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绍斌

作品数:70 被引量:172H指数:9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凡舟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6篇专利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篇航空宇航科学...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5篇压气机
  • 16篇跨声速
  • 15篇气动
  • 12篇跨声速压气机
  • 10篇静叶
  • 8篇引气
  • 7篇大折转角
  • 7篇定常
  • 7篇流固耦合
  • 7篇非定常
  • 6篇压气机叶片
  • 6篇叶栅
  • 6篇流场
  • 6篇进气
  • 6篇进气道
  • 5篇气动性能
  • 5篇轮毂
  • 5篇发动机
  • 5篇PMSM
  • 4篇电流预测

机构

  • 48篇北京航空航天...
  • 27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中航空天发动...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航天科工...
  • 1篇中国航空动力...
  • 1篇中航工业航空...
  • 1篇中国航发四川...

作者

  • 70篇李绍斌
  • 16篇周盛
  • 15篇王仲奇
  • 10篇李志平
  • 9篇徐永向
  • 9篇侯安平
  • 9篇宋西镇
  • 9篇邹继斌
  • 7篇李秋实
  • 7篇颜培刚
  • 7篇陈浮
  • 7篇苏杰先
  • 6篇赵斌
  • 6篇禹国栋
  • 6篇冯国泰
  • 6篇肖利军
  • 5篇陆亚钧
  • 4篇邹继明
  • 3篇吴宏
  • 3篇张明明

传媒

  • 12篇航空动力学报
  • 7篇推进技术
  • 4篇中国工程热物...
  • 3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力学与实践
  • 2篇2006中国...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航空学报
  • 1篇力学进展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Transa...
  • 1篇航空工程进展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年份

  • 6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压力校验风洞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压力校验风洞,与以往相比,该压力校验风洞可在-0.15~0.15MPa范围内对相对压力式或绝压式稳态压力传感器或动态压力传感器进行压力校验。尤其是,微小型压力传感器在校准过程中存在的压力引入和安...
李志平李绍斌李茂义
文献传递
基于自适应电流轨迹规划的PMSM伺服系统时间最优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电流轨迹规划的PMSM伺服系统时间最优控制方法,所述方法为:一:计算理论上时间最优的位置伺服条件;二:计算电机最大加速度a<Sub>max</Sub>;三、计算三种电流轨迹规划情况的分界点;四:...
李绍斌邹继斌徐永向
跨声速串列转子失速机制的数值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解决跨声速串列转子的低裕度问题,就必须了解跨声速串列转子的流场结构与失速机制.设计了叶尖切线速度为450m/s,负荷系数为0.56的高负荷跨声速串列转子.基于数值模拟的结果,分析了该串列转子在0.5mm叶尖间隙下的叶尖流场结构与失速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探讨了叶尖间隙和前、后排叶片周向位置对串列转子特性的影响和失速机制的变化.结果表明:前排叶片的叶尖区域是影响串列转子稳定性的关键;随着叶尖间隙的增加,串列转子的失速机制也发生变化,从前排叶片叶尖区域的尾迹与径向潜流堵塞后排叶片通道转变为前排叶片叶尖泄漏流堵塞;在较大周向相对位置(后排叶片压力面周向远离前排吸力面)的情况下,串列转子获得最好的效果,随着周向相对位置(PP)的增加,失速部位从后排叶片转移至前排叶片.
宋明哲袁巍李绍斌
关键词:叶尖间隙
一种提高PMSM伺服系统电流环响应速度并且减小震荡的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提高PMSM伺服系统电流环响应速度并且减小震荡的方法,所述方法根据电机转速和电流反馈,通过用电机的电压电流模型首先预测下一控制周期的电流值,并根据该电流预测值,以及下一时刻所想要达到的参考电流,计算出相应能...
徐永向李绍斌高京哲邹继斌肖利军邹继明禹国栋
文献传递
一种适用于PMSM伺服系统的快速响应高精度位置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PMSM伺服系统的快速响应高精度位置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计算电机的最大加速度,向伺服系统的速度调节器输入斜率大小为a<Sub>max</Sub>的速度指令曲线,令电机以最大加速度进行加速,此阶段为快...
徐永向高京哲李绍斌邹继斌肖利军邹继明禹国栋
文献传递
引气对跨声轴流压气机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3
2011年
以单级跨声轴流压气机NASA Stage35为研究对象,根据影响转子和静子通道流动的主要物理现象分别设计了多种引气方案.通过数值模拟比较分析引气与不引气状态下压气机的详细流场,结合实验测量结果,研究转子机匣端壁引气位置以及静子机匣端壁引气量对压气机性能及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子机匣端壁引气能够有效控制间隙泄漏流的发展,减小叶尖损失,提升压气机性能.不同的引气槽结构和轴向位置对间隙流动的影响机理不相同;静子机匣端壁引气能够有效减小静子叶排损失,提升压气机效率.
赵斌李绍斌周盛
关键词:引气量
基于试验数据的发动机部件串行协同仿真方法
2023年
为探究整机与部件仿真数据和测试数据的匹配性,基于MATLAB/SIMULINK、Python和通用商业CFD软件,开发了数据驱动的部件串行协同仿真技术,主要由航空发动机整机的集成仿真平台和部件串行协同仿真平台组成。其中,集成仿真平台采用模块化的方法对发动机部件建模,结合共同工作方程及边界约束条件,实现了发动机整机和部件特性的迭代模拟;发动机部件串行协同仿真平台采用自编程序结合底层求解程序,提出了重叠区域的交界面数据传递与处理方法,实现了部件间的串行仿真和边界迭代求解,完成了零维、三维仿真的耦合求解过程。以某小型涡喷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基于已有试验数据进行案例验证,计算结果最大误差不超过5%,表明集成仿真平台与串行协同仿真平台的准确性及工程应用价值。
朱星宇张韦雅吴锋李绍斌逯雨江李志平
关键词:涡喷发动机
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气源引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2年
空气系统对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安全和有效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空气系统从压气机中引气,改变了压气机内部的流动,与压气机的气动性能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飞机功能和外部环境的复杂多样以及发动机涡轮前温度的提高,空气系统的气流量不断增大。特殊的引气位置和不断增大的引气量使得空气系统引气对压气机气动性能的影响逐渐凸显。本文对空气系统各功能气源引气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综述压气机中间级引气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展望空气系统气源引气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赵斌李绍斌周盛黄生勤邹学奇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压气机气动性能设计体系
大折转角弯曲静叶在高负荷压气机改型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7年
采用适合高亚声速气流进口的弯曲静叶对某型高负荷风扇级进行改型设计,使用单列大折转角弯曲静叶代替原型级中的串列静叶。采用叶片三维成型技术设计弯曲静叶,引入叶片局部修型措施控制改善栅内流动和动静叶间的匹配,通过数值模拟三维流场得到原型级和改型级的不同转速特性线上各工况点的气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三维成型设计的高负荷弯曲静叶能够优化压气机的结构,满足高负荷压气机不同转速工作点高性能的要求,同时具有优良的变工况性能,是研发高性能压气机部件可采取的措施之一。
李绍斌苏杰先王仲奇
关键词:压气机
一种电机转速异常值剔除和模型预测补偿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转速异常值剔除和模型预测补偿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计算电机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最大加速度;步骤2、计算电机当前时刻的转速ω(k);步骤3、如果ω(k‑1)为正确速度,则将ω(k)与...
邹继斌李绍斌徐永向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