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鼻骨骨折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0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5例鼻外伤患者的CT原始图像进行MPR和VR后处理,将鼻骨骨折分为单纯Ⅰ型(骨折线无移位),单纯Ⅱ型(骨折线伴移位),粉碎型骨折(单一或双侧鼻骨碎成三块及以上,即两条或两条以上贯通骨折线),复合型骨折(鼻骨骨折合并周围骨骨折),骨缝分离型(骨缝大于2mm或缝隙骨两端错位),将单纯的鼻泪管和上颌骨额突骨折也纳入统计。结果鼻骨骨折患者91例。单纯Ⅰ型9例;单纯Ⅱ型6例;粉碎型骨折5例;复合型骨折57例,其中合并眶骨骨折32例、鼻中隔骨折9例、鼻泪管骨折8例和上颌骨额突骨折44例;骨缝分离型23例,其中额颌缝分离1例,鼻颌缝分离22例;单纯上颌骨额突骨折11例;骨折累及鼻骨孔2例,骨折累及上颌骨额突根部神经小孔3例;眼肌损伤1例,球后出血1例。结论骨算法VR图像可以更真实显示颌面部骨缝及骨孔,多平面重组图像结合骨算法VR图像可以更加准确直观的显示鼻骨骨折。
- 渐楠韩永健赵鹏毕万利
- 关键词:鼻骨骨折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眶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眶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5例眼外伤眶骨骨折患者的多层螺旋CT图像,将多平面重组图像与CT轴位图像进行比较,将后处理图像可以发现新病变、进一步证实CT轴位图像的可疑病变、没有新发现三种情况定为A、B、C级。结果A级28处(24例),B级51处(32例),C级106处(42例)。CT轴位图像检出106处,后处理图像检出185处。眶内壁骨折49例、外壁骨折23例、上壁骨折13例、下壁骨折21例;视神经管骨折8例;鼻泪管骨折1例。结论MSCT后处理图像可以多方位准确显示眶骨各部的骨折,并能够显示CT轴位图像不易发现及分辨不清的骨折。
- 张峰峰渐楠赵鹏毕万利
- 关键词:眶骨骨折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孕中晚期胎儿小脑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单纯后颅窝池增宽关系MRI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利用MRI测量孕中晚期正常胎儿小脑横径及体积,研究其随孕周的发育规律,并探讨其在单纯后颅窝池增宽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纳入139例孕周为24-38周的正常胎儿,行胎儿颅脑1.5T MRI检查,在三维后处理工作站(OsiriX软件)上测量小脑横径(TCD)、体积(CV),分析其随孕周变化的规律;另外同期纳入45例经产前超声及磁共振诊断为胎儿单纯后颅窝池增宽作为研究组,将其按孕周划分为两组(Ⅰ组:28-32周,20例;Ⅱ组,33-38周,25例),同时按孕周及例数匹配45例正常胎儿作为对照组,定量分析单纯后颅窝池增宽时胎儿小脑发育的情况。结果①胎儿小脑横径与孕周呈线性增长,直线方程为TCD=-1.746+0.182GA(R^2=0.953,P〈0.05),胎儿小脑体积与孕周呈指数增长,曲线方程为CV=0.072exp(0.151GA)(R^2=0.957,P〈0.05);②单纯后颅窝池增宽胎儿与正常胎儿相比分析得出:Ⅰ组,研究组胎儿小脑横径及体积与对照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Ⅱ组,研究组胎儿小脑横径及体积与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孕中晚期正常胎儿小脑横径及体积随孕周增加分别呈线性及指数增长趋势,此结果有助于评估胎儿小脑发育程度;胎儿单纯后颅窝池增宽与小脑横径及体积无明显相关性,这有助于对后颅窝池增宽的临床意义再认识。
- 李冠肖连祥渐楠赵慧田迷迷张帅林祥涛
- 关键词:小脑
- 滑膜肉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滑膜肉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肉瘤的临床资料及34例CT或/及MRI资料,分析其影像学征象。结果滑膜肉瘤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四肢关节(下肢,46%)。大多数病变较大(> 5cm; 82%),呈结节状或分叶状。CT表现:病变类似于肌肉密度,大多数病变内可见坏死、囊变,增强扫描病变呈异质强化; 8例(44%)于病灶周边见点状、长条状钙化。MRI表现具有两组特征:1)直径> 5cm的病变(18例),均表现为异质性,T1WI呈等或低信号,其中7例病灶内T1WI高信号提示出血;在T2WI中,10例(43%)观察到"三重信号征",12例见内部线样低信号分隔,其中6例呈多囊样改变; 2例存在液-液平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呈不均质强化; 2)直径<5cm的病变(6例),其中4例信号较均匀,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病变呈均匀强化; 2例呈多囊样改变,可见"三重信号征",呈结节样强化。12例病变DWI呈现高信号。结论滑膜肉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综合分析有助于术前诊断。
- 李冠林祥涛肖连祥渐楠石岩田迷迷张帅
- 关键词:滑膜肉瘤磁共振成像
-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鼻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12年
- 鼻骨骨折是颌面部的常见外伤,X线平片和常规CT往往不能准确显示骨折及类型、不易区分骨折与正常的细微结构,容易漏诊或误诊。影像技术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为鼻骨骨折的诊断提供了崭新、可靠的检查方法。本文就各种影像检查方法对鼻骨骨折的诊断特点进行综述。
- 渐楠毕万利
- 关键词:鼻骨骨折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鼻骨骨折的应用价值
- 目的:
鼻骨骨折在颌面部外伤中多见,以往鼻骨骨折的诊断主要依赖X线平片或常规CT检查,X线平片能检出多数鼻骨骨折,但由于普通X线平片检查受投照体位、部位重叠以及密度分辨率较差等的影响,有时鼻骨骨折容易漏诊;常规CT...
- 渐楠
- 关键词:鼻骨骨折多层螺旋CT检查后处理技术
- 胎儿骶、尾椎初级骨化中心正常发育规律的标本MR研究
- 目前宫内超声仍然是产前诊断和监测胎儿脊柱畸形的主要成像技术。然而,随着MR快速成像序列的发展,包括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半傅立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STE)、平面回波成像(EPI)和磁敏感加权成像...
- 渐楠
- 关键词:胎儿脊柱畸形骶尾椎发育规律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