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红红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孢子
  • 3篇孢子萌发
  • 2篇植物
  • 2篇配子体
  • 2篇配子体发育
  • 2篇温度和PH
  • 2篇光照
  • 2篇光质
  • 1篇植物研究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技术
  • 1篇蕨类
  • 1篇蕨类植物
  • 1篇蕨类植物研究
  • 1篇孢子繁殖
  • 1篇桫椤
  • 1篇桫椤科
  • 1篇桫椤科植物
  • 1篇槲蕨
  • 1篇无菌培养

机构

  • 4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浙江林学院

作者

  • 4篇杜红红
  • 3篇石雷
  • 2篇姜闯道
  • 2篇李杨
  • 2篇戴绍军
  • 2篇李东
  • 1篇张银丽
  • 1篇季梦成
  • 1篇刘红梅

传媒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园艺学报

年份

  • 4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蕨类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近年来,分子标记、基因克隆、RNA干扰和基因芯片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应用于蕨类植物的系统进化、遗传多样性、孢子萌发以及生理代谢分子机制的研究。本文介绍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蕨类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杜红红刘红梅石雷戴绍军
关键词:蕨类植物分子标记基因芯片分子系统学
光照、温度和pH值对小黑桫椤孢子萌发及早期配子体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4
2009年
小黑桫椤(Alsophila metteniana)被列为我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为探讨其种群数量下降原因,作者采用无菌培养方法和显微观察技术,在实验条件下研究了光照强度、光质、温度和pH值对小黑桫椤孢子萌发及早期配子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的最适光照强度为40-70μmol·m-2·s-1,全黑暗时孢子不萌发;白光、红光、黄光和蓝光下的萌发率分别为68.78%、65.66%、63.74%和7.51%;白光和蓝光下配子体可以形成正常的心形原叶体,红光和黄光下配子体发育一直处于丝状体阶段。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需要在酸性土壤进行(pH值在3.7-6.7);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0-30℃。从孢子接种到心形原叶体形成需要55d左右。根据上述结果,我们认为光照强度是小黑桫椤孢子萌发的必需条件,光质是限制小黑桫椤孢子繁殖的重要原因;光质、温度和pH值等环境因子的作用和配子体发育时间等是导致小黑桫椤种群数量日趋减少的主要原因。
杜红红李杨李东戴绍军姜闯道石雷
关键词:光质孢子萌发配子体发育
消毒方式、无机盐浓度及光照强度对槲蕨孢子繁殖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研究了槲蕨(Drynaria roosii)孢子的无菌培养和常规繁殖方式,观察记录消毒方式、无机盐浓度和光照强度对槲蕨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槲蕨孢子接种后6~7d即能萌发,60d左右发育形成心形原叶体,100d左右开始形成孢子体幼苗;采用NaClO消毒5.5min左右是理想的消毒方式;在Knops培养基中孢子的萌发率最高,可达49%左右。低无机盐浓度的MS培养基有利于孢子萌发,但不利于配子体发育;黑暗条件下孢子能萌发但不能形成片状体。采用5%NaClO表面灭菌5.5min,1/2MS培养基在40μmol.m-2.s-1光照条件下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良好。
张银丽杜红红李杨李东季梦成姜闯道石雷
关键词:槲蕨孢子萌发无菌培养
光照、温度和pH值对4种桫椤科植物孢子萌发及早期配子体发育的影响
我国的蕨类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约有2600多种,占全世界12000种的1/5强,其中很多种为中国特有。近年来,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一些珍贵、稀有的野生蕨类植物资源(如桫椤科植物)已经濒临灭绝。加强相关...
杜红红
关键词:桫椤光质孢子萌发配子体发育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