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鼎鸿

作品数:16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地震局科研项目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地震
  • 3篇地下水
  • 2篇单井
  • 2篇地下流体
  • 2篇地震观测
  • 2篇地震前
  • 2篇地震前兆
  • 2篇地震台
  • 2篇电导
  • 2篇电导率
  • 2篇震前
  • 2篇水位
  • 2篇气氡
  • 2篇前兆
  • 2篇流体
  • 1篇地壳
  • 1篇地壳活动
  • 1篇地下含水层
  • 1篇地下水动态
  • 1篇地震地下水

机构

  • 16篇福建省地震局
  • 1篇河北省地震局

作者

  • 16篇杨鼎鸿
  • 8篇程庆斌
  • 7篇邓聪
  • 5篇蔡作馨
  • 4篇邓宁
  • 3篇林昊
  • 2篇林国元
  • 2篇蔡诗凰
  • 1篇张清秀
  • 1篇陈莹
  • 1篇林木金
  • 1篇陈彩虹
  • 1篇尤宇星
  • 1篇朱继承
  • 1篇王吉易
  • 1篇刘水莲
  • 1篇林慧卿

传媒

  • 3篇地震
  • 2篇华北地震科学
  • 2篇科学技术创新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内陆地震
  • 1篇地震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宁德地震台2号井基础信息调查
2019年
地下水温观测井自身特征及观测环境的变化影响着水温的正常动态变化,井观测基础信息对后期的观测数据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对宁德地震2号井进行水质检测、井下设想和水温分布测量等工作,丰富和完善了观测井的基础信息资料。
黎己余刘水莲林慧卿杨鼎鸿程庆斌邓聪
关键词:井下探测水质分析
AlphaGUARD测氡仪对BG2015R测氡仪标定的探索被引量:1
2023年
氡对地震前后地层应力变化反应较为敏感,是示踪构造与地震活动的一种有效的化学元素。氡观测在我国地震前兆流体观测手段中占很大权重,但由于近年来仪器老化及更新换代较多,许多台站测氡仪的标定工作受到制约,因而影响了氡观测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利用高精度的AlphaGUARD测氡仪,分别采用含有一定浓度的新鲜井水、固定源对宁德一号井BG2015R测氡仪进行标定实验,其结果是新K值与旧K值相对误差分别为2.83%和1.1%,标定结果符合中国地震台网的观测要求;同时对标定实验中AlphaGUARD测氡仪、BG2015R测氡仪测值进行了均值、一致性等指标计算分析,给出了对两套仪器标定时的取值建议。文中所述的标定实验的流程和方法可以为在网运行测氡仪的标定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黎己余林稚颖郑辰禾杨鼎鸿程庆斌
关键词:一致性
电导率在线测量地震观测系统试验与分析
2016年开始宁德台引进DDG-3080在线电导率仪,该仪器安装在宁德台一号综合观测井,采样频率为分钟值,并间断性进行试验与观测研究。本文将对这些试验和观测进行总结,提出该仪器应用地震观测中存在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在...
杨鼎鸿林国元
文献传递
地下水"恒流式"单井综合观测方法被引量:6
2003年
以探索水位与水化学单井综合观测新方法为目的,建立了改性动水位概念,即恒定小流量状态下的井孔动水位。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改性动水位与同一井孔对应的静水位之间相差一恒定水位落差。根据这一结果,可将观测得到的改性动水位值订正成相对应的静水位值。由此建立了以改性动水位和传统水化学为观测对象的"恒流式"单井综合观测方法,从而实现了静水位与传统水化学的单井综合观测。
蔡作馨程庆斌杨鼎鸿邓宁
关键词:地震前兆地下水水化学
地震地下水单井综合观测方法研究
地震地下水单井综合观测问题早在80年代中期已被提出,随后出现了两类实现单井综合观测的技术方案。一类是在自流井中,通过自流出的水观测水化,在动水位状态下观测水位,这一类方案由于井水的流失造成的水头损失,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水...
蔡作馨蔡诗凰邓宁杨鼎鸿程庆斌
文献传递
数字化观测电导率与模拟电导率仪器对比观测研究
地下流体前兆数字观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但目前主要是数字化水位、水温、气氡、气汞等,对水中各离子(水质)观测,仍然停留在人工观测阶段,电导率摸拟观测已不能满足地震观测的要求。水质模拟观测数据受到人为因素影响明显,定时人工取...
杨鼎鸿
文献传递
AEC—I型自动排气控制仪的研制及其应用
2013年
AEC—I型自动排气控制仪(AutomaticExhaustContr01)可与真空泵配套使用排除水氡观测闪烁室内的残留氡气。该仪器性能稳定、操作简单,能够对闪烁室自动按“排气-抽真空-再排气-再抽真空”顺序循环操作,还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排气-抽真空”状态的循环时间,提高排气效率,排气后的闪烁室本底达到《规范》要求,并在面板上实现了排气时间可视化。在该仪器试运行期间,对仪器的稳定性、真空时间和排气时间对排气效果的影响、仪器连续使用时间对排气效果的影响、与手动排气结果对比等方面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认为:AEC—I型自动排气控制仪控制精度高,性能稳定,对闪烁室的排气效果达到规范要求,可以作为水氡观测辅助设备用于闪烁室的排气工作。
张清秀林木金尤宇星杨鼎鸿陈莹陈彩虹曹淑贞
关键词:仪器测试
宁德一号井水位突跳现象分析
2022年
地下流体广泛存在于地壳中,具有流动性,对地壳活动的响应十分灵敏,因此地下水动态活动对于地震活动和构造活动的响应也非常灵敏[1]。近年来,大力发展地下流体监测工作,在中国进行流体监测较为常见的组合为同井(泉)进行静水位、水温,动水位、水温、溶解气或水质等方式。宁德地震台根据台站实际情况,2004年开展宁德一号井“单井综合观测”模式探索工作,自主研发井口装置系统实现了单井综合观测[2-3]。
黎己余郑辰禾林稚颖杨鼎鸿程庆斌邓聪
关键词:地壳活动地下水动态地下流体井水位地震台动水位
宁德一号井气氡干扰异常特征分析
2020年
通过对宁德一号井SD-3A自动测氡仪气氡观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发现部分资料异常变化是受到各类干扰因素影响,而非地震前兆异常。为了进一步研究,对各类干扰异常的成因归纳和总结,以便今后观测资料再出现类似的异常时,给研究人员和观测人提供参考和应用。
邓聪朱继承杨鼎鸿
关键词:气氡
地下含水层氡浓度和水位实时动态的潮汐现象与数字化单井综合观测被引量:3
2006年
在宁德地震台进行的地下水数字化单井综合观测实验中,采用“恒流式”单井综合观测方法,配套相应的技术系统,实现了对地下含水层氡浓度和水位实时动态的连续综合观测,而且记录到两者具有与固体潮相对应的同步性半日波微动态。分析认为,这一方面为地下水有关测项预报地震力学基础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观测事实;另一方面,为试图通过综合观测以期有利于识别干扰与地震前兆信息研究思路的实践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蔡作馨杨鼎鸿程庆斌邓宁林昊邓聪
关键词:地下含水层潮汐现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