现代橡胶技术
  • 1篇2008年全...
  • 1篇湖北省机械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7篇2007
  • 8篇2006
  • 1篇1999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丙烯/丁基橡胶共混体系对溶剂阻隔性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研究了IPP/IIR共混体系对溶剂的阻隔性能。结果表明:隨着IPP含量增大,IPP/IIR共混体系渗透率降低;隨着温度升高渗透率增大。对同一体系,对乙酸乙酯渗透率最小,无水乙醇次之,汽油最大。
陈绪煌李纯清
关键词:聚丙烯丁基橡胶渗透率
熔融温度对聚偏氟乙烯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薄膜,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PVDF熔融等温结晶的晶体结构后,使用一种循环熔融—结晶技术研究了不同熔融温度对PVDF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VDF熔融冷却结晶的样品得到的是α晶型;PVDF的平衡熔点约为197℃;当熔融温度处于平衡熔点以上时,熔融温度对PVDF的等温结晶影响较小;而当熔融温度处于平衡熔点以下时,随着熔融温度的降低,PVDF球晶数量增多、尺寸变小。
陈业煌林雪婷包好李纯清龚兴厚
关键词:聚偏氟乙烯等温结晶熔融温度
乙烯基POSS改性加成型液体硅橡胶被引量:2
2018年
采用"溶液接枝法"和硅氢加成的方法合成了乙烯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POSS)基含氢交联剂和乙烯基POSS基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乙烯基POSS对硅橡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紫外透过率以及其在基体中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乙烯基POSS质量分数大于0.5%时,乙烯基POSS开始发生团聚,在基体中分布不均匀;随着乙烯基POSS添加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先增大后减小,交联密度和硬度增大;当质量分数为0.5%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7MPa和402.4%,交联密度为5.3×10-4 mol/cm3,随着乙烯基POSS含量的增加,其热稳定性提高,而紫外透过率先增大后减小。
代志鹏陈绪煌余鹏李纯清
关键词:加成型液体硅橡胶添加量改性
多相聚合物体系的归并行为研究进展
2011年
多相聚合物体系的相归并指热力学不相容的聚合物共混体系,发生相分离后,分散相粒子发生有效碰撞,分散颗粒聚集而长大的过程。本文综述了多相聚合物体系的相归并机理、研究方法及加工过程的归并行为。归并过程可以在退火条件下进行,也可以在剪切条件下进行。多相聚合物在熔融状态下的退火会引起分散相颗粒之间的聚集,称为静态归并。在一定的流动条件下由剪切流动导致的分散相颗粒的聚集称为剪切诱导归并。小角激光散射技术可以在流变仪中原位、实时的在线观测,适合进行理论研究。注射、挤出等研究加工过程中的归并行为不便用光散射方法,因而主要是加工过程中在线取样,用TEM和SEM分析样品的形貌研究多相聚合物加工过程的归并。相归并主要集中在流变仪中的理论研究,而加工过程归并行为更有实用意义,但研究不多。研究加工过程的相归并规律、机理及其动力学方程,设计合适的界面结构及加工工艺等控制其加工过程的相归并行为,可以实现材料相态结构的稳定。
陈绪煌余鹏李纯清盛京
关键词:相形态
高强度HPVC板材及其断裂分形研究
2007年
研究了经硅烷偶联剂处理碳纤维填充增强HPVC板材的力学性能,测量、分析了拉伸断裂面的分形维数,详细论述了数盒子法计算分形维数的原理和计算机的模拟过程。结果表明:经硅烷偶联剂KH550处理的碳纤维能与HPVC牢固地结合,当碳纤维填充量小于30%时,随着碳纤维加入量增多样条的拉伸强度增大;材料拉伸强度与断面视图的分形维数呈正线性关系。
李纯清禇衡张高文
关键词:HPVC碳纤维硅烷偶联剂分形维数
多相聚合物体系相界面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6年
综述了多相聚合物体系相界面的形成、界面层状态的表征、界面层性质及其对体系性能的影响。重点论述了不同类型增容剂对界面行为的影响,其中对嵌段型增容剂的分子量、浓度等因素对界面行为的影响建立了定量关系;而对接枝型和无规增容剂对界面行为的影响研究较少,有待发展。指出了在界面张力、界面层厚度与多相聚合物体系性能,尤其是力学性能之间建立量化关系是高分子物理领域一个可以期待的发展方向。
陈绪煌盛京彭少贤李纯清
关键词:增容
接枝改性SBS对PS/SBS/CaC0_3复合材料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马来酸酐(MAH)和苯乙烯(St)作为接枝单体,通过溶液聚合法合成接枝极性基团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BS),然后与聚苯乙烯(PS)基体、碳酸钙(CaCO_3)粒子复合,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表征接枝处理前后SBS表面化学结构的变化;并研究了SBS改性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单体溶液聚合法成功地将极性基因接枝在SBS链上;填充SBS-g-MAH后,促进CaCO_3在PS基体中的分散、改善PS-CaCO_3粒子间界面粘接,起到良好的增容作用;SBS-g-MAH和CaCO_3粒子对PS基体具有协同增强增韧作用,同时能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
龚兴厚邱巧锐李纯清陈绪煌
关键词: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增韧
部分动态预硫化对EPDM发泡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部分动态预硫化工艺制备三元乙丙橡胶(EPDM)发泡材料,即通过在哈克中动态预硫化来控制橡胶预交联,然后混入相同的硫化和发泡剂体系并制得发泡材料。研究了部分动态预硫化对EPDM凝胶含量及发泡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预硫化过程中,随硫磺用量增加,其最终平衡扭矩升高,预硫化混炼胶的凝胶含量增加;硫化和发泡行为测量表明,动态预硫化并未影响EPDM混炼胶二次硫化速度以及发泡剂分解速度;扫描电镜(SEM)显示,预硫化阶段硫磺用量为0.0125phr时的试样,能获得较好的泡孔结构和较低的密度,表明适量的预硫化能明显改善EPDM混炼胶的发泡行为。
王必勤李纯清刘璐严海彪
关键词:发泡剂三元乙丙橡胶橡胶动态硫化发泡
水性紫外光固化涂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08年
介绍了水性紫外光固化涂料的优点和种类,并对水性紫外光固化涂料在超支化技术、双固化技术和有机-无机复合技术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张高文褚衡李纯清
关键词:紫外光固化涂料聚氨酯丙烯酸酯有机-无机复合涂料
材料多功能流变制样仪研究
孙义明彭少贤应继儒周国柱陈坤胡圣飞李学锋郦华兴陈艳林李纯清石彪胡爱红张光彦邹小明谢帆孟庆浩
该设备可组合挤出毛细管流变、注射毛细管流变、熔体指数、挤丝制样、挤管制样、纤维纺丝、注射样条,这种多功能组合在国内外均未发现。其采用通用多功能快速换模装置,使所有流变和制样采用通用的模头,其换模操作都可在1分钟内完成。并...
关键词: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