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西灿

作品数:51 被引量:249H指数:9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天文地球
  • 14篇农业科学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经济管理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1篇遥感
  • 20篇土壤
  • 16篇高光谱遥感
  • 12篇有机质
  • 11篇土壤有机
  • 11篇土壤有机质
  • 8篇光谱
  • 7篇含水量
  • 7篇测绘
  • 6篇土壤含水量
  • 5篇有机质含量
  • 5篇土壤有机质含...
  • 3篇遥感分类
  • 3篇影响因素
  • 3篇神经网
  • 3篇神经网络
  • 3篇网络
  • 3篇问卷
  • 3篇耕层
  • 3篇耕层土壤

机构

  • 50篇山东农业大学
  • 6篇山东省地质测...
  • 3篇北京市农林科...
  • 3篇国家农业信息...
  • 3篇中国测绘科学...
  • 3篇泰安市国土资...
  • 2篇河海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山东省地质矿...
  • 2篇中建四局第三...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肇东市农业技...
  • 1篇济宁市国土资...
  • 1篇中国科学院空...
  • 1篇长江水利委员...
  • 1篇北京航天泰坦...

作者

  • 50篇李西灿
  • 6篇常小燕
  • 5篇丛康林
  • 4篇尚璇
  • 3篇李丽
  • 3篇牛冲
  • 3篇边微
  • 3篇张玉
  • 3篇潘瑜春
  • 3篇王凤华
  • 3篇王亮
  • 3篇董士伟
  • 2篇梁勇
  • 2篇田林亚
  • 2篇陈红艳
  • 2篇刘玉
  • 2篇李新举
  • 2篇董超
  • 2篇刘志文
  • 2篇张爽

传媒

  • 11篇山东农业大学...
  • 4篇测绘科学技术...
  • 3篇农业机械学报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测绘科学
  • 2篇山东农业教育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测绘通报
  • 1篇数学的实践与...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人民长江
  • 1篇光学学报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测绘工程
  • 1篇山地学报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年份

  • 4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13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5
  • 1篇2004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变模糊集的土壤含水量高光谱估测模型被引量:1
2018年
针对土壤含水量高光谱定量反演中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及实测数据划分上的模糊性问题,该文利用可变模糊集理论进行土壤含水量预测。以山东省泰安市的94个棕壤样本为研究对象,对室外光谱数据进行平方根的一阶微分变换;在此基础上,采用单相关分析法提取反演因子,即R669、R762、R1022、R1235、R2060;根据可变模糊集理论建立土壤含水量高光谱可变模糊集估测模型,用平均相对误差以及决定系数进行模型精度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平方根的一阶微分变换的可变模糊集模型估测,18个检验样本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761%,模型的决定系数R2=0.972。研究表明,利用可变模糊集进行土壤含水量高光谱估测是有效的,可以为土壤含水量的定量估测提供一种新的建模方法。
徐邮邮李西灿尚璇路杰晖苗传红
关键词:高光谱遥感可变模糊集土壤含水量
土壤重金属铬含量高光谱灰色关联度估测被引量:2
2018年
快速、准确地测定土壤重金属含量,对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改善土壤环境和保障食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以山东省烟台市采集的70个土壤样本为基础,首先分析土壤重金属铬含量的分组光谱特性;然后利用6种变换方法对土壤光谱反射率进行变换,根据极大相关性原则选取反演因子;最后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初步估测铬含量,并对估测结果进行修正,采用决定系数和平均相对误差评价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土壤光谱反射率随铬含量的升高而降低,二者呈负相关性;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式识别方法对重金属铬含量进行估测后的决定系数为R^2=0.656,平均相对误差为16.590%,而利用灰色关联度修正模型对估测值进行修正后,决定系数为R^2=0.912,平均相对误差为6.632%。研究表明,利用灰色关联度修正模型定量估侧土壤重金属铬含量有效。
路杰晖李西灿王凤华
关键词:高光谱遥感光谱特征
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遥感分类空间分层及评估方法被引量:1
2022年
空间分层是准确度量遥感分类不确定性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的基础与关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遥感分类空间分层及评估方法,首先基于随机森林算法获取像元后验概率,确定分类不确定性度量指标;其次,采用模糊C均值进行空间分层;最后,对分层结果合理性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估,并与同尺度数据产品精度评价结果及后验概率不确定性分层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以北京市顺义区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数据为例,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最大概率、模糊混淆指数和概率熵指标将顺义区分为不确定性大、中、小3层,相应的遥感数据层分类精度分别为62.28%、74.96%、79.31%;②分类不确定性空间分层结果与度量指标大小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错分地类图层与不确定性大层的地类空间分布基本一致;③遥感数据和数据产品的各层地类空间特征、层分类精度大小趋势一致,与总体分类精度相比,不确定性大层的层分类精度降低,不确定性小层的层分类精度提高;④与后验概率不确定性分层方法相比,本研究不确定性大层的层分类精度降低1.08%,不确定性中层提高3.58%,不确定性小层提高0.16%,q值由0.19提高到0.24,空间分异性更高。证实了研发的遥感分类不确定性空间分层结果的合理性。研究旨在提出适用于遥感分类的不确定性分层方案,用于优化遥感分类训练样本和精度评价验证样本的空间布设。
吴亚楠郭长恩于东平段爱民刘玉董士伟单东方吴耐明李西灿
关键词:不确定性遥感分类土地利用模糊C均值
基于GIS的山东省农业地质大数据可视化平台构建被引量:1
2022年
为提高山东省农业大数据信息化水平,实现大数据的应用,基于GIS技术构建了山东省农业地质大数据可视化平台。以地图结合图表的形式,通过可视化大屏幕直观动态地展示山东省农业地质项目开展工作程度、项目数量、调查点数量、图件数量等数据的统计分析情况;同时作为“一张图”及典型应用的入口。结果表明,开发的山东省农业地质大数据可视化平台实现了动态展示和可视化等功能,为山东省农业地质大数据信息的采集、管理和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于锦涛李西灿刘敬兵于林松邹安德
关键词:GIS可视化
基于高光谱数据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反演模型比较被引量:61
2017年
以土壤多样化的陕西省横山县为研究区域,比较了3种基于高光谱数据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反演模型,在实验室利用ASD Field Spec FR地物光谱仪对横山县野外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光谱测定,并通过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然后对原始光谱反射率的倒数进行微分运算获得其一阶导数光谱,将原始光谱反射率、一阶导数光谱分别与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相关性系数r较高的特征波段的一阶导数光谱,直接建立基于一阶导数光谱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MLSR)模型。同时针对这些相关性系数较高的特征波段的一阶导数光谱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到的结果分别建立BP神经网络反演模型(PCA-BP)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模型(PCA-MLSR)。用上述3种方法进行土壤有机质含量反演,并对3种反演结果进行精度验证与比较。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模型中,基于主成分分析结果构建的PCA-BP模型在土壤有机质含量反演中决定系数(R2)最高,为0.893 0,均方根误差(RMSE)为0.118 5%;其次为运用全部主成分PCA分析结果构建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R2为0.740 7,RMSE为0.161 3%;而采用一阶导数光谱反射率构建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中,最佳反演模型R2仅为0.689 9,RMSE为0.171 0%。由此说明,PCA-BP模型有机质含量反演精度明显高于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利用全部主成分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其有机质含量反演精度优于仅用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90%的主成分进行多元逐步回归的精度,可以更好地反演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叶勤姜雪芹李西灿林怡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含量一阶导数光谱BP神经网络
数字化测图实践与认识被引量:3
2004年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 ,传统的模拟法测图方法已被数字化测图方法所替代。本文从数字化测图工作的外业、内业以及测量成果表现形式上 ,对数字化测图与模拟法测图的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 ;分析了数字化测图质量评价的内容和特点 ;结合数字化测图的工作实践 ,对数字化测图工作提出了几点有益的认识。
边微李西灿李文华冯绍军李栋
关键词:数字化测图测绘科学外业内业合数
青藏高原山体效应的遥感估算及其生态效应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山体效应是隆起的山体所产生的热力效应,其结果之一就是相同垂直带界限自外围向内部有升高的趋势。本文结合MOD11C3地表温度产品和地面144个气象台站实测气象数据,估算青藏高原内外相同高度上的温差(也即高原山体效应值)。具体结论如下:(1)最大温差(10.04℃~11.70℃)出现在高原中南部,即雅鲁藏布江以北藏北高原以南。由此为核心向北、向东、向西均逐渐减小;(2)数据点上同高度内外温差与局部基面高度有紧密关系,基面高度每抬升100 m,温差增加约0.051℃,并有加速增大的趋势;(3)山体基面高度与山体效应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其决定系数R2高达0.5306。但山体基面高度最高的区域山体效应并非最大,说明还有其他因子影响山体效应的大小,可能的因子包括大气湿度、纬度、地形开阔程度等,在建立山体效应数字模型时必须加以考虑;(4)高原山体效应对雪线分布高度的抬升作用更甚于其对林线。山体效应估值最大的区域,分布着6 000 m以上极高雪线;最高林线(4 900 m)分布于本研究中山体效应估算值较低的相对多雨区,因为林线的发育还要求一定的降水量。
韩芳张百平李西灿梁勇谭靖张朔
关键词:MODIS林线雪线青藏高原
基于生态足迹的格网化生态承载力评价——以衡水市为例被引量:6
2020年
针对行政单元生态承载力评价不能精细反映区域内部生态状况的差异和局部细节特征的问题,难以满足精细管控生态承载力的需要,本文提出了格网化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结合人口空间分布模型,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从格网角度对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定量估算与空间格局分析,并以衡水市为例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格网尺度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与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相比更符合真实情况。从格网尺度看,衡水市生态足迹分布圈层特点,生态承载力呈离散分布特征。生态赤字状况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沿滏东排河和滏阳河两侧呈条带状分布。衡水市大部分地区处于生态赤字临界状态,生态状况亟须得到保护。
周钰王亮李西灿张玉栗斌
关键词: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空间化
兼顾面积属性与不确定性信息的样本点权重调整方法
2023年
样本点权重调整是遥感分类精度评价中样本点空间分配的关键环节。以北京市顺义区精度评价样本点为例,提出了一种兼顾面积属性与不确定性信息的样本点权重调整方法——模糊调整权重法,用于布设精度评价样本点。首先,构建用于表达不确定性信息的模糊中和指数及其权重,融合模糊中和指数权重和面积权重构建模糊调整权重,并计算各个分层的模糊调整权重结果,完成样本点特征空间分配;其次,设置不同梯度样本点集,结合平均最短距离最小化准则和空间模拟退火算法实现样本点地理空间优化布设;最后,构建权重调整效果评价指标,进行模糊调整权重效果评价,并与其他权重调整方法和未进行权重调整的布点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顺义区不确定性大、中、小的层模糊调整权重分别为0.45、0.37、0.18,与面积权重相比,不确定性大的层权重显著增加、中层权重稍微增加、小层权重明显降低;5个不同数据集样本点权重调整的精度评价总体精度、相对精度、均方根误差和标准偏差结果分别为69.90%~73.48%、96.28%~99.82%、0.01和0.01;模糊调整权重布点方法评价效果优于面积权重、模糊中和指数权重、不确定性空间分层权重布点方法,以及空间均匀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样本点权重调整更加准确可靠。设计的模糊调整权重法布设精度评价样本点,能够兼顾面积属性和不确定性信息,又可以避免权重调整过度,提高了各个分层样本点空间分配的合理性。
李安娜马庆伟董士伟周鹏娜李西灿刘玉
关键词:遥感分类样本点不确定性
大学生考研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基于山东农业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的实证分析
2019年
针对当前新形势下的考研现状,以山东农业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学生为样本展开考研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学生状态、考研动机、备考因素和心理状态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学生对考研的态度十分积极、考研动机理性,但在备考复习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考研心理健康值得关注。根据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统计结果,对提高大学生考研质量提出建议。
丛康林李西灿董超常小燕
关键词:问卷调查考研影响因素测绘工程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