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萍
- 作品数:10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重点医学人才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肾病综合征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护理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应用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等联合治疗肾病综合征患儿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等联合治疗,观察血压、神志、尿量、肢体色泽、温度及有无皮下出血情况。结果观察发现肾病综合者患儿在激素治疗的过程中易合并高凝状态,肾病综合征的高凝状态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基础,临床上一旦患儿血压升高并发头痛、头昏、嗜睡、呕吐等症状时,应尽早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以便了解有无头颅静脉血栓,并常规运用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结论早期应用尿激酶抗纤溶、低分子肝素抗凝及抗血小板凝聚药物综合治疗,其溶栓疗效较好。本文对儿童肾病综合征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早期护理观察具有推广价值。
- 徐敏夏正坤王慧贾丽丽吴婷婷胡蝶杨红萍杨波滕彦张青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静脉窦血栓尿激酶
- 1例重症溶血尿毒症综合征患儿的护理体会被引量:3
- 2012年
-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HUS)是以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急性肾衰竭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此病发病急,病死率高。本院于2010年12月6日收治1例重症溶血尿毒症综合征的患儿,患儿人院时正处于无尿期,并长达69d无尿,经本科92d的精心治疗与护理好转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杨红萍刘立林徐敏
- 关键词:溶血尿毒症综合征护理报告患儿重症溶血性贫血急性肾衰竭
- 重症溶血尿毒综合征患儿的护理被引量:4
- 2011年
- 对1例重症溶血尿毒综合征伴69d无尿患儿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浆置换、激素、利尿对症支持等治疗,护理要点包括:加强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饮食调节,导管维护,预防血液透析联合血浆置换的并发症,患儿病情好转出院。
- 王慧徐敏刘立林贾丽丽杨红萍胡蝶张青吴婷婷江雪
- 关键词:溶血尿毒症综合征儿童护理
- 重症牛奶蛋白过敏婴儿的护理被引量:6
- 2011年
- 报告1例重症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腹泻及其并发症的护理,皮肤护理,婴儿的饮食控制、饮食替代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儿住院35d治愈出院。跟踪随访半年,未出现食物过敏现象。
- 刘立林徐敏王慧贾丽丽杨红萍
- 关键词:食物过敏护理
- 舒适护理在儿童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净化患儿中的应用,使血液净化患儿安全、舒适地接受治疗。[方法]对93例10个月至12岁患儿整个血液净化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并评价其结果。[结果]93例患儿中1例死亡,3例带管出院,其余89例均达到治疗目的。[结论]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内涵,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 王慧徐敏贾丽丽杨红萍刘立林
- 关键词:舒适护理血液净化肾损伤
- 肾病综合征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五例的护理观察
- 目的探讨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应用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等联合治疗后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采用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等联合治疗,观察尿量及有无皮下出血情况。结果本文观察发现肾病综合者患儿在激素治疗的过程中易合并高凝状态...
- 徐敏夏正坤王慧贾丽丽吴婷婷胡蝶杨红萍杨波滕彦张青
- 文献传递
- 原发性遗尿症患儿的护理
- 2011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遗尿症患儿的护理方法,提高患儿和其家属的生活质量。方法根据原发性夜间遗尿症患儿的不同临床症状采取不同治疗护理方案,主要内容包括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等。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组治愈18例,好转7例,无效1例。结论原发性遗尿症通过正规的治疗和护理是可以得以改善或趋向正常化的。
- 刘立林贾丽丽杨红萍江雪徐敏
- 关键词:原发性遗尿症患儿护理
- 输液泵输注氨基酸注射剂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氨基酸注射剂通过2种不同的输液方式输注对患儿产生的影响。方法2007年5月至2010年1月,收集需输注氨基酸注射剂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输液泵输注氨基酸注射剂;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周围静脉滴入法,治疗时间为连续20d,比较2组患儿住院期间留置针管道的堵塞情况、静脉炎的发生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和导管堵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输液泵输注氨基酸较传统滴入法更能有效的减少静脉导管堵塞和静脉炎的发生。
- 刘立林贾丽丽杨红萍徐敏
- 关键词:输液泵静脉炎导管堵塞
- 儿科病房陪护管理方法探讨
- 2011年
- 病房管理是医院管理的基本内容,病房陪护问题是衡量医院病房管理水平和质量的一项主要指标。儿科病房由于患儿年龄的特殊性,决定了陪护存在的客观性。陪护人员多,一方面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另一方面,物品多,东西凌乱,给病房的管理增加了难度。
- 贾丽丽徐敏刘立林杨红萍
- 关键词:儿科护理学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