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清书

作品数:79 被引量:703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天文地球
  • 19篇水利工程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2篇水位
  • 11篇珠江三角
  • 11篇珠江三角洲
  • 11篇海平
  • 11篇海平面
  • 8篇多环芳烃
  • 7篇水位变化
  • 6篇有机氯
  • 6篇有机氯农药
  • 6篇神经网
  • 6篇神经网络
  • 6篇污染
  • 6篇磨刀门
  • 6篇海平面变化
  • 6篇沉积物
  • 5篇余水位
  • 5篇水体
  • 5篇网络
  • 5篇径流
  • 5篇河床

机构

  • 71篇中山大学
  • 20篇中国科学院
  • 9篇华东师范大学
  • 6篇广东省水利水...
  • 2篇广东省水文局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广东省公路勘...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南方海洋科学...

作者

  • 79篇杨清书
  • 14篇欧素英
  • 14篇麦碧娴
  • 13篇傅家谟
  • 12篇盛国英
  • 10篇任磊
  • 9篇罗章仁
  • 7篇雷亚平
  • 7篇杨干然
  • 6篇沈焕庭
  • 5篇谭超
  • 5篇罗宪林
  • 4篇吴超羽
  • 3篇陈特固
  • 3篇邱静
  • 3篇黄本胜
  • 3篇罗孝俊
  • 3篇林峥
  • 3篇袁丽蓉
  • 3篇陈兵

传媒

  • 7篇海洋学报
  • 5篇热带地理
  • 4篇地理科学
  • 4篇海洋通报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泥沙研究
  • 3篇热带海洋
  • 2篇水利学报
  • 2篇水科学进展
  • 2篇水利水运工程...
  • 2篇环境科学
  • 2篇广东水利水电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2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地球化学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6
  • 3篇2005
  • 11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类活动驱动下伶仃洋洪季大潮水沙异变被引量:11
2015年
针对大规模人类活动对伶仃洋水动力的干预,基于1978年、2003年、2011年洪季大潮实测资料,对比分析伶仃洋东西两槽及东四口门在不同阶段人类活动作用下的潮流及悬沙特征变化。结果表明:由于受伶仃水道浚深影响,与1978年相比,2003年和2011年伶仃水道及东四口门洪季大潮的涨潮动力增强,落潮动力减弱;受伶仃水道浚深产生的"吸流"作用及东滩围垦影响,矾石水道潮流动力减弱;东四口门及矾石水道洪季大潮的悬沙含量降低,伶仃水道悬沙垂向分层加强,且伶仃水道中南段净输沙由1978年的向海方向于2003年后逆转变为向陆方向,平均流输沙贡献剧减,斯托克斯漂流输沙、潮汐捕集输沙和垂向净环流输沙贡献增加。
谢丽莉刘霞杨清书黄广灵
广东沿海相对海平面变化特点被引量:10
1997年
根据广东省沿海及珠江三角洲口门区17个验潮站资料,分析近40a(1955—1994年)平均相对海平面(RSL)变化特点,表明RSL存在振幅20—40cm的准同步变化和1.5—2.0mm·a-1上升率。广东沿海的RSL长期变化存在30—40a、振幅2—3cm的气候周期。珠江三角洲口门区的RSL变化深受珠江径流量变化的影响。径流量变化1000亿m3,各分流口门的年平均水位相应变化4—6cm。
陈特固杨清书徐锡祯
关键词:海平面变化
一种基于级联神经网络的河口余水位预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级联神经网络的河口余水位预测方法,包括:获取影响河口余水位变化的关键数据,关键数据包括第一关键数据和第二关键数据,对关键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数据集;其中,数据集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建立两级串联的...
任磊袁家敏潘广维姬进财傅林曦杨清书
文献传递
波流共同作用下阳西青海湾下岬角泥沙骤淤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岬控弧形海岸因海湾岬角其基岩构造的稳定性及地貌动力特性而成为海岸工程开发利用的首选之处,然而弧形海岸岬角往往向海凸出,是波浪能量的汇聚之地,波浪动力作用强烈,尤其在大风浪天气条件下,该区域泥沙运动情况更为复杂。大风浪作用下泥沙骤淤是海岸工程开发的重要问题,该文采用二维波流泥沙数学模型,模拟水动力及泥沙输运,探讨大风浪下青海湾下岬角泥沙骤淤情况,为海岸工程的维护提供依据。
王润钿黄本胜邱静杨清书黄广灵
关键词:水动力泥沙骤淤
近40年珠江流量变化对河口区海平面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1998年
根据珠江流域代表性观测站的实测径流量资料及口门区验潮站潮位资料,采用气候分析方法,分析近40年(1955-1994)珠江流量对口门区海平面变化的影响,表明流量明显影响着海平面的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
陈特固杨清书
关键词:海平面变化
低通数字滤波在确定海平面变化趋势中的应用被引量:13
1996年
从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正则方程出发,计算了高频扰动对确定海平面变化趋势的确切影响;探讨采用数字滤波方法来消除高频扰动对确定海平面变化趋势的影响.并设计了技术性能可靠的高斯滤波器,对月均验潮序列进行低通数字滤波,由低通序列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来确定海平面的变化趋势.数学计算过程和实测验潮资料的估算表明,在验潮序列较短的客观条件下,高频扰动对确定海平面变化趋势的影响是显著的.
杨清书吴超羽
关键词:海平面变化
近几十年来珠江三角洲网河水位时空变化及原因初探被引量:14
2012年
根据珠江三角洲网河区25站的验潮序列,应用功率谱分析和正、反傅氏变换方法对网河区月均水位序列的周期变化和趋势变化进行研究,探讨大规模人类采砂活动对珠江三角洲网河区近几十年来水位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位序列中包含0.2~11.7a多尺度的显著周期波动;应用正、反傅氏变换方法消除月均序列中的短周期波动(消除6a以短的周期),由低通序列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水位变化率,变化率从-3.8到3.7mm/a不等,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水位总体呈上升趋势。从网河区上段到下段再到口门,水位变化趋势由下降转为上升;变化率由负转正,并逐渐增大。网河区上段部分验潮站水位下降主要与西北江网河上段大规模无序采砂引起的河床大幅人为下切有关;大规模采砂导致局部水位下降,使不同时段的水位变化率发生波动,甚至造成部分验潮站的水位变化由缓慢上升转为大幅下降的"逆变"。
蒋陈娟杨清书戴志军李九发
关键词:水位
珠江干流河口水体有机氯农药的研究被引量:24
2005年
参考美国EPA标准对珠江干流河口表层水样颗粒相和溶解相有机氯农药进行定量分析,并对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及分布进行探讨.结果显示,洪季、枯季水体中有机氯农药总量(颗粒相和溶解相)分别是9.7~26.3ng/L、41.7~122.5ng/L;洪季、枯季HCHs总量分别为5.8-20.6ng/L、13.8-99.7ng/L,DDTs总量分别是0.52-1.13ng/L、5.85-9.53ng/L,其它有机氯农药总量分别为3.36~8.51ng/L、17.5~61.5ng/L.珠江干流河口水体的DDT/(DDE+DDD)值向口门方向有逐渐递增趋势,表明沿程(特别是东江网河区)不断有浓度相对较高的DDT输入或仍有新使用的DDT农药进入珠江干流水体.
杨清书麦碧娴傅家谟盛国英胡学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水样
珠江三角洲河流沉积物中的壬基酚被引量:18
2005年
对珠江三角洲河流表层沉积物中的壬基酚(NP)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P在所有样品中均有检出,其含量范围在110~7808ng/g之间. 其中,珠江广州河段污染水平最高,狮子洋水道明显低于上游珠江广州河段,东江位居其后,西江最低.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的分布特征与NP相似,相关分析显示TOC与NP之间显著性相关.
陈兵麦碧娴陈社军杨清书盛国英傅家谟
关键词:壬基酚有机碳沉积物河流珠江三角洲
珠江网河水沙分配变化及其对伶仃洋水沙场的影响被引量:23
2010年
采用二维ECOMSED模型对径流来水来沙变化前后的1978年和1999年伶仃洋洪水期水动力场和悬沙场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伶仃洋水动力场整体增强,但不同地貌单元水动力变化具有明显差异。分流比变化后洪水期伶仃洋西槽、东槽和中滩水动力增强,涨潮和落潮流速普遍增大0.1m/s;西部各口门区和西滩涨潮流势减弱,径流优势更加明显,但西滩三个口门水道及滩面潮沟落潮流速增大约0.1m/s;东滩水动力特征变化不大。悬沙浓度亦整体升高,平均增加了0.02~0.05kg/m^3,悬沙高值区范围扩大,0.10kg/m^3等值线由西槽西侧明显向东推进到沿东槽南北向分布,径流来沙的影响范围东扩。
胡德礼杨清书吴超羽包芸任杰
关键词:水沙变化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