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科
- 作品数:23 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疗效.方法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为常规治疗组(30例)予以常规治疗但不用降脂药物;B组(30例)为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C组为4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30例);3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对照组。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治疗2周前后分别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结果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就诊时的血清高敏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0.05),B、C组治疗2周后血清高敏CRP较前有明显下降(P<0.05),而以C组作用更明显。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RP水平增高,早期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可使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获益更大。
- 杨科李雪莉顾权王宇金旭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高敏CRP阿托伐他汀
- 二冬汤加减联合甲巯咪唑治疗阴虚火旺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二冬汤加减联合甲巯咪唑治疗阴虚火旺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12月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9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8)。对照组给予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给予二冬汤加减联合甲巯咪唑治疗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后统计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评分、甲状腺肿大积分、突眼积分及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促甲状腺激素(T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丙二醛(MDA)水平;另外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4.540,P=0.033)。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甲状腺肿大积分及突眼积分均明显比治疗前小(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甲状腺肿大积分及突眼积分均明显比对照组小(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3、T4水平均明显比治疗前低(P<0.05),血清TSH水平均明显比治疗前高(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3、T4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血清TSH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SOD、GPX水平均明显比治疗前高(P<0.05),血清MDA水平均明显比治疗前低(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OD、GPX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血清MDA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0.101,P=0.751)。结论:二冬汤加减联合甲巯咪唑治疗阴虚火旺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减轻临床症状,调节甲状腺激素水平,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功能有关,且安全性较好。
- 张春芳孙海波顾权杨科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二冬汤甲巯咪唑疗效
- 血清补体1q联合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比值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1q(C1q)联合载脂蛋白(Apo)B/ApoA1比值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急诊科收治的TIA患者108例,根据TIA后1个月内是否发生脑梗死将其分为梗死组(n=31)和对照组(n=77)。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TIA患者血清C1q与ApoB/ApoA1比值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绘制ROC曲线以评价血清C1q、ApoB/ApoA1比值及二者联合(并联)对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结果梗死组患者血清C1q、ApoB/ApoA1比值及同型半胱氨酸(Hcy)、载脂蛋白(a)〔Lp(a)〕、TC、LDL、T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高于对照组,HDL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IA患者血清C1q与ApoB/ApoA1比值呈正相关(r=0.210,P=0.029)。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1q、ApoB/ApoA1比值及二者联合预测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AUC分别为0.837〔95%CI(0.757,0.918)〕、0.802〔95%CI(0.718,0.886)〕、0.910〔95%CI(0.857,0.962)〕,二者联合预测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AUC分别大于血清C1q、ApoB/ApoA1比值单独预测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AUC(P<0.05)。结论TIA患者血清C1q与ApoB/ApoA1比值呈正相关,血清C1q联合ApoB/ApoA1比值对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较高,可能作为TIA病情监测及脑梗死风险评估的生物学指标。
- 张春芳金旭顾权杨科
- 关键词: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梗死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
- 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00例临床分析
- 2002年
- 孔凡龙张浩李雪莉张立晶杨科顾权孙婕
- 关键词:急诊静脉溶栓急性心肌梗死
- 肌钙蛋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近期严重心脏事件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T(TnT)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到急诊室72h内发生严重心脏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观察到急诊室就诊并在24h内进行了TnT检测的ACS患者。对入选患者随访72h,计算发生严重心脏事件的可能性比率。结果 352例患者中20例在到达急诊室72h内出现严重心血管事件。可能性比率(和95%置信区间[CI])分别为:TnT〈0.5o.g/L为0.5(0.3~0.9),0.5μg/L≤TnT≤2.0μg/L为1.6(0.4~6.5),TnT〉2.0μg/L为12.5(3.0~51.9)。结论 TnT〉2.0μg/L与ACS患者72h内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增加相关。
- 张立晶杨科顾权李雪莉金旭
- 关键词:肌钙蛋白T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脏事件
- 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清miR-223、HMGB1检测及意义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清微小RNA-223(miR-223)、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20年9月于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急诊科诊治的老年SAP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24 h空腹血糖(FPG)水平将其分为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组57例和正常血糖组51例,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组老年SAP患者又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亚组26例和预后不良亚组31例。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miR-223水平,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HMGB1水平,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血清miR-223、HMGB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预测血清miR-223、HMGB1对合并应激性高血糖老年SAP患者预后不良的诊断价值,利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合并应激性高血糖老年SAP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miR-223、HMGB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P=6.492/0.000、9.488/0.000、2.063/0.042、2.296/0.024、8.130/0.000、8.316/0.000);预后不良亚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血清miR-223、HMGB1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亚组(t/P=3.730/0.000、3.375/0.001、7.163/0.000);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223、HMGB1预测合并应激性高血糖老年SAP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1(95%CI 0.768~0.952)、0.911(95%CI 0.805~0.960),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52(95%CI 0.860~0.97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55%、88.46%。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高血清miR-223水平、高HMGB1水平及高APACHEⅡ评分是影响合并应激性高血糖老年SAP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95%CI)=1.862(1.170~3.255)、2.104(1.346~3.289)、2.070(1.316~2.173)]。结论合并应激性高血糖老年SAP患者血清miR-223、HMGB1水平升高,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可作为�
- 金旭包先丽张春芳杨科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应激性高血糖高迁移率族蛋白1
- 危重症患者血清心肌酶及心肌肌钙蛋白T升高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心肌酶及心肌肌钙蛋白T对于除急性心肌梗死以外危重症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检测多例评分APACHE-Ⅱ≥9分的患者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危重症患者中发病6h内、24h、48h、72h,CK、CK-MB及cTNT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评分越高的患者检测结果越高。死亡组的CK、CK-MB及cTNT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结论危重症患者检测血清CK、CK-MB及cTNT有助于对患者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杨科孔凡龙张浩
- 关键词:危重症肌酸磷酸激酶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心肌肌钙蛋白T
- 急诊室胸痛患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风险与心房纤颤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在急诊室就诊的胸痛患者存在心房纤颤(AF)是否会增加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风险。方法收集我院2001-07~2006-08急诊室胸痛患者的资料,分为AF组和对照组。观察是否发生ACS[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评估发生ACS的相对危险与AF的相关性。结果共有140例AF患者和683例符合标准的对照患者入选。AMI的发生率在AF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1.4%和10.8%,UA分别为16.4%和15.8%,ACS分别为27.9%和26.7%。AF患者发生ACS的相对危险没有增加:AMI1.05[95%置信区间(CI)=0.63~1.75],UA1.05(95%CI=0.6~1.7),ACS1.05(95%CI=0.78~1.04)。结论在急诊室就诊的胸痛患者中,AF与发生ACS的风险增加没有相关性。
- 张立晶杨科顾权李雪莉金旭
- 现场气管插管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78例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总结气管插管在急救中应用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2009-02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急诊进行的78例气管插管抢救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急诊气管插管中,72例为1次插管成功。6例为2次插管后成功。结论:气管插管是急诊抢救危重患者的基础,对保证进一步心肺复苏、挽留手术机会以及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 杨科顾权李雪莉
- 关键词:急救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新蝶呤水平的临床研究
- 2013年
- 目的研究血清新蝶呤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急诊就诊的ACS患者400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2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75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0例(对照组)。检测ACS患者入院第1、3,7天和对照组血清新蝶呤水平及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并对各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MI组和UAP组人院第1天血清新蝶呤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8.21±4.31)、(6.18±3.37)μg/L比(2.31±0.7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各组之间的年龄、性别构成、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AMI组血清新蝶呤水平于人院第1、3、7天均显著高于UAP组[(8.21±4.31)μg/L 比(6.18±3.37)μg/L、(5.87±2.34)μg/L比(4.04±1.73)μg/L、(3.35±1.67)μg/L比(2.85±0.7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血清新蝶呤水平随患者人院时间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结论血清新蝶呤水平升高与ACS的发牛有关.可能是不稳定斑块及ACS的预测因子。
- 杨科李雪莉顾权王宇
- 关键词:新蝶呤冠状动脉疾病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