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幼庭

作品数:35 被引量:170H指数:10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动力工程及工...
  • 8篇化学工程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电气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1篇流化
  • 11篇流化床
  • 9篇热解
  • 7篇神经网
  • 7篇神经网络
  • 7篇锅炉
  • 6篇循环流化床
  • 6篇气化
  • 6篇煤气
  • 5篇蒸汽
  • 5篇生物质
  • 4篇受热
  • 4篇受热面
  • 4篇数学模型
  • 4篇供热
  • 3篇能源
  • 3篇热系统
  • 3篇网络
  • 3篇联产
  • 3篇炼油

机构

  • 35篇清华大学
  • 3篇西安热工研究...
  • 1篇河北建筑工程...
  • 1篇化工公司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作者

  • 35篇沈幼庭
  • 22篇李定凯
  • 7篇吕子安
  • 6篇唐松涛
  • 5篇郭兵
  • 4篇杨瑞昌
  • 4篇王智微
  • 3篇侯斌
  • 3篇徐秀清
  • 2篇杨家庆
  • 2篇马润田
  • 2篇连晨舟
  • 2篇曹柏林
  • 2篇师涌江
  • 1篇武彬
  • 1篇王永庆
  • 1篇晏黎
  • 1篇王翠苹
  • 1篇郑洽余
  • 1篇何莉莉

传媒

  • 5篇工程热物理学...
  • 4篇清华大学学报...
  • 3篇石油化工
  • 2篇热力发电
  • 2篇能源研究与信...
  • 1篇发电设备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系统工程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化工学报
  • 1篇中国电力
  • 1篇动力工程
  • 1篇核动力工程
  • 1篇煤气与热力
  • 1篇锅炉技术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年份

  • 4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4篇1998
  • 5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89
  • 2篇1988
  • 1篇1986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挥发份燃料在循环流化床燃烧室中挥发份释放的统计模型被引量:12
2001年
研究高挥发份燃料的挥发份在循环流化床燃烧室(CFBC)中的释放分布对这类燃料在CFBC中的燃烧计算非常重要。本文根据现有的文献和实验结果,认为挥发份在燃烧室中的释放分布可用威布尔(Weibull)函数来描述。用优化方法求得了不同挥发份成分的分布参数。将得到的分布参数带入CFBC综合模型,计算燃烧室中烟气成分的浓度场,结果较其它分布模型更接近于实验值。
王智微李定凯唐松涛沈幼庭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燃烧室挥发份热解统计模型燃煤锅炉
低温核供热的系统优化及投资临界值的确定被引量:1
1998年
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将热源、热网、热用户做为一个整体,使其技术和经济指标最佳。为此提出了兼有区域热水锅炉房的核供热系统优化数学模型,文中将所述模型归纳为一个有产量约束、多地点、多设备、不同原料、同一产品的工厂选址及其中设备的最优配置问题。在保证供热系统最优的前提下,建立了核供热站投资临界值的判断标准,给出了核供热站投资临界值及所对应有机燃料价格临界值的定义和求解方法。
师涌江沈幼庭王永庆马昌文
关键词:核供热数学模型
水蒸汽流化条件下的煤气化实验与模型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对赤峰的两种褐煤进行了煤热解气化实验研究,考察了气化室温度和流化状态等实验条件变化对煤气产率、组分的影响,得到了具体条件下的煤气化综合过程实验数据。同时在煤热解、焦碳以及多组分气体之间的气化、流态化等单一过程模型的基础上对上述煤气化实验过程建立了综合过程模型。通过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的比较,采用非线性规划方法,识别出综合模型中的主要模型参数,从而使综合模型可以对于某一煤种在一定实验条件范围内进行可靠预测,结果表明这种参数识别方法是研究复杂过程的有效方法。
崔琳沈幼庭李定凯郭兵赵浮
关键词:煤热解气化流态化
流化床中生物质热解过程的混沌神经网络模拟被引量:14
2003年
在流化床内用若干种生物质材料进行了氮气流化条件下的常压热解实验 .为研究生物质的热解规律 ,建立了混沌神经网络模型对其进行模拟 .分别按照 3种方案进行了神经网络的模拟 ,经过比较确定了对于流化床内生物质热解过程最为有效的网络输入方案 ,该方案充分考虑了实验运行参数、生物质料的工业分析数据以及化学成分分析数据 ,可以对热解产物给出较好的预测 .
唐松涛李定凯吕子安沈幼庭
关键词:生物质热解混沌神经网络流化床
一氧化碳在循环流化床燃烧室中的燃烧模型被引量:13
2000年
为了研究一氧化碳在循环流化床燃烧室 ( CFBC)中的燃烧 ,通过对纯气相反应中一氧化碳燃烧速率的若干常用公式的比较识别 ,根据 CFBC内的气固结构特点 ,分析了一氧化碳在循环流化床燃烧室中的燃烧机理 ,提出了一氧化碳有效反应空间的概念 ,从而建立了一种适合于循环流化床燃烧室条件的一氧化碳燃烧计算模型。
王智微李定凯沈幼庭郑洽余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燃烧室一氧化碳燃烧模型
循环流化床煤气-蒸汽联产炉被引量:11
1994年
介绍一种“八五”攻关新开发的循环流化床煤气-蒸汽联产炉工艺、试验结果及设计特点。它生产蒸汽及中热值煤气。煤气可供工业生产用也可民用。 联产炉工艺是在循环流化床燃烧锅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有一个流化床燃烧室和一个热解室。燃烧室和热解室之间有热物料循环,并组成有机整体。煤在进入燃烧室之前先经热解室热解气化、产生煤气,剩余的半焦进入燃烧室燃烬。由于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因而其燃烧效率可>98%。煤气化所需热量由循环热物料提供、热解过程不需氧气和空气,因而,有较高煤气热值和转换效率、热效率。 介绍一台10t/h蒸汽产量的工业用煤气-蒸汽联产炉工艺及其预测结果;还介绍一台35t/h蒸汽产量的联产炉设计方案及其预测结果。
徐秀清沈幼庭李定凯马润田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
一个大型能源系统的线性规划模型被引量:3
1986年
本文在考虑了煤矿、运输(铁路和港口)、电站各自不同的基建和生产规律以及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可用来求得以燃煤电站替代燃油电站的最佳方案和相应最佳经济效益的线性规划模型。同时还给出了通过对实例进行计算得出的结论。
杨家庆李定凯沈幼庭
关键词:线性规划模型能源系统运输环节运输能力
生物质气化过程的混合神经网络模拟被引量:16
2001年
用几种生物质原料进行了水蒸汽流化条件下的常压气化实验。为得到各种生物质的气化特性 ,用混合神经网络模型对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模型得到的气化产率与实验数据吻合得较好。神经网络给出的气化特性能正确地反映实际的生物质气化过程。模拟结果还显示 ,草本生物质和木本生物质在气化过程中 ,各种煤气成分的释放有不同的规律。
郭兵唐松涛吕子安李定凯沈幼庭
关键词:生物质气化神经网络
水平加热管束间汽液两相内循环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本文针对卧式火管式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特点,对水平加热管束间的汽液两相内循环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用单纤光导探针测定了加热管束间的空泡份额分布。同时开发了二维汽液两相低雷诺数湍流漂移数学模型和相应的数值计算方法。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符合良好,证实本文开发的数值模拟方法是可靠的。
杨瑞昌郑荣钏沈幼庭
关键词:内循环两相流蒸汽发生器
煤气化过程的神经网络直接辨识被引量:6
1999年
煤在水蒸汽环境中气化时,煤的热解和焦的气化同时发生,两个过程有一些相同的产物,因此无法通过测量确定两个过程各自的进行情况。如果用煤的热解模型和焦的气化模型共同描述煤在水蒸汽中的气化过程,由于缺乏必要的数据,难以保证模型参数的合理性。要直接描述煤热解和焦气化形成的综合过程,传统的数学回归方法又难以胜任。本文用神经网络方法对煤在水蒸汽中气化的综合过程进行了直接辨识,取得了较好的模拟效果,并对煤在水蒸汽中的气化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煤气化过程的“活性焦比”模型提供了支持。
郭兵沈幼庭李定凯吕子安
关键词:煤气化神经网络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