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敦梅

作品数:15 被引量:158H指数:8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凋落
  • 4篇凋落物
  • 4篇土壤
  • 4篇群落
  • 4篇阔叶
  • 4篇阔叶林
  • 4篇常绿
  • 4篇常绿阔叶
  • 4篇常绿阔叶林
  • 3篇凋落物分解
  • 3篇性状
  • 3篇亚热带
  • 3篇养分
  • 2篇亚热带常绿阔...
  • 2篇养分循环
  • 2篇三峡库区
  • 2篇生态系统
  • 2篇松林
  • 2篇群落特征
  • 2篇群落组成

机构

  • 13篇重庆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重庆市农业科...
  • 2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安徽科技学院
  • 1篇景德镇学院
  • 1篇上海辰山植物...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4篇林敦梅
  • 4篇马克平
  • 3篇赖江山
  • 3篇米湘成
  • 2篇徐远杰
  • 2篇任海保
  • 2篇姚婧梅
  • 2篇庞梅
  • 1篇徐武兵
  • 1篇陈国科
  • 1篇李银
  • 1篇高雷明
  • 1篇王希华
  • 1篇郭劲松
  • 1篇何强
  • 1篇向建英
  • 1篇杨巍
  • 1篇石明
  • 1篇智悦
  • 1篇王逸之

传媒

  • 3篇科学通报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城市林业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峡库区马尾松林土壤真菌群落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22年
土壤真菌是地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碳和养分循环中发挥重要功能。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三峡库区22个马尾松林表层土壤(0~10 cm)真菌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子囊菌门与担子菌门为优势真菌类群,常见类群包括散囊菌目、红菇目和银耳目。真菌功能群以腐生真菌与外生菌根真菌为主,欧石南类菌根真菌也较常见。冗余分析表明,无论是对整个土壤真菌群落还是不同真菌功能群,环境变量对群落结构的影响均强于空间变量,说明在较小的空间尺度上生境过滤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超过扩散限制。地上生物量、电导率、有效磷、容重、碳氮比、硝态氮、粉粒占比是影响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但影响不同真菌功能群的最关键环境因子存在差异。
陈历睿林佳妮沈蓉朱广宇赖江山林敦梅
关键词:马尾松林真菌多样性功能群
土壤微塑料污染现状、来源、环境命运及生态效应被引量:36
2021年
微塑料作为一类新兴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全球环境中.目前,针对水生生态系统尤其是海洋环境的微塑料污染已得到广泛且深入的研究,但针对土壤微塑料污染近年才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重点对土壤微塑料的污染现状、来源、环境命运及生态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微塑料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中广泛存在,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及功能造成严重威胁.土壤中微塑料的主要来源路径包括塑料薄膜残留物分解、污泥堆肥及污水灌溉、有机肥施用和大气沉降等;进入土壤环境的微塑料会在外因作用下继续发生降解或迁移.此外,本文重点介绍了微塑料污染对土壤系统的生态效应,包括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以及植物的影响.为加强土壤微塑料污染研究、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杨光蓉陈历睿林敦梅
关键词:生态效应土壤生态系统
缙云山亚热带森林林下常见蕨类叶与细根分解碳氮磷释放动态被引量:2
2019年
凋落物分解是森林碳和养分循环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森林凋落物分解研究主要关注森林优势树种.虽然蕨类植物是亚热带森林林下层的重要组分,占林下层大量的生物量,但其凋落物分解过程很少被关注.本研究用缙云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下12种常见的蕨类叶和细根进行分解实验,监测分解113, 198, 386和586 d后的碳氮磷释放动态.结果表明:蕨类叶与细根初始碳含量无显著差异,但叶的初始氮磷含量均显著高于细根.多数物种叶的碳氮磷释放速率显著快于细根,且叶的碳氮磷主要表现为简单的直接释放模式,而细根的碳氮磷释放则表现出直接释放、富集-释放、富集-释放-富集、始终富集等复杂模式.氮、磷残余率随碳残余率的变化格局分别受初始氮、磷含量的影响.叶与细根间碳氮磷残余率的相关性表现出不同的格局:碳残余率在分解113, 198和386 d后均为显著正相关,但586 d后关系不显著;而磷残余率除在113 d时关系不显著外在其他时间点均显著正相关;但氮残余率在整个分解过程均无显著关系.该结果表明地上地下分解速率是否存在显著相关性与元素类型及分解时间有关.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量化蕨类植物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和养分循环的重要性提供参考.
杨术芳豆鹏鹏王红娟王芳杨光蓉林敦梅
关键词:蕨类植物细根分解养分释放
底栖分解类群对金佛山森林溪流凋落物混合分解的影响
2023年
凋落物分解对于维持源头溪流生态系统碳和养分平衡有重要意义。以亚热带典型源头溪流金佛山溪流为代表,选取3种河岸带常见凋落叶为分解对象,设计3个单种和4个混合物种的凋落物组合,在原位放置3种孔径的分解袋(0.05mm、0.25mm和2mm),探讨混合凋落物的性状与底栖分解类群对叶片质量损失和混合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微生物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相对贡献均大于50%,小型和大型底栖动物进一步加速了凋落物的分解过程。(2)单种凋落物分解速率存在显著差异:八角枫(Alangium chinense,质量损失率为53.05%)>缺萼枫香(Liquidambar acalycina,30.00%)>薄叶润楠(Machilus leptophylla,12.63%)。(3)混合凋落物中仅微生物参与的处理均表现为负的非加和效应,其中八角枫+缺萼枫香、八角枫+薄叶润楠、八角枫+缺萼枫香+薄叶润楠三个处理的效应显著;小型底栖动物加入后均表现为正的非加和效应,但不显著;在微生物、小型和大型底栖动物的共同作用下,缺萼枫香+薄叶润楠和八角枫+缺萼枫香+薄叶润楠的两个处理的正的非加和效应显著。亚热带源头溪流中凋落物分解功能与河岸植物和分解者类群的复杂性密切相关。
韦冰豆鹏鹏王芳姚婧梅林敦梅智悦何强黄屿玥史思捷冯莹王洪锐裴文杰
云南哀牢山常绿阔叶林的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1
2017年
理解物种丰富度在空间上的变化,阐明植物群落组成对生境异质性的响应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与生境异质性有关的生态位分化对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格局和物种分布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分布在云南哀牢山的4种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42个森林样地的调查取样,探讨了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分布和树种丰富度在地形和土壤环境梯度上的变异。结果表明:4种常绿阔叶林的树种组成有显著的差异。季风常绿阔叶林的树种丰富度极显著地高于其他3种类型;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极显著地高于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其他类型之间的差异不显著。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显示,海拔、坡度、土壤含水率及有机质等9个环境梯度是控制森林群落结构和树种分布的主要因素。土壤有效硼、海拔、全钾和凹凸度为树种丰富度的最佳预测变量,累积解释了树种丰富度63.2%的变异。地形和土壤因子一起能够解释哀牢山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组成和树种丰富度的大部分变异。
徐远杰林敦梅石明谢妍洁王逸之管振华向建英
关键词:生境异质性群落组成常绿阔叶林
重庆市主城区22种常见绿化树种凋落叶的持水特性
2021年
文章以重庆市主城区22个常见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通过蒸馏水浸泡法测定凋落叶的持水特性;再通过测定不同树种凋落叶的性状,分析其与凋落叶持水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所有树种凋落叶的吸水量呈对数增加;不同树种凋落叶的标准持水力(浸泡1 h)和最大持水力(浸泡24 h)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其中黄葛树的标准持水力最大(90.5±2.1)%,鸳鸯茉莉的最大持水力最大(268.0±22.5)%,而蚊母树的标准持水力(5.8±0.4)%和最大持水力(21.3±2.3)%均最小;标准持水力和最大持水力均与叶干物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最大持水力还与比叶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叶的性状可以预测其凋落叶的持水力特性。基于研究结果,在城市绿地中选择种植鸳鸯茉莉、红背桂、金丝桃、栀子花等灌木,以及黄葛树、广玉兰等乔木将更有利于提高城市森林凋落物层的水源涵养能力。研究结果可为提升城市绿地水源涵养功能的树种选择提供参考。
王芳林敦梅
关键词:绿化树种凋落叶叶片性状持水特性水源涵养
食碎屑动物通过摄食更多高质量的凋落物促进混合分解效应被引量:1
2024年
为探究凋落物混合对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以及食碎屑动物在凋落物混合分解中的作用,利用室内微宇宙试验,研究了食碎屑动物(等足类)对化学质量差异较大的两种凋落物(香樟和白兰)混合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00 d的分解,凋落物混合分解的平均分解率为52.1%,小于白兰凋落物的平均分解率(62.6%),显著大于香樟凋落物的平均分解率(33.6%)。添加等足类动物显著提高了凋落物的分解速率,香樟凋落物、白兰凋落物及两者混合的分解率分别提高14.4%、20.1%、22.1%。没有等足类动物参与凋落物混合分解时,混合分解效应不显著,等足类动物的参与显著促进了凋落物的混合分解效应,混合效应值为8.6%。食碎屑动物不仅提高了凋落物分解速率,还通过摄食更多化学质量更高的凋落物促进凋落物的混合分解效应。
蔡肖凌杨光蓉冯莹沈蓉赵亮林敦梅
关键词:凋落物分解养分循环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林层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的多变量关系被引量:8
2017年
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或生物量)间的关系是生态学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传统的观点认为群落生产力影响物种多样性,而近些年研究发现,随着物种多样性变化,群落生产力会发生改变.不同角度的研究引出了多样性和生产力之间谁驱动谁的争议.多变量生产力-多样性假说整合已有观点为解释两者关系提供了一个框架模型,该假说认为环境除了直接影响生产力外,还通过影响物种多样性从而间接影响生产力,而物种多样性则直接决定群落将环境资源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本研究利用古田山样地数据对该假说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环境因子直接影响地上生物量,并通过影响林冠层优势度和林下层物种丰富度间接影响地上生物量.优势度对林冠层和林下层生物量均有直接影响,但仅有林下层地上生物量受物种丰富度的影响,这可能与林冠和林下的光照差异引起不同林层内物种间关系不同有关.本研究为多变量生产力-多样性假说提供了一个实例,也表明保护优势物种和维持高的物种丰富度对森林生物量的提高都是必要的.
林敦梅庞梅赖江山米湘成任海保马克平
关键词:生物量结构方程模型
三峡库区城市富营养化河流凋落物的混合分解效应被引量:3
2021年
以三峡库区重庆市主城段清水溪为典型的城市富营养化河流代表,选取河岸带3种常见凋落叶为分解对象,设计了7种凋落物组合(3个单种和4个混合物种)和3种孔径的分解袋(50μm、250μm和2mm),开展原位实验,探讨混合凋落物的性状、功能多样性与底栖分解者类群及其交互作用对叶片质量损失和混合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仅有50%的处理表现为显著非加和效应(且均为负值),这与凋落物的性状密切相关.随着混合凋落物功能离散度的增加,尤其组合中含高木质素等难分解物质的凋落物时,分解变慢.微生物在富营养化河流混合凋落物的分解中占主导作用,小型和大型底栖动物均抑制了混合凋落物的分解过程.在富营养化河流的修复过程中,需重视河流凋落物分解功能,注重调整河岸带植物的配置,以及提升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并恢复底栖动物在凋落物分解中的正面效应.
豆鹏鹏林敦梅王芳黄屿玥高杰杨巍韦冰李伟姚婧梅
关键词:凋落物分解底栖动物
三峡库区马尾松林土壤铁、铝对有机碳的影响
2024年
为了解不同形态铁、铝矿物对土壤有机碳稳定的影响,以三峡库区典型土壤质地类型的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选择性溶解提取法测定晶质矿物(DH)、短程有序矿物(HH)和有机金属络合物(PP)中的铁、铝矿物及其结合有机碳的含量,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模型探讨了不同形态铁、铝矿物及其结合有机碳与土壤有机碳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形态铁、铝矿物含量分布为DH>PP>HH,且随土壤黏粒组分增加有明显的上升趋势.DH、PP和HH提取碳含量分别为(6.11±0.35)mg/g,(6.25±0.46)mg/g和(1.14±0.06)mg/g,分别占土壤有机碳的(32.06%±1.95%),(32.61%±2.33%)和(5.95%±0.33%).提取碳与金属物质的量比值(C:Fe+Al)表现为PP>DH≈HH,表明铁、铝矿物随结晶度的增加,与有机碳的结合方式从共沉淀和络合向吸附作用转变.提取碳含量与对应提取金属(Fe+Al)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提取铁、铝矿物是土壤有机碳变异性的第一解释变量(74.65%).总体而言,铁、铝矿物与有机碳的相互作用驱动了三峡库区马尾松林土壤有机碳的稳定累积,其中晶质铁、铝矿物和有机金属络合物起主导作用.
李一林敦梅魏培邹翠赵洋沈蓉蔡肖凌王尘辰朱广宇郭劲松
关键词:植被恢复马尾松林土壤有机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