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金虎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骨折
  • 4篇椎体
  • 3篇椎体后凸
  • 3篇椎体后凸成形
  • 3篇椎体后凸成形...
  • 3篇椎体压缩
  • 3篇后凸
  • 3篇后凸成形
  • 3篇后凸成形术
  • 3篇成形术
  • 2篇压缩骨折
  • 2篇压缩性
  • 2篇压缩性骨折
  • 2篇疏松性
  • 2篇椎体压缩骨折
  • 2篇椎体压缩性
  • 2篇椎体压缩性骨...
  • 2篇肱骨
  • 2篇肱骨近端
  • 2篇肱骨近端骨折

机构

  • 9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苏州大学
  • 3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皖南医学院

作者

  • 9篇沈金虎
  • 9篇杨六中
  • 5篇李朝顶
  • 4篇王喜安
  • 4篇惠正广
  • 4篇罗仲伟
  • 4篇程飞
  • 3篇杨惠林
  • 2篇许杰
  • 1篇李朝品

传媒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南方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3
  • 4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双根钛针髓内弹性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探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双根钛针髓内弹性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采用双根钛针髓内弹性固定治疗的20例第5掌骨颈骨折患者的资料,分别记录患者随访时间、手术时长、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手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的20例患者中2例失访,随访时间6~13个月,平均7.55个月。手术时长15~28 min,平均21.30 min。住院时间3~7 d,平均4.85 d。18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0周,平均8.10周。未见神经、肌腱损伤等并发症。末次随总主动活动度(TAM)系统评定功能:优14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4.44%(17/18)。结论采用双根钛针髓内弹性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手术简便易操作、创伤小、固定可靠、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治疗费用低,可以早期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好,是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有效手段之一。
程飞张镇罗仲伟沈金虎杨六中
关键词:第5掌骨颈骨折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2008年11月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5例,共31个椎体,手术经两侧椎弓根或椎弓根旁入路扩张球囊使骨折塌陷椎体复位,充填骨水泥(PMMA)。观察术后症状改善及骨折复位情况。结果:2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减轻或消失,并于5~10天内出院,无1例出现并发症,椎体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作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新型微创手术,可有效缓解骨折引起的疼痛,改善功能并恢复椎体高度,矫正脊柱后凸畸形。
李朝顶杨六中沈金虎王喜安惠正广杨惠林
关键词: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骨科临床教学各个环节的把握与改进
2013年
骨科临床教学是一名骨科医生成长至关重要的阶段。教师的自身素质与课前准备、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及有效的考核制度等是提高骨科临床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朝顶杨六中沈金虎王喜安李朝品
关键词:骨科学临床教学
髓内钉与钢板固定肱骨近端Neer 3和4部分骨折比较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与PHILOS钢板治疗Neer 3、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PH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0年5月在本院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Neer 3部或4部PHF 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0例行交锁髓内钉固定,20例行PHILOS钢板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学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髓内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均显著优于钢板组(P<0.05);两组术中透视次数、切口愈合、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12~18个月,平均(14.48±3.16)个月.螺钉组主动活动时间显著早于钢板组(P<0.05),但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3个月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下降、肩前屈上举ROM、Neer评分和ASES评分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VAS评分、ROM、Neer评分和ASE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术后3d内复查X线片显示两组骨折复位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影像骨折愈合时间早于钢板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钉与钢板固定治疗Neer3或4部分骨折均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相比之下,交锁髓内钉固定的医源性损伤更小.
罗仲伟程飞何超龚广政张镇沈金虎杨六中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交锁髓内钉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探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VCF)中的应用。方法对2009年7月-2011年8月间收治的19例VCF患者采用PKP手术治疗并随访观察。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术前、术后疼痛情况及术前、术后患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24个月。术后腰背部疼痛均缓解。术前、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8.43±2.07)分、(2.75±1.13)分和(2.82±1.21)分;患椎前缘高度分别为(14.21±2.46)mm、(20.22±2.55)mm和(21.04±2.79)mm;Cobb角分别为(23.13±3.54)°、(7.56±2.62)°和(7.14±2.48)°。VAS评分、患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等指标,术后3 d、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经F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KP能迅速缓解疼痛,可恢复部分椎体高度及后凸角度,是治疗老年VCF的一种有效方法。
李朝顶杨六中沈金虎王喜安惠正广杨惠林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
手法复位、内固定加经单侧椎弓根植骨术治疗新发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25例
2012年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内固定加经单侧椎弓根植骨术治疗新发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治疗的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25例,均在伤后24 h内给予手法复位、内固定加经单侧椎弓根植骨术治疗。观察术前及术后3个月患者疼痛程度、手术前后Cobb角、病椎前缘高度,并计算病椎椎体前缘恢复比。结果 25例经随访椎体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术后CT扫描未见骨吸收及"蛋壳"现象,未见植骨颗粒后移进入椎管内。无断钉断棒、椎体失稳及继发后凸畸形等并发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平均得分术前8分,术后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3个月、9个月Cobb角及病椎前缘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椎前缘高度恢复比术前38.98%,术后5 d 96.52%,术后3个月94.84%,术后9个月93.57%。术后5 d、3个月、9个月病椎前缘高度恢复比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麻醉后手法复位、内固定及经单侧椎弓根植骨术治疗新发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减少了椎弓根钉的前后负荷,可维持术后椎体高度,有效防止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
许杰沈金虎李朝顶杨六中
关键词: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法复位内固定
肱骨解剖型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肱骨解剖型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二部分、三部分)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08月~2018年4月本院创伤中心采用髓内钉治疗1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其中Neer二部分骨折11例,三部分骨折5例。分别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患侧肩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45~105 min,平均(62.74±10.66) min。术中出血量80~220 ml,平均(110.56±17.41) 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2.35±2.36)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24±0.76)个月,未见有肱骨头内翻畸形愈合。末次随访肩关节功能活动范围平均:内旋(33.33±4.21)°、外旋(50.71±4.76)°、外展(130.24±12.74)°、前屈(135.24±13.12)°;肩关节VAS平均评分(1.52±0.20)分(1~10分);Constant-Murley评分平均(82.56±16.62)分,其中优4例、良10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0%。[结论]采用肱骨解剖型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二部分、三部分骨折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固定可靠,术后可早期行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手段之一。
罗仲伟程飞张镇龚广政许杰沈金虎杨六中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微创手术
股骨颈系统与空心钉固定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2023年
[目的]比较股骨颈系统(femoral neck system,FNS)与空心钉(cannulated screw,CS)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1年2月于本院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5例采用FNS固定,另外25例采用CS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FNS组的手术时间[(45.1±7.0) min vs (51.8±8.7) min,P<0.05]、术中透视次数[(8.8±1.8)次vs (15.5±2.4)次,P<0.05]、导针定位次数[(3.4±0.9)次vs (8.8±1.5)次,P<0.05]及下地行走时间[(4.0±1.2)周vs (6.2±1.1)周,P<0.05]均显著优于CS组,但是前者切口总长度[(4.5±0.5) cm vs (3.5±0.5) cm,P<0.05]和术中失血量[(84.6±21.1) ml vs (43.2±8.7) ml,P<0.05]均显著大于后者。FNS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11.1±1.2)周vs (13.5±1.5)周,P<0.05]显著早于CS组。随时间推移两组Harris评分、髋伸-屈ROM、髋内旋-外旋ROM均显著增加;术后1、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FNS组Harris评分[(55.2±3.2) vs (46.8±2.8),P<0.05;(80.8±3.4) vs (78.4±1.9),P<0.05;(89.8±2.6) vs (87.6±2.6),P<0.05]均显著优于CS组,但是相应时间点两组间髋伸-屈ROM、髋内旋-外旋ROM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Garden对线指数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颈干角及Tonnis髋退变分级无显著变化(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FNS具有手术时间短、稳定性强、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罗仲伟何超程飞龚广政惠正广沈金虎杨六中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骨折复位内固定空心钉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并发症危险因素的探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骨水泥外渗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PKP治疗的58例(97个椎体)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水泥渗漏的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均未发生球囊破裂、神经以及脊髓损伤,均对手术完全耐受。对58例患者进行6~24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4.5±5.5)个月。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椎体前缘及Cobb角高度均明显改善(均有P<0.00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水泥注入量多(OR=7.235,P<0.001)、有椎体周壁破坏(OR=21.165,P<0.001)是导致骨水泥渗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骨水泥注入量过多、有椎体周壁破坏是影响PKP手术发生骨水泥渗漏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当提高手术技术以预防骨水泥渗漏并发症的发生。
李朝顶杨六中沈金虎王喜安惠正广杨惠林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LOGISTIC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