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柴凤霞

作品数:15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酒泉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蛋白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淋巴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癌
  • 1篇胆囊肿瘤
  • 1篇蛋白相关
  • 1篇蛋白原
  • 1篇电机
  • 1篇定量聚合酶链...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多项肿瘤标志...
  • 1篇心病
  • 1篇血常规
  • 1篇血浆
  • 1篇血浆同型
  • 1篇血浆同型半胱...
  • 1篇血浆同型半胱...

机构

  • 13篇酒泉市人民医...

作者

  • 13篇柴凤霞
  • 6篇樊玉兰
  • 6篇窦心灵
  • 2篇窦晓军
  • 1篇张丹
  • 1篇邓斗兴
  • 1篇马志仁
  • 1篇贺伟
  • 1篇邢程
  • 1篇焦丹
  • 1篇唐丽华
  • 1篇刘守亮
  • 1篇吴河山
  • 1篇付雪梅
  • 1篇陈军龙
  • 1篇许丽
  • 1篇柴丽
  • 1篇赵桂良
  • 1篇王磊

传媒

  • 5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甘肃医药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加味破格救心汤2号对阳虚水泛兼血瘀型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探讨加味破格救心汤2号对阳虚水泛兼血瘀型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慢性肺心病阳虚水泛兼血瘀型患者7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纠正心衰“金三角”方案药物、降肺动脉压及吸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加味破格救心汤2号治疗。治疗2周后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和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6 min步行运动实验(6 minutes walking test,6 MWT)、NYHA分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BNP、6 MWT、NYHA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吴河山马志仁刘守亮柴凤霞张丹付雪梅陈军龙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
Lp-PLA2和hs-CRP在动脉粥样硬化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22年
心脑血管疾病是临床高发疾病,死亡率较高。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炎症可促进AS的形成,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已被证明具有较强的促AS作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直接参与了AS的形成过程,对血管炎症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较低的生物学变异性。
柴凤霞唐丽华王磊
关键词: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高敏C反应蛋白动脉粥样硬化
尿液CEACAM1检测在膀胱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尿液CEACAM1检测在膀胱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2016年1月~12月酒泉市人民医院膀胱癌患者64例,从另一个医院选取膀胱癌患者包头市肿瘤医院膀胱癌患者26例,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
柴凤霞
两种核酸提取方法在HCV RNA荧光定量检测中的比较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比较氯仿-异丙醇法和核酸提取柱法在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荧光定量检测中的灵敏度、重复性和抗干扰性。方法分别用两种方法提取核酸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CV RNA含量,比较两种方法对检测灵敏度、重复性和抗干扰性的影响。结果两种核酸提取方法的灵敏度相近,但核酸提取柱法的重复性和抗干扰能力明显优于氯仿-异丙醇法。结论两种核酸提取方法的灵敏度差别不大,基本都能满足临床需要,核酸提取柱法更具优势。
柴凤霞
关键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AM83A和CA15-3水平与不同临床分期乳腺癌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FAM83A联合CA15—3检测,分析FAM83A联合CA15—3检测与不同时期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FAM83A在112例乳腺癌患者及56例乳腺良性疾病中的表达,同时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CA15-3水平,分析FAM83A与CA15—3水平与不同,法床分期乳腺癌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患者中分期越高血清FAM83A与CA15-3水平越高(正相关性),不同分期之间血清FAM83A与CA15-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血清FAM83A与CA15—3水平,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疾病者,P〈0.05。结论FAM83A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可作为乳腺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一个新的标志物,FAM83A联合CA15—3检测可作为乳腺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指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柴凤霞
关键词:CA15-3乳腺癌预后评估
104100例住院病人Rh(D)和ABO血型联合检测结果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对住院病人进行Rh(D)和ABO血型联合检测在提高输血安全方面的重要性。方法:采用试管法对104100例住院病人同时进行Rh(D)和ABO血型检测。结果:ABO血型分布:A型30012例(28.8%)、B型31438例(30.2%)、O型32958例(31.7%)、AB型9692例(9.3%);Rh(D)血型分布:Rh(D)阳性103711例(99.63%)、Rh(D)阴性389例(0.37%);Rh(D)阴性血型在ABO血型中的分布:A型82例(0.27%)、B型129例(0.41%)、O型128例(0.39%)、AB型50例(0.52%)。结论:对住院病人进行Rh(D)和ABO血型的联合检测,可及时检出Rh(D)阴性病人;对于需要输血Rh(D)阴性病人,可为其输注ABO同型的Rh(D)阴性血,避免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窦心灵樊玉兰柴凤霞闫霞
关键词:ABO血型RH(D)血型输血安全
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者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 405例35岁以上的男性体检者进行血浆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癌抗原(CA)199、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及胃蛋白酶原(PG)Ⅰ/Ⅱ联合检测,对2 395例35岁以上的女性体检者进行血浆TSGF、AFP、CEA、CA199、CA125及CA153联合检测。结果男性健康体检者TM检测阳性率中TSGF+CEA与CEA比较,TSGF+CEA+AFP与AFP比较,TSGF+CEA+CA199与CA199比较,TSGF+CEA+T-PSA与T-PSA比较,TSGF+CEA+PGⅠ/PGⅡ与PGⅠ/PGⅡ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健康体检者TM检测阳性率中TSGF+CEA与CEA比较,TSGF+CEA+AFP与AFP比较,TSGF+CEA+CA199与CA199比较,TSGF+CEA+CA125与CA125比较,TSGF+CEA+CA153与CA153比较,TSGF+CEA+CA125+CA153与TSGF+CEA+CA125比较,TSGF+CEA+CA125+CA153与TSGF+CEA+CA15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项TM联合检测提高了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有助于提高检测阳性率,减少漏诊,更适宜于35以上健康体检者的早期肿瘤筛查。
窦心灵赵桂良柴凤霞樊玉兰窦晓军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健康体检
止凝血相关指标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血清白蛋白相关性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bg)、抗凝血酶活性(AT:A)、D-二聚体含量(D-d im er)等止凝血相关指标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血清白蛋白(A lb)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肝硬化患者48例,正常人20例;分别测定血浆PT、APTT、Fbg、AT:A、D-d im er和血清A lb,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肝硬化组PT、APTT、D-d im e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与A lb呈负相关(P<0.01);Fbg、AT: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与A lb呈正相关(P<0.01)。结论上述止凝血相关指标在肝硬化患者有显著的变化,并与血清A lb显著相关,可作为肝硬化患者的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
窦心灵柴凤霞樊玉兰
关键词: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部分促凝血酶原时间抗凝血酶类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
冷凝集现象对血常规多项参数检测结果的干扰及处理对策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冷凝集现象对血常规多项参数检测结果的干扰及其消除方法。方法将4例有冷凝剂现象的血常规标本,分别于37℃水浴前、后在Sysmex XN-1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全血细胞计数,记录检测结果并分析细胞分布图及仪器报警信息。结果冷凝集现象可导致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结果假性减低,RBC、Hct与血红蛋白浓度(Hb)的关系严重不符,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结果假性增高,同时造成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结果减低,但Hb结果无明显变化,并出现直方图、散点图异常,仪器报警提示RBC凝集及双峰RBC分布。标本经37℃水浴20min后,冷凝集现象消除,上机检测时血常规各项参数检测结果均恢复正常,直方图及散点图恢复正常,无仪器报警提示。结论冷凝集现象可导致血常规多项参数检测结果严重失真,因此,在检测血常规标本时应及时发现冷凝集标本,对其进行37℃水浴20min后可以解除标本凝集,从而使血常规各参数的检测结果得以校正,为临床提供正确有效的检验报告。
窦心灵樊玉兰柴凤霞柴丽许丽
关键词:冷凝集素血细胞分析仪细胞计数
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9年
脑梗死目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有些脑血管病患者中并未发现高血脂症、高血压、糖尿病等传统危险因素,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HCY)水平升高者却占一定比例。大量资料表明,高HCY血症在引发普通人群心、脑及外周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已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作者对43例脑梗死患者的血浆HCY水平进行了检测,旨在探讨血浆HCY水平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脑梗死的关系。
窦心灵樊玉兰柴凤霞贺伟窦晓军
关键词:脑梗塞半胱氨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