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德生

作品数:84 被引量:270H指数:10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大学青年教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细胞
  • 12篇肿瘤
  • 12篇关节
  • 11篇缺血
  • 11篇脊髓
  • 11篇股骨
  • 9篇手术
  • 9篇骨头
  • 9篇骨移植
  • 8篇股骨头
  • 7篇血性
  • 7篇缺血性坏死
  • 7篇坏死
  • 7篇股骨头缺血
  • 6篇再灌注
  • 6篇再灌注损伤
  • 6篇肉瘤
  • 6篇软骨
  • 6篇脱位
  • 6篇细胞间

机构

  • 62篇吉林大学中日...
  • 12篇吉林大学
  • 9篇白求恩医科大...
  • 6篇白求恩医科大...
  • 5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深圳市宝安区...
  • 2篇吉林大学第三...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解放军军需大...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吉林省人民医...
  • 1篇澳大利亚新南...
  • 1篇白城市医院
  • 1篇长春市第二医...
  • 1篇靖宇县医院

作者

  • 82篇段德生
  • 19篇王金成
  • 16篇高忠礼
  • 13篇高中礼
  • 12篇姜鸿志
  • 10篇朱庆三
  • 10篇孙庆
  • 9篇杨小玉
  • 8篇尹飞
  • 8篇谷长跃
  • 7篇李宏伟
  • 6篇李柱田
  • 6篇陈伟
  • 5篇刘光耀
  • 5篇郭丽
  • 5篇孙丹舟
  • 5篇赵立君
  • 5篇张远鹰
  • 4篇武汉
  • 4篇杨维明

传媒

  • 12篇白求恩医科大...
  • 7篇中国实验诊断...
  • 7篇吉林医学
  • 7篇中国老年学杂...
  • 6篇吉林大学学报...
  • 5篇骨与关节损伤...
  • 5篇中国骨伤
  • 4篇中国脊柱脊髓...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中华医学会脊...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8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 6篇2003
  • 7篇2002
  • 5篇2001
  • 8篇2000
  • 4篇1999
  • 3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4
  • 1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91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胸椎管哑铃形神经鞘瘤19例报告被引量:4
2000年
王金成高中礼李英普朱庆三段德生马长金
关键词:CT
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4例报告
1990年
自从1972年Feldman和Norman确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为原发性骨肿瘤以来,国内外学者有陆续报道,我院自1974年至1978年共收治MFH 14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4例中,男8例,女6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3岁,平均43.8岁。发病部位,
段德生姜鸿志谷长跃
关键词: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骨肿瘤假体置换
^(99m)Tc-MDP骨因子分析显像、骨三相显像及骨断层显像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的比较
2001年
目的 寻找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更有效的诊断方法。方法 选择 10例 (2 0个髋 )正常人和 2 8例 (35个髋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FHIN)患者分别进行骨因子分析显像、骨三相显像和骨断层显像 ,得到 3组结果并将 3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Ⅰ、Ⅱ期FHIN患者诊断的灵敏度以99mTc MDP骨因子分析显像最高 ,为 76 4% ,骨断层显像为5 2 9% ,骨三相显像 35 2 9%。骨因子分析与骨三相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 3者对Ⅲ期以上FHIN诊断的灵敏度基本一致。结论 99mTc
陈佐伟张英男张桂梅徐文贵高凤彤卢慧高中礼段德生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99MTC-MDP
胫骨骨膜切开术治疗小儿佝偻病型膝内翻畸形临床分析
2002年
目的 :研究胫骨骨膜切开术治疗小儿迟发性佝偻病膝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胫骨骨膜切开术治疗小儿迟发性佝偻病型膝内翻 87例。结果 :随诊 3个月~ 77个月 ,优良率 75例 ,占 86 %,所有患儿的症状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且无 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胫骨骨膜切开术治疗小儿迟发性佝偻病型膝内翻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效果良好 ,方法可行。
陆明林淑贤李淑华段德生
关键词:佝偻病膝内翻畸形儿童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人股骨转子间骨折被引量:11
1996年
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股骨转子间骨折用粗钢丝"8"字环形固定)治疗70岁以上高龄的外伤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12例。除1例术后6w因脑出血死亡外,其余11例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骨折愈合,髋关节屈曲超过90°,生活能自理,人工股骨头无松动和下陷。
刘玉坤段德生高忠义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头置换术
rhBMP-2在老年兔后外侧脊柱融合中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通过对老年和青年兔采用基因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和自体骨移植进行腰椎后外侧横突间融合手术实验研究,揭示rhBMP2在老年动物脊柱融合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24只雌性新西兰大白兔,体重3.5~4.5kg,6月龄(青年)和24月龄(老年)各12只。随机分成4组:①青年自体髂骨移植组[ICBG(Y),6只];②青年rhBMP2组[rhBMP2(Y),6只];③老年自体髂骨移植组[ICBG(O),6只];④老年rhBMP2组[rhBMP2(O),6只]。同一天施行腰椎后外侧横突间融合术。rhBMP2和自体髂骨分别植入两侧L5-L6横突间。术后3、6周分别处死一半。结果采用手动触诊,X线摄片,CT三维扫描和组织学评估。结果:X线片及三维CT显示rhBMP2组的融合率均高于自体髂骨移植组,而青年各组融合率比老年组高,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三维重建显示由于rhBMP2是液态,有流动性,成骨范围较大,不局限于计划融合区。组织学显示老年rhBMP2组成骨面积较青年rhBMP2组小,而且骨小梁结构也不如后者密集。结论:与自体髂骨移植比较,rhBMP2可显著增强老年兔脊柱后外侧融合率和新骨生成量,加快融合时间,可以取代自体髂骨移植。rhBMP2促进骨再生能力受年龄影响。
段兴威武汉谷长跃于彦杨小玉魏君段德生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脊柱融合术骨移植
核素因子分析显像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 :探讨核素因子分析显像方法对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 0例 2 0髋正常股骨头和 1 5例 1 8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核素因子分析显像 ,并与骨三相、SPECT进行了比较。结果 :AFHIN早期骨因子图像明显比正常股骨头影浓聚 ,其因子曲线呈缓慢上升趋势 ,而软组织和血因子图像及其因子曲线无明显异常。核素因子分析显像对早期AFHIN的诊断率为1 0 0 % ,明显高于SPECT(83 % )和骨三相 (72 % )。结论 :核素因子分析显像对早期诊断AFHIN具有很高的灵敏性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姜文学段德生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放射性核素显像
后纵韧带在后路间接减压治疗无脊髓神经损伤伴有椎管占位的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作用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后路间接减压与伤椎植钉治疗无脊髓神经损伤伴有骨块突入椎管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探讨后纵韧带的完整性对于骨块复位的影响。方法 43例患者在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未进行椎板切除,伤椎上下椎体与伤椎同时植钉进行撑开间接减压;A组为后纵韧带完整;B组后纵韧带破裂。术后随访观察伤椎椎体高度的恢复,节段后凸角的纠正情况,突入椎管的骨块复位情况以及有无神经损伤症状。结果 A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32个月,B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31个月,两组患者伤椎前缘、侧缘、后缘高度,节段后凸角和椎管截面积术后各项指标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椎管截面积有显著差异(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均无迟发性神经损伤发生。结论对于椎管内骨块占位但无神经功能障碍的胸腰椎爆裂骨折的行后路间接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尽管后纵韧带完整性影响椎管内骨块的复位,但后纵韧带破裂并非是后路间接减压的禁忌症,间接减压依然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张在恒段德生朱豪东厉玉杰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后纵韧带
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白细胞介素-1β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其作用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 - 1(ICAM - 1)及其调节因子白细胞介素 - 1β在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和作用。 方法 建立大鼠急性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模型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 ,检测脊髓再灌注损伤血管内皮ICAM - 1mRNA和白细胞介素 - 1β(IL - 1β)mRNA表达量。 结果 正常对照组和单纯缺血组不引起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表达量的增加 (P >0 .0 5 ) ,而再灌注后缺血区细胞因子、黏附分子的表达及多形核白细胞 (PMN)浸润先后发生了改变。缺血 30min后再灌注 2h ,IL - 1βmRNA的表达量为 (1.0 76± 0 .330 )V ,约为正常对照组的 2倍 (P <0 .0 1) ;再灌注 6h达到高峰 ,并持续至 12h。I CAM - 1mRNA表达量于再灌注 4h为 (0 .94± 0 .12 )V (P <0 .0 1) ;再灌注 12h ,其单位微血管面积内ICAM - 1蛋白荧光强度约比单纯缺血组增加了 3倍 (P <0 .0 0 1)。 结论 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时 ,ICAM - 1及其调节因子IL - 1β在继发性脊髓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杨小玉朱庆三孙庆赵立君秦彦国段德生
关键词:细胞间黏附分子-1白细胞介素-1Β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放射性核素因子分析显像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1997年
对正常中国人30髋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FHIN)病人35髋进行了放射性核素因子分析显像检查,同时与单光子发射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骨三相检查方法比较,并且进一步对FHIN手术后6个月的病人复查放射性核素因子显像。结果表明,放射性核素因子分析显像骨因子图中早期FHIN病人股骨头影较正常对照组明显浓聚,软组织影无明显差异,骨因子贡献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中晚期FHIN病例骨因子图中股骨头影和软组织影较早期FHIN病例明显浓聚,骨因子、软组织因子贡献率高于早期FHIN病例(P<0.05),而血因子贡献率低于早期FHIN病例(P<0.05)。手术治疗FHIN6个月后复查骨因子贡献率明显低于手术前(P<0.05),血因子贡献率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放射性核素因子分析显像、SPECT、骨三相检查方法异常检出率早期病例分别是76.47%、52.94%、35.29%,晚期异常检出率均是100%。
李宏伟段德生高忠礼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股骨头坏死缺血性坏死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