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舞

作品数:50 被引量:185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细胞
  • 18篇肿瘤
  • 8篇蛋白
  • 8篇基因
  • 7篇血管
  • 7篇直肠
  • 7篇干细胞
  • 6篇免疫
  • 6篇肝干细胞
  • 6篇病理
  • 5篇预后
  • 5篇直肠癌
  • 5篇胃癌
  • 4篇术前
  • 4篇周期
  • 4篇细胞周期
  • 4篇腺癌
  • 4篇腺瘤
  • 4篇内皮
  • 4篇肺癌

机构

  • 45篇广西壮族自治...
  • 6篇成都医学院
  • 5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徐州市第一人...
  • 1篇邹城市人民医...
  • 1篇山东省肿瘤防...

作者

  • 50篇殷舞
  • 26篇钟晓刚
  • 15篇黄顺荣
  • 13篇麦威
  • 9篇王晓通
  • 8篇李雷
  • 8篇刘馨莲
  • 8篇莫祥兰
  • 7篇韦海明
  • 7篇韩亚民
  • 6篇韦斌
  • 6篇刘斐
  • 5篇周敏燕
  • 4篇秦千子
  • 3篇罗茹予
  • 3篇孙静
  • 3篇唐耘天
  • 3篇李淑蓉
  • 3篇陈波
  • 3篇杨建荣

传媒

  • 9篇中国临床新医...
  • 5篇广东医学
  • 4篇山东医药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3篇广西医学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华夏医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生理学报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残胃癌外科治疗临床分析及再认识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分析残胃癌的外科治疗及其临床病理特征,对当前残胃癌外科治疗进行再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4年1月至2011年3月期间经内镜和病理学检查诊断为残胃癌并行外科治疗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首次疾病为良性的残胃癌(RGCB)者14例,胃癌根治术后残胃癌(RGCC)者12例,对其临床发病、HP感染、手术方式、组织病理学特点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RGCB距第1次胃切除术后的发病时间为15~44年(中位时间为26.3年),RGCC距第1次胃切除术后的发病时间为1~10.5年(中位时间为4.0年),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测残胃癌的HP感染率为73.1%(19/26),其中RGCB的HP感染率为71.4%(10/14),RGCC的HP感染率为75.0%(9/12),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例患者均再次进行了手术治疗,其残胃癌手术根治率为46.2%(12/26),其中RGCB根治切除率为57.1%(8/14),RGCC根治切除率为33.3%(4/12),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行根治性切除的12例患者中胃周淋巴结转移以小弯淋巴结转移率最高(83.3%,10/12),其次为空肠系膜淋巴结(33.3%,4/12)和脾门淋巴结(33.3%,4/12)。26例残胃癌术后病理分期:Ⅰ期3例,Ⅱ期2例,Ⅲ期14例,Ⅳ期7例。18例手术切除者术后病理报告提示有13例(72.2%)发生淋巴结转移;明确肿瘤侵犯胰腺或横结肠或脾脏者13例(50.0%);8例有腹膜转移(30.8%),其中RGCB的腹膜转移率为14.3%(2/14),明显低于RGCC的腹膜转移率(50.0%,6/12),P〈0.05。全组病例累积1年总体生存率为54.5%,3年生存率为38.5%,生存时间为2~6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生存分析结果表明,肿瘤的病理分期与是否接受根治性手术为残胃癌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P〈0.01),而患者年龄、性别、第1次疾病、病理分化程度以及HP感染均不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
钟晓刚殷舞麦威秦千子黄顺荣
关键词:残胃癌外科治疗病理特征预后HP感染
Dishevelled-1、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β-catenin和p120ctn的表达及不良预后相关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 Dishevelled(Dvl)亚家族成员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均存在过表达,但他们与β-catenin和p120ctn及患者预后的关系尚不清楚。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和RT-PCR法检测8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Dvl-1、Dvl-3与β-catenin、p120ctn表达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正常支气管黏膜上皮Dvl-1、3均呈阴性表达,而在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其异常表达率分别为52.5%(42/80)和51.3%(41/80),肺腺癌的阳性率均高于鳞癌,并与NSCLC的低分化高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0.05)。Dvl-1高表达与β-catenin异常表达相关(<0.01),而Dvl-3高表达与p120ctn异常表达相关(<0.01)。Dvl-1、3的异常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不良预后呈正相关(<0.05)。结论 NSCLC组织中存在着Dvl-1和Dvl-3的过表达,并与组织学分型、分化、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Dvl-1、3过表达分别与β-catenin、p120ctn异常表达相关。Dvl-1、3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异常表达可作为评估预后的辅助指标。
赵月高路孙波韦强罗茹予殷舞王恩华
关键词:DISHEVELLEDΒ-CATENINP120CTN肺癌预后
分泌型人内皮抑素基因过表达慢病毒的构建与表达
2013年
目的构建包装分泌型人内皮抑素(Endostatin)基因过表达慢病毒并表达。方法人工合成含人胰岛素信号肽和人Endostatin基因序列,利用pLVX-mCMV-ZsGreen载体质粒,构建慢病毒pLVX-hEndostatin-mCMV-ZsGreen质粒,通过293细胞包装制备慢病毒。利用重组慢病毒,转染肝干细胞,筛选胞外表达分泌型Endostatin的肝干细胞,观察其能否稳定表达。结果成功构建pLVX-hEndostatin-mCMV-ZsGreen,酶切鉴定及测序正确;该载体可通过293细胞包装慢病毒,该病毒携带人胰岛素信号肽和Endostatin基因序列,在肝干细胞中稳定表达分泌。ELISA检测Endostatin表达水平为18.58~34.20 ng/ml。结论分泌型人Endostatin基因过表达慢病毒成功制备并表达,可用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实验。
钟晓刚殷舞黄顺荣麦威刘斐李雷韦斌
关键词:血管内皮抑素慢病毒肝干细胞
外周造血干细胞转化为肝样干细胞的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在体外转化为肝样干细胞的诱导条件。方法选取自愿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符合入选标准患者,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化疗药物动员后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及免疫磁珠法筛选出CD34+的单个核细胞。将CD34+的单个核细胞分为对照组、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ic growth factor,HGF)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4)组、FGF4+HGF组、HGF+FGF4+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组。动态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15 d后免疫细胞化学检测Oct4、ALB、AFP、c-Kit、CK19及CD34在各组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HGF+FGF4+MCSF组:见大量类圆形细胞,贴壁生长,核仁明显,核质比例大,部分细胞串珠样生长; FGF4+HGF组:见少量类圆形细胞,余细胞形变明显;对照组、HGF组、FGF4组:仅个别细胞呈类圆形,大部分死亡。HGF+FGF4+MCSF组:Oct4、c-Kit、CK19、CD34阳性表达,AFP弱阳性,ALB阴性; FGF4+HGF组:细胞AFP、ALB阳性表达,CK19、CD34弱阳性表达,Oct4、c-Kit阴性;对照组、HGF组、FGF4组:检测指标均无表达。结论经HGF、FGF4及MCSF联合诱导后的外周血CD34+单个核细胞更易转化为肝样干细胞。
韩亚民殷舞莫明峥李雷蓝梅钟晓刚
关键词:外周血干细胞诱导分化
VETC(+)肝癌内皮细胞中波形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超声造影表现的关系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探讨VETC(vessels that encapsulated tumor clusters)的形成机制,明确VETC(+)肝癌内皮细胞中蛋白表达的特点及其与超声造影表现的关系。方法收集术前超声肿瘤直径在2~5 cm之间的肝癌石蜡标本64例,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判断肝癌组织中VETC(+)的形成,观察血管生成素2(Ang-2)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以150 ng/ml重组人Ang-2(rhAng-2)处理HUVECs细胞不同时间,体外观察Ang-2对内皮细胞vimentin蛋白表达的调控。分析肝癌患者的超声造影资料,比较VETC(+)和VETC(-)肝癌的超声造影表现特点。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64例肝癌标本中,VETC(+)27例(42.18%),典型表现为球状血管内皮细胞包绕的肿瘤细胞团;Ang-2在VETC(+)肝癌的癌细胞、癌组织内皮细胞中高表达;vimentin在VETC(+)肝癌的癌组织内皮细胞中高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150 ng/ml rhAng-2蛋白处理12、36 h的HUVECs细胞中,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78±0.102、0.918±0.092,显著高于处理6 h的HUVECs细胞(0.322 ±0.061,均P〈0.01)。超声造影显示,与VETC(-)肝癌的大片状、弥漫性充盈比较,VETC(+)肝癌在动脉充盈期多表现为裂隙状、条索状的向心性充盈。VETC(+)肝癌和VETC(-)肝癌单位直径(cm)所需充盈时间分别为(3.95±0.22)s和(2.28±0.27)s,VETC(+)肝癌的单位直径充盈时间长于VETC(-)肝癌(P〈0.01)。结论Ang-2和vimentin的高表达与肝癌的VETC形成有关,是VETC(+)肝癌的潜在治疗靶点。超声造影中裂隙状、条索状充盈的动脉相提示肿瘤为VETC(+)肝癌。
蓝春勇凌冰郭文文殷舞钟晓刚韩亚民董小锋
关键词:超声造影血管生成素2波形蛋白
促凋亡线粒体蛋白BNIP3在弥漫型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分级之间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Bcl-2家族促凋亡线粒体蛋白BNIP3在弥漫型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分级之间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9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WHO Ⅱ)、9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Ⅲ)、11例多型性胶...
刘馨莲曾浩黄蕤陈铌王晓洁殷舞陈雪芹周桥
关键词:BNIP3
文献传递
胃丛状血管黏液样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临床病理学观察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胃丛状血管黏液样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PA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学表型及其鉴别诊断。方法收集3例PAM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胃镜、肉眼及光镜观察并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和sP法)染色,复习文献和总结。结果例1为31岁男性,例2和例3分别为47岁和42岁女性,例1、2因上腹部疼痛就诊,例3为持续性上腹胀2个月就诊。胃镜检查显示3例肿瘤均主要位于胃窦部,呈团块状突向腔内,最大径分别为8.0、4.5和4.6cm,其中例2伴有溃疡。3例肿瘤均位于胃壁内,低倍镜下显示特征性的丛状或多结节状生长方式,由梭形细胞、纤细的小血管和黏液样的基质所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梭形瘤细胞主要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和肌特异性肌动蛋白(MSA),例3灶性表达结蛋白和h-caldesmon。例1中的部分瘤细胞尚表达上皮细胞膜抗原和CAM5.2,例3灶性表达CDl0、孕激素受体。结论胃PAMT是一种非胃肠道间质瘤性间叶性肿瘤,好发于胃窦部,熟悉其病理学特点有助于与其他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毕蕊盛伟琪王坚殷舞韦海明刘馨莲
关键词:胃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miR-4516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2023年
microRNAs(miRNAs)是一组小的非编码RNA,在恶性肿瘤的生物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miR-4516是其主要成员之一,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转移、预后及对化学药物敏感性等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该文对miR-4516在消化系统肿瘤、胶质母细胞瘤、乳腺癌、视网膜母细胞瘤、甲状腺癌等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殷舞钟晓刚
关键词:MIRNAS恶性肿瘤
Dishevelled-1,3影响肺癌细胞侵袭机制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散乱蛋白(Dvl)亚家族成员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均存在过表达,但不同亚型对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和可能的机制尚不清楚。方法检测转染Dvl-1和Dvl-3后肺癌细胞系T细胞转录因子(Tcf)转录活性的改变,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p120连环蛋白(p120ctn)的表达,以及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Dvl-1和Dvl-3过表达后,肺癌细胞中p120ctn蛋白水平均上调,但Dvl-3可明显上调p120ctn mRNA水平。同时,Dvl-1过表达后Tcf转录活性明显上调,而Dvl-3未明显影响Tcf转录活性。应用β-catenin和p120ctn抗体抑制β-catenin和p120ctn蛋白作用后,可分别显著抑制由Dvl-1和Dvl-3增强的细胞侵袭能力。结论 Dvl-1可能主要通过经典Wnt通路中的β-catenin,而Dvl-3则可能主要通过与非经典Wnt通路相关的p120ctn影响肺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赵月孙波高路韦强罗茹予殷舞王恩华
关键词:Β-连环蛋白P120连环蛋白肺癌
115例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115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117、DOG-1及CD34蛋白的表达、基因测序法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并分析影响GIST预后的因素。结果 115例GIST患者中,病理类型以梭型细胞为主型95例(82.6%),上皮细胞为主型17例(14.8%),混合细胞型3例(2.6%)。CD117、DOG-1、CD34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6%、92.2%、84.2%。CD117、DOG-1、CD34蛋白在不同性别、肿瘤大小、危险度分级、核分裂数及是否转移分组中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3例CD117阳性表达患者的DOG-1、CD34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12例CD117阴性患者(P<0.001)。109例患者获得随访,1年、3年、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0.1%、63.4%、48.6%,其中行根治切除患者1年、3年、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100%、84.2%、70.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NIH危险度分级、是否转移、手术方式与患者生存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转移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影响GIST预后的因素有肿瘤大小、NIH危险度分级、手术方式、转移情况,其中否转移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
殷舞农涛黄顺荣麦威王晓通韩亚民钟晓刚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手术预后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