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腰椎
  • 6篇异体
  • 6篇关节
  • 5篇异体骨
  • 5篇融合术
  • 5篇手术
  • 5篇内固定
  • 4篇椎间融合
  • 4篇骨折
  • 3篇腰椎融合
  • 3篇腰椎融合术
  • 3篇植入
  • 3篇全髋
  • 3篇全髋关节
  • 3篇人工全髋关节
  • 3篇髋关节
  • 3篇股骨
  • 2篇单侧
  • 2篇腰椎间盘
  • 2篇炸伤

机构

  • 22篇兰州军区乌鲁...
  • 1篇乌鲁木齐总医...

作者

  • 23篇杨君礼
  • 13篇史振满
  • 11篇马在松
  • 9篇关玉成
  • 8篇许刚
  • 7篇梁景灏
  • 7篇范相成
  • 7篇陈建常
  • 7篇贾勇
  • 6篇滕勇
  • 4篇王鑫
  • 4篇季明华
  • 4篇张春浩
  • 4篇陈文红
  • 3篇严耘
  • 2篇刘聪
  • 2篇刘刚
  • 2篇史燕
  • 2篇史疆
  • 2篇张保东

传媒

  • 6篇颈腰痛杂志
  • 3篇骨与关节损伤...
  • 3篇第十一届全军...
  • 2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伤残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新医药

年份

  • 1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6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3例爆炸伤的临床救治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回顾分析 43例爆炸伤的临床资料 。
陈建常史振满张春浩张保东杨君礼陈文红马在松刘刚
关键词:爆炸伤破片伤救治
自制系列异体骨垫的研制及PLIG技术在腰椎融合术中的临床应用
关玉成贾勇季明华许刚梁景灏范相成滕勇马在松杨君礼
针对下腰椎融合失败率高的问题,首次自行研制、应用了新型系列解剖型同种异体骨垫,成功解决了国内目前融合器设计上的缺陷。所设计的植骨相关器械为加长加宽的系列异体骨垫的植入提供了安全保证。在国内率先将PLIG技术应用于临床,解...
关键词:
关键词:腰椎融合术植入手术
不同术式腰椎间盘术后卧床及锻炼时间的选择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腰椎间盘术后卧床及锻炼时间对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 5种术式 2 80例患者追踪随访12~ 2 4个月。结果 发现术后卧床时间长和椎板切除广泛的患者远期并发症多。结论 腰椎间盘手术损伤越小、合理掌握卧床和功能锻炼时间 。
杨君礼史振满陈建常许刚王鑫刘霞
关键词:椎间盘摘除术卧床
改良蹲走试验在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简单易行、诊断率较高的一种物理检查方法,提高半月板损伤术前诊断率。方法 对三种类型膝关节病痛:半月板损伤105例;外伤性滑膜炎180例;良性关节痛180例,采用半月板损伤临床常用的几种物理检查方法,逐一试验排除、对照、记录,再经手术及关节镜证实各类物理检查的阳性率。结果 经改良的蹲走试验,在术前的诊断率最高,阳性率占82%。结论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物理检查,在术前相当重要,尤其在高科技检查不能全面开展普及的情况下,改良蹲走试验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物理检查方法。
杨君礼史振满许刚季明华严耘王鑫
关键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 评价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23例,男6例,女17例.年龄65~86岁,平均71岁.23例均采用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时间6~...
贾勇关玉成梁景灏范相成滕勇马在松杨君礼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关节老年人
自制异体骨垫在颈椎融合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评价自制异体椭圆形骨垫在颈椎前路椎体间融合中的融合效果。方法:对43例颈椎患者51个间隙应用自制异体椭圆形骨垫实施了椎体间融合术,同时进行内固定术,使脊柱获得即刻稳定。结果:随访18~36个月,平均26个月,无失访。采用日本骨科学会17分法评分,除1例完全截瘫患者无神经功能恢复外,术后评分均在15分以上。术后每3、6、8、12、15、18、24个月摄X线片观察,所有患者术后8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无感染及异体骨排斥反应,未见复位丢失、螺钉松动、断钉等并发症。结论:选用自制异体椭圆形骨垫行颈椎前路椎间融合达到了较高的融合率和椎间匹配效果,有效维持了椎间高度、使脊柱即刻稳定,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玉成贾勇梁景灏范相成滕勇马在松杨君礼
关键词:颈椎病
PLIG技术在治疗中老年多节段腰椎不稳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评价应用PLIG技术治疗中老年腰椎多节段退行性变并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对248例中老年患者采用后路椎体间植骨技术(PLIG),即一期彻底切除椎间盘,选择性椎管减压、后路单侧斜入式椎间植骨及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恢复节段间的正常序列,使腰椎即刻稳定。结果:随访6个月~5年,优158例,良81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96.37%。术后3、6、8、12个月摄X线片显示复位稳定,椎间植骨良好,8个月后均获得骨性融合,6例由于骨质疏松出现椎间隙高度部分丢失,5例出现骨吸收现象,10例异体骨融合期延长,2例出现相邻间隙退行性变。结论:该技术治疗中老年多节段腰椎不稳,可彻底清除椎间盘组织,解除神经卡压,矫正畸形,提供稳定的生物力学环境,促进椎体间植骨融合,保存正常的功能。
关玉成贾勇腾勇梁景灏范相成马在松杨君礼
关键词:中老年腰椎间融合
椎弓根内固定在螺纹异体骨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中的作用
2004年
目的探讨椎弓根内固定在螺纹异体骨椎间融合器(allograftinterbodyfusioncage,AIFC)治疗腰椎不稳中的作用。方法对26例腰椎不稳病人实施了后路椎板减压、螺纹异体骨椎间融合器椎间融合术,手术共植入AIFC40个,其中17例同时行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临床疗效优良率:内固定组94.1%,非固定组88.9%。X线动态观察:两组术后3觸4个月手术撑开的椎间隙高度有1~2mm的回落丢失,但均获骨性愈合。并发症:内固定组椎间隙感染和断钉各1例;非固定组AIFC滑移和破裂各1例。结论AIFC具有较好的支撑、抗滑能力,椎间融合率高,是一种治疗腰椎不稳的理想材料和方法;椎弓根内固定器有增加椎体即时稳定,又同时具有进一步增强AIFC稳定作用,可促进骨愈合和术后康复。
陈建常史振满刘聪许刚刘书华杨君礼张海京
关键词:腰椎腰椎不稳椎弓根内固定器异体植骨椎间融合
高龄患者腰椎弓根钉进钉点的选择及显露方法
2011年
目的针对高龄患者椎后小关节增生重、骨质疏松、椎体退行性压缩,小关节解剖关系紊乱不易辩认的特点,探讨其腰椎椎弓根内固定进钉点的选取和方法。方法根据老年人腰椎小关节退行性变的特点,用咬除下关节突增生骨赘显露椎弓根正常关系的方法,对60岁以上、240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共置椎弓根螺丝钉1210个。结果 240例患者无一例神经根及硬膜损伤,而且,解剖显露清晰,进钉位置正确,缩短了手术时间,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对高龄患者行椎弓根内固定,必须熟悉椎间小关节解剖和结构特点,清除增生和内聚的关节突要彻底,显露椎间上下小关节断面要清晰,定位锥要细而浅,才会进钉正确,不产生误伤。
杨君礼梁景颢贾勇冯毅关玉成
关键词:高龄患者腰椎弓根内固定
前屈旋转法整复肩关节脱位24例
2002年
杨君礼史振满陈建常许刚
关键词:肩关节脱位整复外科手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