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淑霞
- 作品数:10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定西地区旱农科研推广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高稳系数法对黄芪品比试验结果的评价被引量:1
- 2012年
- 对10个优良黄芪品种(系)2008—2010年的品比试验结果采用高稳系数分析法(HSC)进行了高产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评价黄芪新品系的高产稳产性可靠实用,新品系HQZX04-07-01、HQN03-03高产稳产,较对照品种陇芪1号分别增产56.0%、51.4%。
- 刘效瑞尚虎山汪淑霞郑金宝
- 关键词:新品系高稳系数法高产性稳产性
- 2个新育成黄芪品种(系)的RAPD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甘肃省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选育的2个黄芪品种(系)陇芪1号、HQN03-03进行PCR扩增反应,以鉴别其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陇芪1号筛选出的12条引物共扩增出112个位点,平均每条引物能扩增出9.3个位点;HQN03-03筛选出的13条引物共扩增出107个位点,平均每条引物能扩增出8.2个位点。这2个黄芪品种(系)的主谱带基本一致,说明二者的遗传背景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次谱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从分子水平上说明这2个黄芪品种(系)具有一定的遗传差异性,也说明了甘肃省黄芪资源具有遗传多样性。
- 刘效瑞杨宁王春明尚虎山汪淑霞王兴政
- 关键词:RAPD
- 黄芪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
- 尚虎山宋振华汪淑霞刘效瑞陈向东水清明王海荣王兴政姚兰韩儆仁荆彦民王春明何宝刚马伟明马英文殷花
- ①.任务来源:《黄芪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是甘肃省农科院2010年立项的"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2010GAAS13)。黄芪是定西市著名大宗道地中药材,近年来,定西市委、市政府把中药材作为重点支柱...
- 关键词:
- 关键词:选育
- 甘肃当归新品系DG2005-02选育及推广
- 王春明马伟明王富胜刘效瑞刘欢欢赵强韩儆仁徐鸿耀王兴政荆彦民尚虎山何宝刚汪淑霞郭增祥徐福祥马英
- 内容摘要:该成果具有地创新性、主要数据及结果:1、该项目采用系统选择法选育出了当归新品系DG2005-02。该品系根为肉质性直根系,茎为淡紫色,叶片大,花苞呈淡紫色,花白色,双悬果,种果千粒重1.909g。2、经检测:总...
- 关键词:
- 关键词:当归选育
- 白条党参新品种选育及推广
- 荆彦民何宝刚刘荣清刘效瑞刘国强王兴政杨宁景彩艳姚兰史丽萍尚虎山王春明汪淑霞马伟明韩儆仁马英
- 该成果具有的创新性、主要数据及结果:1、该项目应用100 uev/u 14N重离子束,剂量1×10<'16> N<'+>/cm<'2>,对渭党1号辐照处理,按照诱变育种程序,采用RAPD方法进行了遗传差异性分析,筛选出了...
- 关键词:
- 关键词:党参诱变育种选育
- 甘肃当归新品系DGA2000-03选育及研究
- 李应东刘效瑞杜弢王春明晋玲荆彦民赵强王引权吕建华管青霞何宝刚王富胜张延红尚虎山赵勇马英王惠珍马伟明王艳汪淑霞
- 1.课题来源与背景:该项目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当归、黄芪、大黄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究(2007BAI37B01)的子项目。由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主持,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近代物...
- 关键词:
- 关键词:当归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种质资源利用
- 旱作区氮磷钾配施对黄芪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在定西市旱作区研究了氮、磷、钾肥配施对黄芪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N 54.0 kg/hm2、P2O5 81.0kg/hm2、K2O 67.5 kg/hm2时黄芪主要农艺性状表现良好,紫纹羽病发病率、病情指数最低,较不施肥处理增产28.3%,纯收益增加15 201.4元/hm2,投产比1∶2.69。
- 徐敬珲宋振华刘效瑞尚虎山汪淑霞
- 关键词:氮磷钾肥配施旱作区
- 甘肃当归新品系90-01大面积示范与推广
- 何小谦陈永军王春明潘玉琴尚虎山周祥张霖牛国勤张治平吕建华荆彦民何宝刚刘效瑞刘荣清汪淑霞马英韩儆人陈向东景彩艳贺永斌
- 1.简要技术说明该项目技术依据为定西市旱农中心多年总结的:当归规范化育苗技术规程、当归熟地育苗新技术规程、高效制种技术规程、当归黑色地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当归早薹综合防治技术规程、当归麻口病综合防治新技术规程、成药期丰产...
- 关键词:
- 关键词:当归育苗技术
- 黄芪新品种陇芪3号选育及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应用快中子束辐照植物育种技术选育出高产且内在质量优良的黄芪新品种。方法:利用不同能区100ueV/u14N快中子束,辐照剂量为50Gy,对陇芪1号种子进行辐照处理,然后按作物诱变育种程序,选育出适宜在黄苠主产区栽培,抗逆性强,抗病虫性广,丰产性好,且质量符合中国药典标准的黄芪新品种。结果:选育出的黄芪新品种陇芪3号,多年多点试验平均鲜芪产量9828kg/hm2。较对照品种陇芪1号增产17.1%;特、一等品出成率平均53.3%,较对照提高10个百分点;根腐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25%和8.75%,分别较对照降低3.46和2.79个百分点;内在质量:总灰分2.6%、浸出物31.7%、黄芪甲苷0.089%、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0.080%,质量显著优于2010年版中国药典标准。结论:选育出的陇芪3号(原代号:黄芪HQN03-03)为黄芪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并丰富了黄芪育种学理论。适宜在海拔1600~2400m,年降水量450~600mm的半干旱及二阴生态区应用。
- 徐敬珲刘效瑞宋振华尚虎山汪淑霞王兴政
- 关键词:选育研究
- 几种农药配比处理土壤对黄芪紫纹羽病的防治效果初报
- 2012年
- 田间试验比较了不同农药种类及配比对黄芪紫纹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5%毒死蜱颗粒剂15kg/hm2、5%辛硫磷颗粒剂15 kg/hm2、40%百菌清悬浮剂15 kg/hm2混合后加水37.5 kg稀释,再在稀释液中加入细沙土750 kg施于黄芪根部,紫纹羽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低,防效最好,且根系产量最高,为13 111.1 kg/hm2,较不施药增产1 666.7 kg/hm2,增产率14.6%,纯收益较不施药增加15 628.2元/hm2,投产比1∶3.55,且对作物安全。
- 徐敬珲刘效瑞尚虎山汪淑霞
- 关键词:土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