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芳灿

作品数:39 被引量:310H指数:13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应用真菌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主题

  • 27篇香菇
  • 16篇交配型
  • 11篇交配型因子
  • 6篇交配
  • 5篇栽培
  • 4篇原生质
  • 4篇原生质体
  • 4篇质体
  • 4篇食用
  • 4篇食用菌
  • 4篇种质
  • 3篇性状
  • 3篇栽培菌株
  • 3篇数量性状
  • 3篇培菌
  • 3篇偏分离
  • 3篇种质资源
  • 3篇重组体
  • 3篇孢子
  • 3篇系统发育

机构

  • 36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黄冈师范学院
  • 3篇济宁师范专科...
  • 3篇教育部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2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

  • 38篇林芳灿
  • 12篇李安政
  • 10篇林范学
  • 7篇程水明
  • 5篇徐学锋
  • 4篇汪中文
  • 3篇代江红
  • 2篇孙勇
  • 2篇熊杰
  • 1篇杨新美
  • 1篇潘志明
  • 1篇苏玮
  • 1篇蔡亚君
  • 1篇王克勤
  • 1篇程莉
  • 1篇付艳平
  • 1篇傅杰
  • 1篇张树庭
  • 1篇李国庆
  • 1篇谢甲涛

传媒

  • 5篇华中农业大学...
  • 4篇菌物系统
  • 4篇菌物学报
  • 3篇中国食用菌
  • 3篇食用菌学报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Journa...
  • 1篇长江蔬菜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菌物研究
  • 1篇第三届会员代...
  • 1篇中国菌物学会...
  • 1篇第二届菌物教...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 2篇1995
  • 3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82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食用菌栽培学》
杨新美林芳灿周普国
中国食用菌栽培学是中国现代菌蕈学科中具有权威性的一部应用真菌专著。它系统地总结了中国人民关于食用菌蕈的认识、应用及人工栽培的极为丰富的历史经验;同时,充分吸收了近代世界各国的有关真菌学的先进理论、基础知识和先进技术。因此...
关键词:
关键词:真菌人工栽培
略论与食用菌种间融合子鉴定有关的几个问题——与杨国良等先生商榷被引量:2
1991年
近来,我们先后在《食用菌》、《中国食用菌》上拜读了杨国良等先生有关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与黑木耳(A. quricula)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科研论文。据悉,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有关木耳属种间育种取得成功的首次报道,值得庆贺。但是,该文闸述的某些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似欠妥当,同时,作为一项鉴定已逾一年的科研成果,在正式发表时仍对融合子的鉴定只字未提,这就大大削弱了文章的科学性和说服力。下面,仅就有关的主要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杨国良先生及广大读者指正。一、“酵母膏缺陷型”不宣作为准确的遗传标记。营养缺陷型是在氨基酸。维生素、碱基一类营养物质的合成上发生缺陷,只有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相应营养物之后才能正常生长的一种生化突变型,是原生质体融合中常用的一种遗传标记。为了准确检出融合子并对融合子进行遗传分析。
林芳灿
关键词:食用菌育种
B交配型因子对香菇双核体核型分离比的影响被引量:10
2005年
通过探明A或B交配型因子对双核体回收核型的影响,探讨了香菇双核体经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后两个成员核偏分离现象的遗传基础。结果表明,B因子或某些假定的与B因子连锁的基因明显影响去双核化后核的存活力,而A因子对此无明显影响。B因子的特异性与分离自两类异核体(A≠B≠和A=B≠)回收的成员核的存活比例密切相关。可以根据这种功能将B因子排成一个分级的序列。两个参试菌株中的4个B因子的特异性顺序为B1>B3>B4>B2。
程水明林芳灿
关键词:香菇原生质体偏分离
湖北省香菇自然种群交配型因子分析被引量:18
1996年
以在湖北省无栽培菌株抱子传播的香菇(Lentinula edodes)自然发生地随机采集的32个野生香菇菌株为材料,用原生质体单核体和孢子单核体配对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鉴定样本中的交配型因子,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菌丝原生质体单核体、孢子单核体的交配型比例及样本中特异交配型因子的分布频率。在大部分菌株中,菌丝原生质体单核体的两种交配型呈预期的1:1之比,孢子单核体的四种交配型亦呈预期的1:1:1:1之比.从样本中鉴定出52个特异的A因子及55个特异的B因子,而且这一系列特异性的A因子和B因子都呈随机分布。与栽培菌株相比,野生菌株的交配型因子重复频率要低得多,表明香菇自然种群经过长期遗传变异积累了丰富的种质资源。在今后的香菇菌株遗传改良工作中.更多地引人野生种质资源以丰富育种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汪中文林芳灿
关键词:香菇交配型因子种群种质资源
亚洲香菇Lentinula edodes系统发育学地位的重新评估与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0
2005年
测定了60个中国野生香菇菌株的rDNA的内转录间区(ITS)序列,结合GenBank已有的48个其他地区不同种的菌株的序列数据,构建Lentinula属内的系统发育树。结果将该属分成了两大支共7个谱系,西半球一支2个谱系,东半球一支5个谱系,聚类结果与形态种的划分明显相关。亚洲菌株在东半球的5个谱系中占两席,系统发育关系分析表明这两大谱系所代表的种质资源的地位特殊,不可缺少。谱系Ⅴ的菌株数量明显扩大,覆盖范围的地理空白也得以填补,成为了亚洲香菇的主流谱系之一;谱系Ⅰ的菌株数量庞大,覆盖了绝大部分被研究区域,有进一步分化成两类的趋势。这表明中国(亚洲)是重要的香菇自然群体遗传多样性中心。将谱系Ⅰ分成Ⅰa和Ⅰb 两个亚类,与谱系Ⅴ一起进行亚洲范围内香菇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中国东部沿海、西北高原和中国西南及喜马拉雅地区的多样性最为丰富,是亚洲香菇的3个多样性重点保护区域。
徐学锋李安政程水明林范学林芳灿
关键词:香菇系统发育遗传多样性分析香菇菌株系统发育学GENBANK群体遗传多样性
香菇自然群体中个体间的空间分布及其遗传联系被引量:25
2001年
应用体细胞不亲和性反应、交配型因子分析和基因组DNA的RAPD分析,研究了一个分布于方圆约1km的6根倒木上的18个香菇野生菌株间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该群体大多数菌株间配对(80.4%)体细胞不亲和,而同一倒木菌株间配对的体细胞亲和率达 62.5%。不同倒木菌株间未发现体细胞亲和的配对。该群体存在 11个特异的A因子和7个特异的B因子。同一倒木的菌株有的交配型因子相同,有的则不同。不同倒木的菌株大多数交配型因子不同,未发现交配型因子完全相同的菌株。RAPD分析显示,体细胞亲和的菌株,交配型因子完全相同的菌株,在基于DNA相似系数的遗传相关聚类中,首先聚为小类。总起来看,在自然群体中,香菇个体间的遗传差异与其空间分布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大,菌株间的异质性相应增高。
代江红林芳灿
关键词:香菇RAPD分析
用简并PCR对香菇B交配型因子部分DNA片段的克隆与鉴定
香菇Lentinula edodes是一种异宗结合的食用蕈菌,具有由两个不连锁的交配型因子(A和B)控制的四极性交配系统。尽管这种观点已经得到公认,但由于交配型因子仍未被克隆测序,故对其分子基础仍缺乏了解。本研究利用简并...
李安政林芳灿
关键词:香菇
文献传递
香菇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相关及通径分析被引量:16
1995年
本研究对香菇的平均菇重、菇数、菇峰期等三个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的遗传相关及通径系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平均菇重及菇数与产量呈正相关,且后者与产量的相关达极显著水平,而菇峰期与产量则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三个性状对产量的决定系数之和达96.41%.表明该三个性状为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
林芳灿
关键词:香菇通径系数数量性状
食用菌异宗结合种的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被引量:6
1993年
导言借助单核化方法得以从一个双核体中重新找到组成该双核体的两个单核成员。到现在为止,已经采用过三种单核化的方法:a)机械处理;b)化学处理;c)菌丝饥饿。在机械处理方法中(Fries &Aschan,1952),只有一小部分细胞存活而且仅能重新找到一种核型。在化学处理方法中(Miles &Raper,1956;Takemaru,1964a1964b)。
林芳灿朱勤钊
关键词:食用菌原生质体单核化
香菇基因组中EST-SSR的构成和分布被引量:15
2007年
从真菌基因组计划网站(FGP)和NCBI网站数据库下载了符合条件的总长度为8.1×106bp的11150条香菇的EST(包括10条cDNA)序列,通过SSRhunter1.3软件结合手工查找,从中发现2.83%即316条EST含有一共469个SSR,平均每17.3kb出现一个EST-SSR。在所有EST-SSR中,三碱基和六碱基SSR出现最多,分别占EST-SSR总数的38.00%和20.00%。出现较多的基序为(A)n、(T)n、(GA)n、(AG)n、(TGA)n、(GAT)n和(TCTTT)n,占所有EST-SSR的35.39%。
林范学程水明李安政林芳灿
关键词:EST-SSR基序香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