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一春

作品数:16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正畸
  • 8篇菌斑
  • 5篇牙面
  • 5篇球菌
  • 5篇变形链球菌
  • 4篇牙菌斑
  • 4篇牙面菌斑
  • 4篇正畸治疗
  • 4篇矫治
  • 4篇固定矫治
  • 3篇正畸学
  • 3篇托槽
  • 3篇矫治器
  • 3篇固定矫治器
  • 3篇安氏
  • 3篇PH值
  • 2篇粘结
  • 2篇蔗糖
  • 2篇上颌
  • 2篇口腔

机构

  • 12篇北京大学口腔...
  • 3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6篇潘一春
  • 10篇傅民魁
  • 6篇张丁
  • 1篇赵健慧
  • 1篇曹采方
  • 1篇董艳梅
  • 1篇王冬梅

传媒

  • 4篇口腔正畸学
  • 4篇中国口腔医学...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6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固定矫治中牙面变形链球菌附着状况及结扎材料对其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研究托槽粘接前后牙面变链菌的附着状况及结扎材料对变链菌附着的影响。方法随机在28例患者牙弓一侧用不锈钢丝结扎,另一侧用弹力圈结扎。于粘接前和粘接后1、3、7、11、15、19周进行变链菌和总厌氧菌培养。比较同种结扎材料粘接前后和同一时间点不同结扎材料间变链菌计数和百分比的差异。结果粘接后两种结扎材料侧变链菌计数和百分比均增加,与粘接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弹力圈结扎侧粘接后1周、3周的变链菌百分比(1.83%、1.87%)分别高于不锈钢丝结扎侧(1.7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托槽粘接后个体患龋概率增高。在矫治中推荐使用不锈钢结扎丝结扎。
潘一春张丁傅民魁
关键词:牙菌斑变形链球菌正畸学
正畸治疗前后牙面菌斑pH值和变形链球菌附着情况的动态观察
潘一春张丁傅民魁
文献传递
托槽周围牙面菌斑体内蔗糖反应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本文对托槽周围牙面菌斑体内蔗糖反应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正畸矫治中牙面菌斑致龋能力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18例患者作为受试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在其牙弓一侧使用0.20mm不锈钢丝结扎,另一侧使用弹力结扎圈结扎.应用钯微电极测定不同的托槽粘接时间漱糖前后各时间点菌斑的原位pH值.结果托槽粘结后牙面菌斑漱糖前pH值有下降的趋势,在丝侧粘结三周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托槽粘接三周组pH值在漱糖后各时间点均有降低的趋势,但粘接前后牙面菌斑体内蔗糖反应无显著差异.丝侧与圈侧牙面菌斑之间也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托槽粘接后有机酸有在菌斑中滞留的趋势,提示牙面菌斑致龋能力有增强的趋势,正畸中的口腔卫生维护应加强.
潘一春张丁傅民魁
关键词:托槽牙菌斑PH值蔗糖
减少正畸治疗引起的牙根吸收:依据临床研究回顾提出的方针被引量:4
2003年
正畸力诱发的严重牙根吸收可能会危害到正畸治疗的效果。正畸治疗开始之前必须考虑到所有具有这种潜在倾向的力量,无论是局部的还是系统的。为了评价多种系统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需要记录详细的病史。口内的临床检查应该包括应用固定X线片夹拍摄的标准根尖片,同时应该对下列因素进行评价:已存在的根吸收,包括萌出干扰造成者;根尖形成程度,内陷,发育不全及短根畸形。对于具有严重的牙根吸收倾向因素的患者,治疗计划应该针对牙根吸收的风险进行调整。调整包括缩短疗程、更轻的力量和有所妥协的治疗目的。在治疗中,6个月的复查应该包括上下颌所有切牙的根尖片。6个月的X线检查没有根吸收的迹象,则预示在治疗结束时发生严重根吸收的风险很小。反之,在这个阶段发生吸收则预示在治疗中存在进行性吸收的风险。终止积极治疗2~3个月,风险可能减小。治疗完成后必须进行X线检查。如果存在轻微或中度的吸收,不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在发生严重的根吸收情况下,当牙冠长度大于余留的牙根长度时,牙齿就会松动。
潘一春傅民魁
关键词:正畸治疗牙根吸收正畸力X线片
在持续轻力下的人类牙齿移动
2000年
潘一春谢以岳
关键词:牙齿移动双尖牙上颌垂直曲第一磨牙正畸治疗
上颌扩弓:长期稳定性和微笑美学
2002年
潘一春傅民魁
关键词:上颌扩弓口腔正畸错HE
腭中部微种植钉支抗系统的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初步探讨腭中部微种植钉支抗系统在固定矫治中的支抗效果,为正畸临床支抗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骨性Ⅰ、Ⅱ类需上颌强支抗的青少年正畸患者1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双颌固定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在上颌减数两颗第一双尖牙并在腭中线旁、第一磨牙水平植入微种植钉一颗。以0.019 inch×0.022 inch(1inch=2.54 cm)的不锈钢方丝横腭杆固定连接微种植钉和双侧上颌第一磨牙,组成一个腭中部微种植钉支抗系统进行正畸力的负载,下牙列不纳入研究。植入微种植钉时(T0)、上颌间隙关闭或基本关闭时(T1)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描图。分别采用SN-7平面及PP平面作为参考平面,对微种植钉以及上颌第一磨牙在T0、T1的位置差异进行头影测量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腭中部微种植钉植入后的临床成功率为73.9%。14例进行测量分析的病例中,微种植系统负载正畸力后仍保持稳固,双侧第一磨牙没有发生明显的近中移动。微种植钉以及上颌第一磨牙的位置变化在两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中设计的腭中部微种植支抗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正畸治疗中能够起到强支抗的作用,可作为一种正畸强支抗的可选方案在临床中应用。
潘一春赵健慧
关键词:正畸支抗正畸学测颅法
固定矫治器粘结前后托槽周围牙面菌斑变形链球菌附着状况动态变化的研究
目的本文就正畸临床上出现的釉质脱矿问题,对固定矫治器粘结前后托槽周围牙面变形链球菌附着状况的动态变化、以及结扎材料对周围牙面变形链球菌聚集情况的影响进行研究,对固定矫治器粘结前、后牙面龋易感性的变化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选...
潘一春张丁傅民魁
文献传递
一种治疗前牙开He的新方法
2002年
目的 应用压入上颌磨牙的方法治疗前牙开He,此方法会引起前牙伸长但不会影响笑容。方法 选择8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平均年龄13.1岁)和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11.75岁)来检验这种矫治前牙开He的新方法。口内粘结一个改良的覆盖全部牙列的丙烯酸He板的帽状扩弓器,在双尖牙区有颊面管。扩弓器的螺丝每天加力2次。连续7天。扩弓完成后,戴用枕牵引头帽和一种新式面弓,枕牵引头帽施加的口外力为向上向后的方向,此力的设计确保对上颌的压力和顺时针的力矩。从而产生对上颌后牙的压入。此矫治器戴用6个月±2周。之后进行二期正畸治疗。结果 头影测量结果显示SN/MP角平均下降1.44°(P<0.05)。由于上牙列的顺时针旋转,上颌He平面和SN平面的夹角(UOP/SN)平均增加6.88°(p<0.01)。SNB角平均增加0.69°(p<0.05)。相对于SN平面,上颌切牙后倾平均6.38°(p<0.01);治疗后并没有明显的伸长,上颌第一磨牙平均压入2.81mm(p<0.01)。同时上颌第二磨牙平均压入2.13mm(p<0.05)。最终,覆He平均增加3.75mm(p<0.01)。覆盖平均下降3.94mm(p<0.01)。
潘一春傅民魁
关键词:前牙开HE病例分析
正畸治疗中菌斑pH值变化和变形链球菌附着状况的研究
正畸治疗中一些患者牙面上会出现釉质脱矿,这给这些患者牙齿的健康和美观带来不容忽视的不良影响,目前已经引起正畸医师的广泛注意.该课题针对此临床问题开展研究,初步探讨固定正畸治疗中牙面龋易感性的变化,并研究了正畸结扎器材对菌...
潘一春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