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习勇
- 作品数:25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康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关于创新的哲学思考
- 2003年
- 创新是专属人和人类社会的范畴,是人的本质特性。创新是发展,是超越。产品创新、行为创新、观念创新构成了创新系统的结构。从创新的功能上看,创新不仅对良好的个人素质和人格的形成及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温习勇
- 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分析
- 2006年
- 和平发展是中国的重大战略选择,通过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分析,本文认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良性互动的大国关系和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等,为中国和平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同时,美国对中国的低认可度和低接受度、国际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以及国际舆论的负面影响,也使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着不利的国际环境。
- 温习勇明安松
- 关键词:中国和平发展国际环境
- 逻辑学教学方法浅探
- 2000年
- 逻辑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思维科学 ,但因其高度抽象 ,高度形式化 ,所以对逻辑课的教与学均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影响教学双边活动的开展。为了增强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改进教学方法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 温习勇
- 关键词:逻辑学教学思维科学教学质量对比教学法讨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
- 浅析当前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2
- 2005年
- 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素质教育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 是大学生能否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当前, 在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中尚存在着诸如政治信念脆弱, 政治思想观点模糊, 功利色彩严重等问题。因此, 高等院校应重视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 努力寻求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途径。
- 温习勇
- 关键词:政治思想素质大学生
-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思考被引量:3
- 2004年
- 时代的发展需要哲学的导引 ,民族和个人素质的提高需要哲学的参与。然而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 ,影响了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必须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 ,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以适应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唯有如此 ,才能真正发挥哲学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才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丰富知识和深刻思想的创造性人才。
- 温习勇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
-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
- 2003年
-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一重要思想深化了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反映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观点的深刻理解和创造性运用,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实际结合的原则和与时俱进的精神,为唯物史观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 温习勇
- 关键词:唯物史观党建工作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
- 论情境式教学在哲学教学中的运用
- 2005年
- 哲学课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决定了在哲学教学中特别需要氛围的渲染,需要情境的体验,需要心灵的沟通,以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增强哲学课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因此,在哲学教学中,引进和推广情境式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创设哲学课课堂教学情境的形式主要有:导语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和诗词情境等等。
- 温习勇
- 关键词:情境式教学哲学教学教学效果
- 论影响“两课”教学实效的原因与对策被引量:5
- 2005年
- 高校“两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作用不容置疑。但近年来,高校的“两课”教学和研究却不尽人意,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要摆脱这一状况,促进“两课”教学与研究的繁荣和发展,探讨影响“两课”教学实效的原因与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 温习勇
- 关键词:教学实效性
- 提高“两课”教学效果应突出“四性”被引量:1
- 2008年
-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主渠道。要提高"两课"教学效果,就应在教学中突出"四性",即突出课程教学的思想性、突出教学内容的现实性、突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突出教学手段的现代性。
- 温习勇
- 关键词:两课教学效果
- 如何加强论辩中反驳的力度
- 2004年
- 近年来,论辩之风在高校乃至全社会盛行不衰。反驳作为人们探求和发展真理不可或缺的重要逻辑方法之一,在论辩中经常被运用。为了加强反驳的力度,掌握一定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 温习勇
- 关键词:论辩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