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梅静

作品数:91 被引量:461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3篇护理
  • 41篇介入
  • 27篇动脉
  • 24篇冠状
  • 24篇冠状动脉
  • 20篇心肌
  • 18篇介入治疗
  • 17篇心脏
  • 17篇术后
  • 17篇冠状动脉介入
  • 16篇心肌梗死
  • 16篇梗死
  • 15篇心病
  • 15篇血管
  • 15篇冠心病
  • 14篇介入术
  • 14篇康复
  • 14篇干预
  • 12篇护理干预
  • 11篇动脉介入

机构

  • 4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2篇解放军白求恩...
  • 4篇白求恩国际和...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25...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91篇梅静
  • 17篇郭晓萍
  • 17篇杨莉
  • 17篇郭晓萍
  • 14篇李淑荣
  • 12篇孙家安
  • 12篇李淑荣
  • 11篇齐书英
  • 11篇杨莉
  • 10篇汝磊生
  • 9篇李育红
  • 9篇彭育红
  • 9篇李淑荣
  • 7篇李俊峡
  • 7篇郭小平
  • 6篇丁超
  • 5篇郭晓萍
  • 5篇李洁
  • 5篇梁艳敏
  • 4篇赵玉英

传媒

  • 9篇当代护士(中...
  • 6篇解放军护理杂...
  • 6篇华北国防医药
  • 5篇临床误诊误治
  • 4篇白求恩军医学...
  • 4篇第六届华北长...
  • 4篇第17届全军...
  • 3篇中华护理杂志
  • 3篇护理实践与研...
  • 3篇全科护理
  • 3篇THE 22...
  • 2篇护理学杂志(...
  • 2篇心脏杂志
  • 2篇护理管理杂志
  • 2篇护理学报
  • 2篇中国循证心血...
  • 2篇解放军医药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现代护理
  • 1篇临床荟萃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 13篇2011
  • 8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7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5篇1999
  • 4篇1998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内科护士多元化分层培训和目标管理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通过分层设置培训工作目标,建立科室质量控制体系,提高科室的护理质量。方法把目标管理内容细化并进行实施,选拔护理组长,把护理部的检查方案和科室结合起来,进行工作质量的指导与考核,建立客观的评价体系,比较管理实施前后各护理指标。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学术论文发表率、护理技术考核达标率及病人满意率,均得到提高(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多元化分层目标管理及培训,提高群体激励效应,实现良性竞争机制,有利于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促进护理人员健康发展创立具有凝聚力及向心力的科室文化,有效提升科室护理服务品牌形象。
梅静郑玲郭小平
关键词:护理人员护理质量
慢性冠状动脉闭塞病变介入治疗136例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慢性冠状动脉闭塞(CTO)患者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可行性和影响因素。方法 136例CTO患者,术前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经桡动脉或股动脉途径行PCI治疗,总结靶病变导丝通过率、PCI治疗即刻成功率、手术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术中及住院期间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和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36例患者人均CTO病变1.2处,人均置入支架1.3个。闭塞处导丝通过率为89%,PCI即刻成功率为80.9%,手术时间1~5 h,平均2.3 h。术后心绞痛发作显著减少(术前心绞痛均在Ⅱ级及以上,而术后Ⅱ级及以上心绞痛仅占36.3%),心功能明显改善(术前LVEF 0.43±0.08,术后3、6、12个月分别为0.48±0.09、0.53±0.11和0.55±0.10),术中或住院期间无死亡患者,未发生不可救治的严重并发症。结论CTO患者成功PCI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且随着术者技术的成熟和器材改进,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与术者经验、患者全身情况、冠状动脉闭塞时间及闭寒病变的部位及特征、介入器械和手术技巧的合理应用等因素密切相关,与介入途径无明显相关。
汝磊生齐书英孙家安彭育红杨丽徐若华李淑荣杨莉梅静郭晓平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动脉闭塞性疾病心绞痛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的护理被引量:3
2012年
心力衰竭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阶段,病死率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5年病死率可高达50%。研究发现,心力衰竭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极高,且50%~70%的心力衰竭患者死于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即室速和室颤[1]。以前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
梅静郭小平杨莉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护理器质性心脏病恶性心律失常
1例矫正型大血管转位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护理
1998年
矫正型大血管转位是一种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在新生儿先天性畸形中占2%~3%。矫正型大血管转位的患者。
李育红李淑荣梅静丁庆华
关键词:安置心脏起搏器大血管转位永久起搏器临时起搏器先天性畸形
全文增补中
质量控制模式改进在提升心内科护理质量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一种适合心内科的质量控制方法,从而提升心内科护理质量。[方法]根据科室护理现状人员分工制定质量互评与多主体评价的质量控制方法。选择不同的评价主体进行评价,评价表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进行评分,按照各项目权重计算得分;科质量控制组每周对9项护理质量控制指标检查1次,每月4次,实施前后连续检查12个月,共96次;实施期间对住院病人发放问卷调查,比较实施效果。[结果]实施后9项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病人满意度高于实施前。[结论]质量互评多主体评价的质量控制方法,可增强临床护士的质量控制意识,加强工作中的相互督导,提高护士综合能力及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梅静郭晓萍杨莉
关键词:护理质量
83例起搏器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在置入人工心脏起搏器后随访的意义。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对83例置入心脏心脏起搏器患者进行分析,并与常规心电图进行比较,判断起搏器起搏、感知状况及与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失常,分析起搏器与自身心律相互作用的心电图改变。结果 DCG检测出起搏器功能障碍14例,检出率为16.9%,常规心电图检出起搏器功能障碍4例,检出率为4.8%,两者检出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DCG检出与起搏器无关自身心律失常55例,与起搏器相关性心律失常5例,发现伪融合波15例。结论 DCG起搏器功能障碍检出率高,可为起搏器置入后临床随访提供准确依据。
李育红李洁齐书英梅静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心脏起搏器心性出院后医疗
上肢动脉途径经皮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复杂冠脉病变可行性及安全性研究
汝磊生孙家安彭育红齐书英王冬梅赵玉英曲艺李俊峡徐若华郭晓萍张莉丁超杨莉梅静
近年来随着冠脉介入治疗技术和器械的改进,冠心病介入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但是仍有部分病例,特别是慢性闭塞病变,左主干病变,急性心肌梗死等病变技术难度大、即刻成功率低、术后再闭塞和再狭窄发生率高,被认为是介入领域最大的障碍和...
关键词:
关键词:冠脉介入治疗手术治疗
射频导管消融房室结改良术心电监测分析
1998年
为探讨射频导管消融房室结改良术所致心律失常的发生规律,分析射频导管消融房室结改良术22例术中及术后Nh的心电监测资料,并与预激旁道消融术22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房室结改良术中及术后心律失常及心率改变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旁道消融术(这P<0.05);术中主要的心律失常是交接区心动过速(81.8%)及室上性期前收缩(45.5%),而术后主要是窦性心率增快。这些改变多于术后4h之内恢复正常。提示除应慎选适应证、谨慎操作之外,术中及术后严密的心电监测也是十分必要的。
李淑荣李洁何振山梅静谷岩梅
关键词:射频导管消融房室结改良术心电监测心动过速
经皮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1例围术期护理
2015年
目的:探讨经皮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RDN)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RDN患者加强术前心理、常规检查、用药护理、饮食护理;术中做好手术器械、药品准备,并对特殊问题加强防范工作;术后给予用药、肢体血运、血压监测指导;重视出院指导和随访工作。结果:RDN治疗顽固性高血压行之有效且安全,具有比较显著且持久的降压作用。结论:做好RDN围术期护理和加强术中问题观察及处理,重视出院指导和随访工作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郭晓萍李淑荣梅静
关键词:顽固性高血压围术期护理
急性Q波与非Q波心肌梗死临床分析及护理
1999年
笔者分析1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心电图有无病理性Q波进行分类比较,旨在临床估计病情及判断预后.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在既往有无冠心病史、血清CPK峰值、并发泵衰竭、恶性心律失常者(包括室速、室颤、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以及梗死后心绞痛、4周内病死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无病理性Q波患者早期并发症少,近期预后较好,但对于无病理性Q波患者来说,残存较多的心肌仍处于缺血状态,故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高,并且易发生再梗死.由此可给患者提供各有侧重的治疗与护理.
梅静李淑荣梁艳敏李育红
关键词:心电图急性心肌梗死护理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