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辉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苯并(A)芘
  • 3篇遗传毒性
  • 3篇微核
  • 3篇CYP1A1
  • 2篇多氯联苯
  • 2篇HEPG2细...
  • 1篇代谢
  • 1篇代谢酶
  • 1篇人胚
  • 1篇人胚肝
  • 1篇人胚肝细胞
  • 1篇牛磺
  • 1篇牛磺酸
  • 1篇胚肝细胞
  • 1篇染毒
  • 1篇微核实验
  • 1篇细胞色素
  • 1篇细胞色素P4...
  • 1篇细胞遗传毒性

机构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鲁文清
  • 5篇林辉
  • 4篇张驰
  • 3篇陈学敏
  • 3篇魏巍
  • 2篇刘爱林
  • 1篇曾高峰
  • 1篇李习艺
  • 1篇鲁力
  • 1篇肖德强
  • 1篇吴姗芸

传媒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癌变.畸变....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2007全国...
  • 1篇武汉市第二届...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多氯联苯126与苯并(a)芘联合作用致代谢酶改变对HepG2细胞遗传毒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背景与目的:探讨多氯联苯126(PCB126)对苯并(a)芘[B(a)P]遗传毒性的影响。材料与方法:设PCB126三个剂量(0.01、0.10、1.00nmol/L),B(a)P一个剂量(50μmol/L)组,设三甲基胆蒽(3-MC)为阳性对照,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对照,以各PCB126浓度染毒HepG2细胞48h后,再与B(a)P联合染毒24h。通过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细胞CYP1A1酶活性(EROD);并采用胞质分裂阻滞法微核实验(CBMNT)分析各组细胞的微核率(MN‰),并计算核分裂指数(NDI)。结果:与溶剂对照相比,PCB126各浓度组和50μmol/L的B(a)P单独作用及联合作用均可诱导CYP1A1酶活性显著增加,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微核率显著升高仅见于50μmol/L的B(a)P单独作用组,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10、1.00nmol/L的PCB126和50μmol/L的B(a)P联合作用时,与B(a)P单独作用相比,CYP1A1酶活性和微核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PCB126在本试验条件下未显示出遗传毒性作用,但对B(a)P的遗传毒性作用具有一定的增强效应。
张驰林辉魏巍刘爱林陈学敏鲁文清
关键词:苯并(A)芘微核CYP1A1
多氯联苯和苯并(a)芘联合作用对HepG2细胞CYP1A1和微核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多氯联苯(PCBs)153通过诱导P450酶活力对苯并(a)芘[B(a)P]遗传毒性的影响。方法PCB153设3个剂量组(1、10、100μmol/L),B(a)P设1个剂量组(50μmol/L),DMSO为溶剂对照组,3-甲基胆蒽(3-MC)为阳性对照组。以不同浓度的PCB153(1、10、100μmol/L)染毒HepG2细胞48h后再与B(a)P联合染毒24h。通过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HepG2细胞CYP1A1酶活力(EROD)。同时采用胞质分裂阻滞法微核试验(CBMNT)分析细胞的微核,计算微核率和核分裂指数(NDI)。结果与溶剂对照组相比,1、10、100μmol/L的PCB153和50μmol/L的B(a)P单独染毒均可诱导EROD活力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剂对照组比较,100μmol/L的PCB153和50μmol/L的B(a)P可诱导微核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a)P单独染毒组比较,B(a)P和PCB153联合染毒时,EROD活力和微核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溶剂对照组比较,100μmol/L的PCB153和50μmol/L的B(a)P及所有联合染毒组均使HepG2细胞NDI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PCB153对B(a)P的遗传毒性作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可能与PCB153诱导P450酶活力有关。
张驰林辉魏巍刘爱林陈学敏鲁文清
关键词:多氯联苯苯并(A)芘微核细胞色素P450酶酶诱导
多氯联苯126预先染毒增强苯并[a]芘对HepG2细胞的遗传毒性
目的:探讨多氯联苯126(PCBl26)预先染毒对苯并[a]芘(B(a)P)所致HepG2细胞遗传毒性的影响。 方法:设PCBl26三个剂量(O.01、0.1、lnmol/1)组,B(a)P一个剂量(12.5μ...
林辉魏巍张驰陈学敏鲁文清
关键词:苯并[A]芘CYP1A1HEPG2细胞遗传毒性
文献传递
牛磺酸对苯并(a)芘致L-02细胞损伤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牛磺酸对苯并(a)芘(B(a)P)致人胚肝细胞(L-02细胞)染色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L-02细胞为靶细胞,按完全随机设计分成5组:(1)空白对照组;(2)溶剂对照组;(3)B(a)P染毒组:设12.5,25,50μmol/L3个剂量染毒细胞;(4)牛磺酸组:设1.0,2.0,4.0mmol/L3个浓度,加入培养体系后继续培养24h;(5)牛磺酸预防组:L-02细胞先以3个不同浓度的牛磺酸预处理24h,再加入25μmol/L的B(a)P培养24h。各组均设3个平行样。收获细胞后用微核实验检测染色体损伤,计算微核率和核分裂指数。结果牛磺酸单独作用于L-02细胞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高浓度牛磺酸诱导的微核率降低,核分裂指数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低到高3个剂量B(a)P单独染毒L-02细胞诱导的微核率为(34.67±2.52),(45.33±4.16),(60.00±7.21)%。核分裂指数分别为1.326±0.034,1.228±0.006,1.148±0.012,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微核率升高,核分裂指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两者均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低、中、高浓度牛磺酸预防组诱导的微核率对应为(30.33±3.51),(25.67±1.53)和(23.00±1.00)%。均比单纯25μmol/LB(a)P染毒组诱导的微核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中、高浓度牛磺酸预防组对应的核分裂指数为1.455±0.011,1.474±0.015和1.1492±0.013,比单纯25μmol/LB(a)P染毒诱导的核分裂指数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两者均呈剂量-反应关系。结论B(a)P能诱导肝细胞染色体损伤,且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牛磺酸预处理对B(a)P引起的肝细胞毒性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吴姗芸鲁力林辉鲁文清肖德强李习艺曾高峰
关键词:牛磺酸苯并(A)芘人胚肝细胞微核实验
PCB126和B(a)P联合作用对HepG2细胞P450酶及遗传毒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氯联苯PCB126通过诱导P450酶活性对苯并(a)芘(B(a)P)遗传毒性的影响.&lt;br&gt;  方法:设PCB126四个剂量(0.01、0.1、1、10nmol/L),B(a)P一个剂量(50μm...
张驰林辉鲁文清
关键词:多氯联苯苯并(A)芘P450酶遗传毒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