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斌

作品数:24 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8篇乳腺
  • 14篇腺癌
  • 12篇乳腺癌
  • 7篇化疗
  • 7篇辅助化疗
  • 6篇肿瘤
  • 6篇淋巴
  • 6篇淋巴结
  • 4篇新辅助化疗
  • 4篇前哨
  • 4篇前哨淋巴结
  • 4篇腺肿瘤
  • 3篇蛋白
  • 3篇乳腺肿
  • 3篇乳腺肿瘤
  • 3篇外科
  • 3篇活检
  • 3篇甲状腺
  • 2篇蛋白结合
  • 2篇多西他赛

机构

  • 24篇济宁医学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济宁市第一人...
  • 1篇兖矿新里程总...

作者

  • 24篇熊斌
  • 9篇刘海英
  • 9篇赵广章
  • 7篇周广起
  • 5篇孙玉芳
  • 5篇马姝
  • 4篇刘启龙
  • 2篇朱坤兵
  • 2篇张开通
  • 2篇谭文彬
  • 1篇李磊
  • 1篇公丕果
  • 1篇张仁亚
  • 1篇李晓霞
  • 1篇刘新梅
  • 1篇张国超

传媒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天津医药
  • 1篇济宁医学院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癌症进展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转化医学杂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 1篇临床个性化医...

年份

  • 5篇2025
  • 6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4篇2014
  • 1篇201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化生性癌伴BRCA1基因突变1例
2025年
本文报道一例乳腺化生性癌伴BRCA1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为26岁女性,因“发现左乳腺结节1月”入院,彩超示左乳分叶状低回声结节,形态不规则,内未探及血流信号。行乳腺区段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形态学结合免疫组化符合伴间叶分化的化生性癌,癌细胞ER(−)、PR(−)、Her-2(0),BRCA1基因突变检测结果:c.192T > G (p.C64W),突变类型为4类–疑似有害变异,术后予AC-T方案化疗6个周期,序贯奥拉帕尼使用1年,目前随访25个月,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This paper reports the clinical data of a case of breast metaplastic carcinoma with BRCA1 gene mutation. The patient was a 26-year-old woman who wa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with a left breast nodule that had been detected for one month. Ultrasound showed a lobulated hypoechoic nodule in the left breast with an irregular morphology, and no blood flow signals were detected in it. We performed segmental mastectomy for the patient, and postoperative pathology suggested that the morphology combined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consistent with a metaplastic carcinoma with mesenchymal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cancer cells were ER(−), PR(−), and Her-2(0), and the results of the mutation test of the BRCA1 gene were: c.192T > G (p.C64W), and the mutation type was class 4-suspected deleterious variant. After surgery, she was given 6 cycles of chemotherapy with AC-T regimen, sequential Olaparib had been used for one year, and she was followed up for 25 months with no obvious signs of local recurrence or distant metastasis.
王琪瑶熊斌冯其贞张亚杰
关键词:乳腺肿瘤化生性癌BRCA基因
一种乳腺科辅助治疗定位穿刺设备
本发明提供一种乳腺科辅助治疗定位穿刺设备,属于乳腺外科手术治疗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座、穿刺针,所述支撑座的外部设置有角度调节组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远离固定座的一端...
吴艳艳张亚杰刘岩马姝闫永周广起熊斌
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复发转移会增加患者死亡率,研究显示转移的发生发展由早期存在于外周血的循环肿瘤细胞所介导。循环肿瘤细胞是从恶性肿瘤原发部位脱落,通过血管或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的癌细胞,其通常被认为是癌症发生转移的前提,而且会以单一细胞、细胞簇等形式出现于患者机体的血液中,其检测无创、方便、可重复性好,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可监测患者辅助化疗的疗效,有助于新辅助化疗及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为实现乳腺癌患者个性化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本文就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乳腺癌临床应用中的进展做一综述。
谢建栋(综述)熊斌(审校)
关键词: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预后价值
TAC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吡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TAC)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近期疗效和化疗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资料,均至少采用TAC方案新辅助化疗4周期,每周期化疗前行疗效评估及化疗副反应分析,第4周期化疗结束后总体评价疗效。结果:该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总有效率为87.50%,完全缓解10.71%,部分缓解76.78%,疾病稳定12.50%;化疗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化疗反应可耐受。结论:TAC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临床效果显著,化疗副反应可控制。
赵广章刘海英刘启龙熊斌孙玉芳
关键词:晚期新辅助化疗化疗副反应
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保乳术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乳腺癌效果及对HCCR-1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保乳术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乳腺癌效果及对人宫颈癌基因(HCCR)-1影响。方法以开展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保乳术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时间为截点,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乳腺癌55例作为对照组(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保乳术治疗),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55例作为观察组(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保乳术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比较2组入院时及治疗后2、3个月HCCR-1阳性检出率,入院时及治疗后2个月T淋巴细胞水平,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效果,以及观察组治疗期间毒副作用。结果治疗后2和3个月,乳腺癌病灶和周围组织HCCR-1阳性检出率2组均低于入院时,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个月,CD3+、CD4+和CD4+/CD8+2组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完全缓解率74.55%(41/55)高于对照组52.73%(29/55)(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11例,皮肤潮红2例,骨髓抑制1例,给予对症治疗均在2周内恢复正常。结论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保乳术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乳腺癌可降低HCCR-1水平,促进免疫指标恢复,改善近期疗效,且毒副作用较小。
赵广章刘海英张开通李磊熊斌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活检保乳术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CD3+CD4+/CD8+
体重指数与乳头状甲状腺癌发生的关系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与乳头状甲状腺癌(PTC)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行甲状腺切除术的174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PTC组(n=62)与甲状腺良性结节(BTN)组(n=112)。同时,根据BMI将174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分为正常体重组(n=72)与超重及肥胖组(n=102)。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TC的发生与性别、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无关(P﹥0.05),与年龄,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三酰甘油(TG)水平,空腹血浆血糖(FPG)水平,BMI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FPG水平对PTC的发生有影响(P﹤0.05);其中,年龄是保护因素,而BMI、FPG水平是危险因素。正常体重组的PTC比例为26.4%(19/72),低于超重及肥胖组的42.2%(43/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I、FPG水平均是PT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超重及肥胖的甲状腺疾病患者较正常体重者发生PTC的风险大。
张亚杰熊斌谭文彬
关键词:体重指数乳头状甲状腺癌甲状腺良性结节总胆固醇促甲状腺素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环磷酰胺在早期乳腺癌辅助化疗中的安全性
2022年
目的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环磷酰胺在早期乳腺癌辅助化疗中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83例早期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n=37)与多西他赛组(n=46)。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环磷酰胺方案化疗,多西他赛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环磷酰胺方案化疗,比较两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胃肠道反应、骨髓功能抑制、口腔溃疡、脱发、心脏功能损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肝功能损伤、过敏反应、周围神经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环磷酰胺在早期乳腺癌辅助化疗中安全性较高,肝功损伤、过敏反应及周围神经炎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赵广章刘海英熊斌谭文彬
关键词: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乳腺癌多西他赛
一种乳腺术后加压包扎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加压包扎技术领域的一种乳腺术后加压包扎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加压包扎方法的不足,如频繁手动调整压力和缺乏对患者呼吸动态的响应,该装置包括穿戴背心、加压机构、平衡气囊和压力调节机构,其中:穿戴背心由包裹布、肩...
张亚杰吴艳艳刘岩马姝闫永周广起熊斌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PICC在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比较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PICC在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乳腺外科进行乳腺癌术后化疗的5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辅助化疗的输液方式将其分为输液港组(248例)和PICC组(296例)。化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的置管成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港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PIC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港组的满意度高于PIC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港组的SF-36评分高于PIC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PICC,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应用于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中可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降低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保证化疗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赵广章刘岩熊斌刘海英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植入式静脉输液港PICC
一种乳腺外科用体内积液引流设备
本发明涉及医疗引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乳腺外科用体内积液引流设备,包括收纳架、一对引流管以及用于患者穿戴的罩衣,收纳架内放置有两个引流瓶,收纳架顶部设有箱体,箱体内中间处设有驱动机构,箱体内设有两个第一配气机构和两个...
吴艳艳张亚杰刘岩马姝闫永周广起熊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