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承德

作品数:102 被引量:995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9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领域

  • 53篇天文地球
  • 29篇农业科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生物学
  • 3篇核科学技术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0篇土壤
  • 22篇同位素
  • 16篇BE
  • 14篇有机碳
  • 10篇元素碳
  • 10篇碳循环
  • 9篇碳同位素
  • 8篇示踪
  • 8篇土壤有机
  • 7篇有机质
  • 7篇生态系统
  • 7篇气溶胶
  • 7篇黄土
  • 6篇森林土
  • 6篇森林土壤
  • 6篇土壤有机质
  • 6篇古气候
  • 6篇^14C
  • 6篇沉积物
  • 5篇悬浮物

机构

  • 94篇中国科学院
  • 14篇北京大学
  • 11篇中山大学
  • 5篇南京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地...
  • 4篇广东省生态环...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中国科学院广...
  • 2篇广东商学院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海南师范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上海大学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香港大学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东华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02篇沈承德
  • 53篇易惟熙
  • 38篇孙彦敏
  • 13篇刘东生
  • 13篇李志安
  • 12篇彭少麟
  • 12篇刘克新
  • 11篇高全洲
  • 10篇杨英
  • 9篇姜漫涛
  • 9篇丁平
  • 8篇邢长平
  • 8篇陈庆强
  • 8篇王宁
  • 7篇陶贞
  • 7篇付东坡
  • 7篇丁杏芳
  • 6篇魏秀国
  • 5篇周斌
  • 4篇孙伟

传媒

  • 11篇第四纪研究
  • 10篇科学通报
  • 10篇地球化学
  • 5篇地球科学进展
  • 4篇中国科学(D...
  • 4篇中国地理学会...
  • 3篇生态学报
  • 3篇核技术
  • 3篇沉积学报
  • 3篇地理科学
  • 2篇土壤学报
  • 2篇中国科学(B...
  • 2篇环境科学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稀土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冰川冻土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8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7篇2004
  • 10篇2003
  • 7篇2002
  • 7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5篇1998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O_2全球循环及其同位素示踪研究被引量:21
1995年
极地冰盖气泡研究表明,工业革命前大气圈天然CO2浓度约为280×10-6,天然CO2浓度变化反映了冰期-间冰期循环这一长期气候变化固有特征。工业革命后,大量人为CO2进人大气圈,人为CO2收支明显不平衡,一个大于2.6GTC/a的未知陆地生态汇很可能存在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土壤、岩溶作用、河流作用、地球化学作用、干旱-半干旱环境等系统以及海洋内部CO2循环的同位素示踪研究,可为人为CO2未知汇即“MissingSink”的探求提供线索。
沈承德易惟熙刘东生
关键词:同位素示踪二氧化碳大气圈
中国黄土 ̄(10)Be研究进展被引量:4
1995年
80年代中期,中国和瑞士科技工作者开始联合进行黄土 ̄(10)Be研究。建立了黄土 ̄(10)BeAMS测量的理想流程,发现了 ̄(10)Be在黄土地层良好保存性等重要地球化学行为特征,确认了黄土 ̄(10)Be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洛川黄土剖面0.4~138m段600多个样品进行了 ̄(10)Be测定,建立了2.5Ma以来大陆堆积物同位素记录曲线。地磁极性倒转期间, ̄(10)Be浓度平均增高20~25%、持续20~30ka。洛川、西峰黄土剖面 ̄(10)Be变化与深海沉积物δ ̄(18)O变化之间均存在极好相关性,据此建立了75万年以来黄土地层相对 ̄(10)Be时标;黄土堆积速率与各时期 ̄(10)Be沉降通量之间亦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据此可望建立 ̄(10)Be绝对时标。探讨了Raisbeck峰事件、 ̄(10)Be/ ̄(26)Al比值等在黄土地层定年中的应用前景和途径。引入物理意义明确的“磁性物质通量”概念,建立了 ̄(10)Be—磁化率模型,定量估算出磁化率中降尘和成壤两组分相对贡献,求得洛川区域S_0、L_1、S_1三时期年均降水量。精确测定了黄土石英中“就地”成因 ̄(10)Be含量,获得不同时期黄土源区侵蚀速率。
沈承德易惟熙刘东生
关键词:黄土地球化学
西江水体有机碳含量变化及悬浮物碳同位素的意义被引量:10
2011年
以西江马口断面水体为研究对象,讨论其有机碳含量、悬浮物同位素组成(δ13C、Δ14C)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西江马口断面有机碳含量呈现季节性变化,其中颗粒有机碳(POC)含量范围介于0.13~4.98 mg/L之间,溶解有机碳(DOC)含量范围介于0.98~4.17 mg/L之间,DOC/POC比值为1.34,远低于世界多数河流之比值。近年来马口断面悬浮物POCδ13C的变化范围介于-21.3‰~-26.1‰之间,随时间出现整体性漂移现象,表明流域生态环境整体改善。POCΔ14C变化范围介于-132‰~-425‰之间,与取样期间的流域降水过程及土壤的侵蚀相关。
魏秀国李宁利沈承德郭治兴
关键词:POCDOC
^(10)Be与黄土的堆积演化被引量:13
1989年
本文报道了0.75Ma以来中国洛川和西峰黄土剖面的^(10)Be测量结果。黄土^(10)Be记录与深海钻孔沉积物δ^(18)O之间有着极好的相关性。根据这种相关性,建立了0.75Ma以来洛川和西峰剖面的地层时标,进而计算了黄土堆积速率和^(10)Be通量,给出黄土风成沉积的简单定性模式。
沈承德刘东生J.BeerH.OeschgerG.BonaniM.SuterW.Wlfli
关键词:^10BE黄土加速器质谱
海南岛滨海木麻黄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
<正> 采用ICP-MS对海南岛滨海木麻黄林植物—土壤系统中的46种微量元素进行分析,试图探索微量元素在海岸土壤—维管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循环和归宿等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在生物体内可能存在的反映生物与地球表面环境物质交...
刘强毕华黄澜彭少麟沈承德
文献传递
西峰晚更新世黄土剖面高分辨元素记录被引量:7
1994年
利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INAA)对西峰晚更新世黄土剖面81个样品进行了测定,获取了30个元素高分辨深度变化曲线,并与 ̄10Be变化曲线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了一些元素与 ̄10Be相类似,也具有与深海沉积物δ ̄18O变化相关的深度变化规律,因而可作为气候环境变迁标志。
易惟熙沈承德钟红海胡国辉刘东生
关键词:晚更新世黄土剖面
气体正比计数管-1024道14C测定仪降低测量本底、提高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
沈承德姜漫涛孙彦敏易惟熙
采用O-H型计数管即中心管与屏蔽管一体的紧凑结构降低本底;以铅屏蔽代替原有钢屏蔽,并辅之以多层内屏蔽材料,屏蔽室内有上下两层结构,可容纳两套正比计数管同时工作,屏蔽体积小,使用方便,屏蔽效果好;采用负高压,内计数管和外计...
关键词:
关键词:低本底
华南热带亚热带土壤碳循环与生物量持续发展研究
沈承德易惟熙孙彦敏刑长平姜漫涛黄仁良
五棵松剖面和坑口剖面14C年龄与深度呈现良好线性关系,五棵松剖面最老年龄为5572年,而坑口剖面的年龄仅为2830年,表明全新世时期华南亚热带存在红土化作用,鼎湖山亚热带森林砖红壤是全新世的产物。鼎湖山亚热带森林砖红壤有...
关键词:
关键词:土壤碳循环
干旱半干旱地区大火历史及其与古气侯变化关系研究
易惟熙沈承德杨英孙彦敏
“元素碳”记录可望应用于短尺度气候变化事件的识别,同时表明了东亚季风区与北大西洋区气候可能存在着某种遥相关性。
关键词:
关键词:元素碳古气候变化
利用14C示踪估算森林土壤CO_2排放通量
沈承德孙彦敏易惟熙邢长平杨英
对中科院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鹤山丘陵综合开放试验站、北京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等地进行了野外勘察和采样。根据14C测定结果:估算了核试验14C穿透深度及土壤地层表观年龄;估算了土壤有机质更新速...
关键词:
关键词:森林土壤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