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云香

作品数:22 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文化科学
  • 4篇文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篇社会
  • 4篇社会科学
  • 3篇审美
  • 3篇文化
  • 3篇高校
  • 2篇学科
  • 2篇学理
  • 2篇知识
  • 2篇中华民族
  • 2篇中华民族精神
  • 2篇社会科学研究
  • 2篇民族
  • 2篇民族精神
  • 2篇跨学科
  • 1篇第二次世界大...
  • 1篇对峙
  • 1篇新儒家
  • 1篇新体
  • 1篇信息传递
  • 1篇信息服务

机构

  • 22篇郑州大学
  • 1篇南阳师范学院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作者

  • 22篇杨云香
  • 2篇王锋
  • 1篇傅瑛
  • 1篇张健
  • 1篇宋国强
  • 1篇王宗申
  • 1篇张芳

传媒

  • 5篇郑州大学学报...
  • 3篇河南社会科学
  • 3篇华北水利水电...
  • 2篇中国高等教育
  • 1篇中州学刊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殷都学刊
  • 1篇河南教育学院...
  • 1篇南都学坛(南...
  • 1篇黄河科技大学...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 3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审美流变与时间被引量:1
2000年
在当代美学研究中,无论是后实践美学还是生命美学,都将人的生命过程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本文认为,生命作为一种历时性的存在,要把握它的发展过程,就必须引入时间的框架对其进行规范。但是,从审美的角度看,美学意义上的时间是一种内经验时间,因为只有这样,它才可能对人的精神、情感生活具有描述功能。由此,本文将时间分为瞬间、凝滞、焦虑、崩溃等诸种形式,这其实正是将时间当成了描述人审美心理形式的一种尺度。
杨云香
关键词:自然时间
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特点与成果评价被引量:3
2015年
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是一种以集体智慧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复杂现实问题的研究方式,具有以重大理论或现实问题为研究起点、以协作贯穿研究的过程、以创新作为知识生产的方式等特点。社会科学研究管理部门应充分考虑社科研究的这一特点,探索适合跨学科研究的成果评价方式与方法。在开展社会科学跨学科成果评价时,以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作为评价原则,可体现社会科学跨学科成果服务于社会的应用价值;在评价方法上,应重点考察跨学科成果对相关学科知识、方法等的整合程度;在评价过程上,对跨学科成果的评价,应当是历时的、动态的,即不仅评价成果在某一阶段的产出对解决社会问题的贡献,亦考察成果在历经一段时间的考验之后,对阐释现实问题的适用性如何。
杨云香
关键词:社会科学跨学科
当前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2014年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美国的社会科学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获得空前增长。二战之后,美国已经成长为国际上的头号霸权国.对外经济、军事的扩张.国内社会阶层关系的变化,引发了一系列尖锐、复杂的社会问题,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开始凸显。在这种情况下.联邦政府加大了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并采取了多种措施以促进社会科学的普及.全社会公众对社会科学的兴趣普遍增长。加之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社会科学在研究手段、研究方法上提供了创新的可能。
杨云香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计算机科学技术社会阶层关系
“文明”与“人性”的冲突——论沈从文小说中两种精神的对峙被引量:3
1998年
作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的沈从文,30年代就以其对人性的独特探索著称于文坛。他所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封建社会专治统治空前黑暗的时代:社会制度日益腐败,革命的浪潮此伏彼起,历史正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在这特定的历史氛围中,沈从文以一个艺术家的责任和眼光来思考,探索中国民族的命运问题;他凝眸于历史交替中的“常”与“变”的错综、恩与怨的纠缠、以及“两相乘除中所有的哀乐”,希冀从这种常与变的对照中,唤起人们对生存意义的明悟,使人们获得前进的勇气和信心。 沈从文站在乡村与大都市的夹道上,一面构筑着自己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一面傲视着大都市的“文明”,从原始朴拙的人性美与大都市嘈杂的文明的夹缝中思索着人生与命运,探索促进社会前进的动力。
杨云香
关键词:沈从文小说文化人格常与变上流社会知识者
复古:文化发展的误读
2006年
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文化复古”运动似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是市场经济背景下利益驱动的结果。“复古”的动机和目的,在于把传统文化贴上现代商品社会的标签,像不动产似的展示与拍卖。“复古”,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但却违背了文化发展的规律。文化发展的核心实际上是创新,因为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杨云香
关键词:文化创新
集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式被引量:2
2009年
提出了集智研究方式,探讨了集智研究方式的定义和类型,系统阐述了集智研究方式的原理、实施步骤及其应用。集智研究方式是对传统的合作研究方式的重要补充,对提高研究工作者的研究能力,提高我国科研活动的效率,促进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杨云香
关键词:研究管理集智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被引量:2
2013年
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其创新主要体现为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上的飞跃.那么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则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其创新主要体现在传承文明和创新理论上。近几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出要“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并将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纳入“十二五”规划.体现了国家的战略眼光。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阵地。高等院校探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提升及创新路径责无旁贷。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内卷化”现状与创新诉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是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主体为适应社会时代需要和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对已有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与体系的推进和发展.主要表征为提出新理论、发展新方法、发现新材料和完善既有理论等,即实现“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
杨云香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科学创新能力社会生活国家创新体系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建设
物我两忘的美感高峰体验──略论美感极致被引量:2
1999年
美感是物我和谐的结果,而美感极致是在把美感划分为不同层次的基 础上提出来的,是美感的高层次状态,是一种高峰体验。从表现形式来 讲,美感极致具有个人直觉性,是对象的审美性质和主体的审美能力 结成的相互对立而又相互适应关系的外在的直觉表现。从表现内容上 看,美感极致则是对一般美感的扬弃,它具有超越物我、超越时空、超 功利性等特点。美感极致状态是人类永远追求的美好的精神境界。
杨云香
关键词:美感审美感受美感体验审美活动
论戴望舒的艺术人生三部曲
2007年
戴望舒一生留下诗稿不多,九十余篇,但诗人以他独特的眼光观察世界,书写人生,表现艺术,既熔铸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关注和积极探索,更是饱含着诗人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因而在诗坛上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力图从诗人对艺术和人生的融会贯通为切入点,剖析他的诗歌创作,以求更全方位地深入了解诗人的世界。
杨云香张芳
关键词:艺术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几个关键环节被引量:7
2008年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其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研究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原因,注重把握教学特点、创新教学理念、注重教学方法等教学的关键环节,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杨云香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效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