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倍
- 作品数:15 被引量:10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市肺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具有吸液功能和刀头可更换的电刀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吸液功能和刀头可更换的电刀,包括电刀芯、电刀头和电刀柄,电刀芯通过电凝开关和电切开关与外部高频发生器相应的输出端电连接,电刀芯为中空电刀芯,其中空内部形成一引液通道,电刀芯的工作端外周面上设置有若...
- 杨倍
- 文献传递
- 可吸收止血膜在肺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2年
- 肺外科术后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如出血等。如何在手术中快速止血,减少支气管残端及肺表面的漏气、渗出是术中必须考虑的问题。目前止血材料有多种,但各有优缺点[1]。可吸收止血膜是近年来研发的一种采用两种天然多糖材料制成的.
- 赵晓刚姜格宁胡学飞杨倍汪浩
- 关键词:肺外科可吸收止血材料支气管残端外科术后
- 手术切口保护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手术切口保护器,包括外管、内杆和弹性保护套,在内杆上开设有环形凹槽,弹性保护套套在内杆上并被套在内杆上的外管压缩在环形凹槽内;弹性保护套为一两端大中间小的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的两端各设置有一能够释放张开...
- 杨倍
- 文献传递
- 经单侧胸腔跨纵隔VATS双侧肺大疱切除术被引量:2
- 2012年
- 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我们为5例患者成功实施了经单侧胸腔跨纵隔VATS双侧肺大疱切除术,现总结报道如下。
- 宋楠谢冬姜格宁王海峰刘明张鹏杨倍
- 关键词:肺大疱切除术VATS纵隔胸腔单侧
- 脑死亡供者肺移植近期预后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脑死亡供者( DBD)肺移植近期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接受DBD肺移植的17例受者的临床资料。受者均为男性,年龄(60±7)岁,原发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1例,特发性肺纤维化5例,矽肺1例。16例接受单肺移植。分析肺移植受者术后肺部感染、支气管吻合口并发症、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急性排斥反应和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的发生率,以及术后90 d的病死率,评估DBD肺移植的近期预后。结果受者术后气管插管时间为2(2)d[M(QR)],术后住院时间为56(19)d。气管切开5例,发生肺部细菌感染15例,发生支气管吻合口并发症5例。10例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再次入院,1例患者发生3级原发性移植肺功能障碍。2例患者于术后90 d内死亡,2例患者发生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结论 DBD肺移植受者近期生存率尚可,但早期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 何文新姜超刘小刚黄威陈昶蒋雷杨倍吴琨陈乾坤杨洋郁永梅姜格宁
- 关键词:肺移植脑死亡
- 单孔全胸腔镜下肺叶及解剖性肺段切除术33例临床分析
- 目的 总结33例单孔全胸腔镜肺叶及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探讨单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肺部疾病的安全性、有效性,从而为进一步开展此类手术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指导.方法 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我院胸外科33例接...
- 朱余明鲍熠蒋雷范江周逸鸣杨倍林磊姜格宁
- 双拉钩胸骨悬吊法胸腔镜剑突下全胸腺切除术被引量:18
- 2018年
- 目的评价自制悬吊双拉钩系统用于剑突下胸腔镜全胸腺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12月17例住院治疗的术前诊断为胸腺瘤的患者,男7例,女10例;年龄(57±10)岁。行悬吊双拉钩胸骨胸腔镜剑突下全胸腺瘤切除术。结果17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未见明确的拉钩相关并发症。手术便捷,完全切除胸腺。结论双拉钩胸骨悬吊法剑突下切除全胸腺便捷安全,值得推广。
- 范江李好李玉萍徐欣楠段亮杨倍王海峰何文新姜格宁
- 关键词:胸腺剑突下胸腔镜胸外科手术拉钩
- 新辅助化疗对围手术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3年
- 目的 研究新辅助化疗 (MVP)是否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性。方法 所有患者化疗方案均为MVP ,即丝裂霉素 (MMC) +长春碱胺 (VDS) +顺铂 (DDP)。将接受 2周期术前新辅助化疗、根治性手术和 2次术后化疗的患者与接受同样手术和 4次术后化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在 10 7例符合要求的病例中 ,新辅助化疗组有 66例 ,对照组有 41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肿瘤分期、病理类型上均无统计学差异。新辅助化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P =0 .2 62 )、术中失血量 (P =0 .70 4)、术中输血量 (P =0 .811)、输血总量 (P =0 .0 74)比对照组患者略高 ,术后总引流量 (P =0 .0 61)稍低 ,但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死亡率 (P =0 .674)和并发症 :心律失常 (P =0 .60 8)、支气管胸膜瘘 (P =0 .3 78)、肺炎 (P =0 .62 2 )、呼吸衰竭 (P=0 .2 85 )的比较亦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辅助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性无显著影响。
- 丁嘉安王兴安杨倍李超王均
- 关键词:化疗围手术期非小细胞肺癌MVP
- 肺切除术治疗延迟性吸入性支气管异物17例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 总结接受肺切除术治疗的延迟性吸入性支气管异物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该疾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选择进行探讨.方法 1980年1月至2010年6月,利用肺切除术治疗延迟性吸入性支气管异物患者17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10~66岁,平均年龄36岁.症状包括咳嗽、咯血、发热、咳脓痰、气急等,发病时间间隔为3个月~8年,平均2年.术前确诊8例,9例误诊为其他疾病.行右肺下叶切除术4例,右中叶切除术3例,右中下叶切除术1例,右下叶切除术+肋床引流术1例,右下叶切除+胸膜剥脱术1例,胸腔镜下右肺下叶部分切除术1例,左全肺切除术4例,左下叶切除术1例,左上叶切除术1例.结果 术后死于肺部感染1例,并发支气管胸膜瘘2例.异物位于右侧11例,左侧6例,异物种类最多为骨片(8例),其次为辣椒尖(3例)和笔套管(2例).伴随肺内病理改变包括慢性支气管肺炎8例,支气管扩张7例,肺实变4例,慢性肺脓疡伴毁损肺3例,机化性肺炎2例,肺发育不全1例.结论 应重视延迟性支气管异物的诊断,降低误诊率,尽可能避免行肺切除术.对于肺内感染病变明显的病例,应及时行肺切除术,以免肺部病变发展为肺化脓症和脓胸等严重感染.
- 段亮陈晓峰汪浩谢冬杨倍包敏伟姜格宁
- 关键词:支气管肺切除术
- 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方法比较
- 2005年
- 杨倍丁嘉安
- 关键词:肺肿瘤纵隔淋巴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