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李贤军

李贤军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树突
  • 3篇树突状
  • 3篇树突状细胞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免疫
  • 3篇膀胱
  • 3篇膀胱癌
  • 3篇B7-H1
  • 2篇逃逸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免疫逃逸
  • 2篇癌患者
  • 2篇膀胱癌患者
  • 2篇膀胱肿瘤
  • 1篇树突状细胞免...
  • 1篇树突状细胞疫...
  • 1篇外周血树突状...
  • 1篇细胞免疫

机构

  • 3篇青岛大学

作者

  • 3篇李贤军
  • 2篇孙立江
  • 2篇王硕
  • 2篇王永华
  • 2篇刘静
  • 1篇王新生
  • 1篇邵世修
  • 1篇于芹超

传媒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3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B7-H1阻断对膀胱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与正常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免疫功能的差异以及B7-H1阻断对膀胱癌患者外周血DCs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集膀胱癌患者及正常人的外周血,用rhGM-C...
李贤军
关键词:膀胱肿瘤树突状细胞免疫逃逸外周血
文献传递
阻断B7-H1通路增强膀胱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与正常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免疫功能的差异以及B7-H1阻断对膀胱癌患者外周血DCs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膀胱癌患者及正常人的外周血,用rhGM-CSF、rhIL-4和rhTNF-α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诱导分离DCs,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s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然后于膀胱癌DCs组加入B7-H1的阻断型抗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B7-H1阻断后DCs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ELISA法检测阻断后DCs分泌IL-10和IL-12的水平。结果:膀胱癌患者外周血DCs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低于正常人外周血DCs,而加入B7-H1阻断型抗体阻断B7-H1后,膀胱癌患者外周血DCs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其分泌IL-10水平明显降低,而分泌IL-12水平明显增加。结论:膀胱癌患者外周血DCs存在免疫功能缺陷,其机制可能与DCs表面B7-H1的诱导高表达有关,而B7-H1阻断能够增强膀胱癌患者外周血DCs的免疫功能。
李贤军王永华于芹超刘静王硕高建楠孙立江
关键词:膀胱肿瘤B7-H1树突状细胞免疫逃逸
B7-H1沉默联合肿瘤抗原负载的新型树突状细胞疫苗体外抗膀胱癌免疫效应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通过慢病毒介导B7-H1沉默与负载肿瘤抗原结合的方法构建新型树突状细胞(DC)疫苗,观察其体外抗膀胱癌的免疫效应.方法 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DC,感染含B7-H1短发卡RNA(shRNA)序列的慢病毒载体.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感染后DC B7-H1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DC表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其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分泌白细胞介素(IL)-10和IL-12的水平.然后将DC负载膀胱肿瘤抗原,与T细胞共培养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CTL),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其对膀胱癌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结果 DC慢病毒感染效率约为75%,感染后DC上B7-H1表达受到明显抑制,而DC表型却并未受影响.DC疫苗对T细胞诱导增殖效应及IL-12分泌能力明显增强,而IL-10分泌明显减少,同时负载膀胱肿瘤抗原的DC疫苗诱导产生的CTL对膀胱癌T24细胞的杀伤活性[E/T=5∶1时为(12.80±1.06)%,E/T=10∶1时为(23.44±2.40)%,E/T=20∶1时为(36.27±3.0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病毒介导的B7-H1沉默联合肿瘤抗原负载的新型DC疫苗可有效诱导体外特异性抗膀胱癌:免疫效应.
王硕王永华刘静李贤军高建楠邵世修孙立江王新生
关键词:B7-H1膀胱癌树突状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